社区厨房的建设和经营面面观
“谈吃论喝”这个话题,既古老又时尚,从名人到百姓都曾为此发声。本报筹办“谈吃论喝”专栏期间,得到各方的关注和支持:曾出版《仰缶庐谈吃》的著名书法家、美食家刘一正挥毫写来专栏名称;曾以《全聚德烤鸭流程图》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的著名画家马海方为专栏提供多幅画作;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协助设计栏标;专栏作者单守庆更是潜心于专栏文章的写作。所有这些,都有助于《科普时报》呈现的不一样的科普盛宴再添一道“特色菜”,让“谈吃论喝”的“四季歌常唱常新”。那就从城乡社区开始,让“谈吃论喝”这个关乎你我他的食品科普专栏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吧。
近些日子,关于社区服务的信息纷至沓来:8月31日,中国药膳研究会主办的国医药膳名方进社区活动正式启动:计划在5年内建立社区药膳服务中心1000家,印制防治糖尿病科普指导手册30万册,举办国医名家大讲堂科普讲座300场。国医大师金世元、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林兰等名家出席了这次活动;9月7日出版的10万份《科普时报》,当天送到北京地区的社区居民手中;9月21日,百万《科普时报》进社区活动正式启动……这些前所未有的社区服务活动,让我联想到一个方兴未艾的餐饮业态——社区厨房。与家庭厨房、校园厨房、主食厨房相比,社区厨房更具多样性、灵活性、互助性、服务性、社会性。
江苏省无锡市的一个社区厨房社区餐饮共享,共有5个门店,开业不到一个月,就有2000多户居民成为其会员。大部分会员是忙碌的上班族。有了社区厨房,他们不再为自炊自食而“战斗的早晨 ,紧张的中午,疲惫的晚上。”社区厨房的一日三餐,既帮助了没时间下厨的上班族,也方便了没能力做饭的老年人。
山东省潍坊市发布《加快推进放心早餐快餐经营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之后,社区厨房成了家庭厨房的“放大版”、放心早餐车的“升级版”。居民不仅能吃到比家庭厨房更丰富的饭菜,也能买到挂面、大米和半成品烹饪原料,还实现了“食者有其屋”——不再不得已的“野餐”。在花色品种、服务功能和用餐环境等方面,都起到了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作用。
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社区厨房,采取“前店卖菜,后厨加工”的经营模式,“代你烧菜,以情揽客。”有位先生在前店选好5条野生鲫鱼,备好购买菜肴辅料的钱和加工费,来到后厨,提出要求:加两块土豆腐,帮我煲个汤,一小时后过来拿。他对此熟门熟路,称这个社区厨房是居民“温暖的好邻居”。
河南省鹤壁市供销社打造的社区厨房,在满足社区居民登门用餐服务的同时,开展网上外卖送餐服务,通过供销社e亩园电商平台,形成了“线上下单、线上支付、社区配送到家、社区实体店体验”的联动模式。由于他们有农产品基地直供原料的优势,从源头统一采购食材社区餐饮共享,直接配送到社区厨房,减少中间环节,也就降低了成本,给社区居民提供物美价廉的餐饮服务。
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社区厨房,已经创造出多种经营模式,越来越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在一个个社区厨房里,常能听到点赞的声音:
在“吃什么有什么”的当下,由于没时间、没能力“围着锅台转”, 社区厨房解决了新的“吃饭难”。
在“吃什么有什么却又不知道吃什么”的困惑中,社区厨房遵循“四季养生”的饮食科学,适时推出应时应季的饭菜,进而开展实实在在的饮食科普工作。
在对食品安全有忧虑的时候,社区厨房通过健康食物把人们聚集在一起。
在老龄化社会进程中,独居、孤寡的“空巢老人”走进社区厨房,也就走出了孤独。
在“陌生的邻居”里,社区厨房成了一个交流交友的空间。来这里吃饭的人,分享自己的愉悦,倾诉难以释怀的心事,提供“远亲不如近邻”的帮助,社区厨房有助于培养和强化团结友爱的“社区意识”——对所在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参与感,从而自觉自愿地为社区事务尽心尽力。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社区具有管理功能、服务功能、保障功能、教育功能、安全稳定功能。这“五大功能”,都与社区厨房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因此,社区厨房的建设和经营,是搞好社区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应引起重视,促其发展。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