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坚持共享发展”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陈光金
共享是发展的目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阐述了共享发展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作出了一系列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决策部署,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
共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追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就提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共享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坚持共享发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此,应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合理的分配秩序和分配结构。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快社会事业改革,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基本的需求。加强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共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全面小康社会是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就覆盖面而言,共享是全民共享;就内容而言,共享是全面共享;就实现途径而言,共享需要共建;就推进过程而言,共享是渐进共享。我们要把共享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贯彻到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要坚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共享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做好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地的各项工作,尤其要解决好民生问题。要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努力促进就业,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程,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成功走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胡鞍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使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越走越宽广。
扶贫开发是循序渐进的“持久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鼓励先富”阶段(1978—2000年),旨在成功跨越贫困陷阱。按照我国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77000多万人。为了解决贫困问题,我国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实行“鼓励先富”发展策略。到200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下降至46000多万人。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幅度最显著的时期。21世纪初,我国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尽管还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但为进入全面小康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个阶段是“共同富裕”阶段(2000—2020年),旨在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按照我国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201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下降至557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5.7%。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成功经验。我国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向世界证明:增长与减贫可以同时进行。我国扶贫开发的根本经验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集中力量办扶贫开发的大事。一是强烈政治意愿是走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大前提。我国减贫行动是面向全体人民作出的政治承诺,这个全体人民不仅包括低收入群体,也包括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等特定群体中的贫困人口。二是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为扶贫开发奠定了物质基础。1981—2013年,经济增长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贫困人口减少0.962个百分点。三是纳入国家规划是实现脱贫目标的制度保障。扶贫开发行动正式纳入国家规划,体现了扶贫开发在国家战略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四是消除各类贫困是确保全面脱贫的关键。我国减贫行动涉及范围很广,包括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提供社会保障和卫生、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从而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
“十三五”时期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要实现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具有重要世界意义,我国可以提前10年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第一个也是核心的目标:消除极端贫困,按人均每日支出1.9美元减贫目标彻底告别极端贫困。2020年之后,我国将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不断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发展优势、共富优势。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共享让发展更有动力更可持续
郭广银
共享发展在新发展理念中具有独特的内涵和地位。一方面,它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共享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它将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共享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公平的起点、更和谐的环境,从而为更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让发展更有动力。首先,共享能够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共享发展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高度重视人民的主体作用,将为我国发展提供最深厚的动力。其次,共享能够创造新的、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要。共享着眼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强调要让各方面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进而创造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目标和方向、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更高阶段。第三,共享以共建为前提和基础。每个人的劳动创造为我们提供了共享的成果,每个人也在劳动创造中实现着人生价值。因此,共享不是只“享”不“建”,也不是将一部分人的劳动成果免费给他人享用,更不是抹平一切差别的平均主义,而是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基础上,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和获得感的生动局面。
使发展更可持续。首先,可持续发展强调公平性,这样才能激发广大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享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享有。它坚守公平正义、坚持全体人民公平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厚社会基础。其次,可持续发展追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进步。共享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强调改革发展取得的一切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它要求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必要的经济保障、基本的政治权利、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和谐的社会秩序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这与可持续发展的主旨相通、目标一致。最后,可持续发展是在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基础上循序渐进的过程。共享发展也同样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共享的范围和水平、广度和深度都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既不应落后也不能超越发展阶段。这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完全契合的。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
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林闽钢
从国内外发展实践来看,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经济发展,不可能有民生改善;没有民生改善,经济发展也将停滞不前。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就像硬币的两面,存在于一个整体之中,谁也离不开谁。但有人错误地把二者对立起来。比如,有人认为财政资金有限,民生领域投入多了,经济领域投入就会相应减少。有人认为强调民生改善相当于“养懒汉”,必然会产生“福利依赖”,造成经济发展效率低下和不可持续。这些观点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优先,对民生改善的作用认识不充分,因而是不科学的。
事实上,民生改善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托底作用和促进作用。比如,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央之所以提出“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通过实施民生改善政策,编织好民生保障网,托基本民生和社会稳定之底,缓解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社会压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如此,让社会成员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还能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释放潜在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更高水平上回应社会需求,还有利于促进社会治理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可见,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协同发力,比经济政策单一发力效果更好。因此,应跳出经济来看经济,推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从我国当前发展实际看,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劳动者就业和经济参与。提高社会成员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是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消除贫困以及缩小贫富差距的关键。为此,需要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同时,不断增加广大劳动者的经济参与机会,在就业政策、教育政策、扶贫政策等方面向困难群众倾斜,重点开发以社区为基础的支持性就业项目,满足困难群众的就业需求。
引导形成积极的社会心态。市场经济发展必然会不断打破原有利益分配格局,带来社会资源和财富分配的变动、人们社会地位的升降以及利益的分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这使得地区间、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更加凸显,一些群众因预期得不到满足而产生非理性心态,放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对此,需要在全社会倡导平等、包容、理性的文化氛围,引导人们及时调整心理预期,形成应对发展变化的积极社会心态。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加强物质扶贫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和智力扶贫。通过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和医疗的财政投入,完善关于增加收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等的政策措施,切实提升贫困家庭人力资本,避免贫困代际传递。
(作者为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共享发展是“五位一体”全面发展
洪大用
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推动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在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促进共享发展。
经济建设是共享发展的基础。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大力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培育多中心、差异化的发展模式,打造各有特色又彼此互通互补的多个增长极,带动全国经济均衡发展。切实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合理评价要素贡献,努力扩大劳动收入在收入分配中所占的份额,从而有效缩小收入差距。
政治建设是共享发展的保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权益,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特别是要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不断完善法治保障体系。
文化建设是共享发展的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全社会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全体人民不分地域、民族、性别、年龄,都彼此相连、命运相关,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员,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共建促共享。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幸福感。
社会建设是共享发展的支撑。在优化人口结构方面关于共享经济的政治大题,要抓紧做好应对少子化和老龄化工作,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在发展社会事业方面,要着力加强和改进教育、医疗、科技和就业创业等公共服务。在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方面,要着力培育和发展各类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要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和空间。在完善社会福利体系方面,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共享发展的条件。切实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为可持续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切实贯彻谁开发、谁保护,谁排污、谁付费,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确保环境负担的公平性。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使全体人民共享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创新社会治理增进民生福祉
朱红文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社会秩序、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等就会凸显为社会的关键议题,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逻辑。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应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增进民生福祉。
科学把握社会建设与其他建设的内在关联。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应科学把握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关联。实践证明,没有其他方面建设作支撑关于共享经济的政治大题,社会治理体系建构和社会治理创新就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当前,社会流动和社会结构呈现新的时空特点,尤其要深刻认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从统筹城乡发展、妥善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高度加强社会治理顶层设计,克服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中的片面性、形式主义和急功近利等问题,使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
切实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原则,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当前,应着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努力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城乡统筹和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都能享有生存发展的基本权利、享有改革发展成果。
充分发挥个体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人人有责。当今时代,知识不断更新、技术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变化,每个人都随时面临新事物的挑战,都会不断面对新的任务、新的课题。因此,每个人都应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每个人都应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风险和社会影响,勇于承担风险、承担社会责任。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建构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不断提高人们的素养和能力,充分发挥个体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注重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自愿组成了一系列新的自治团体和组织。这种新的社会共同体,是人民群众作为社会治理主体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形式。培育和发展新的社会共同体,充分发挥这些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群众路线、改进群众工作的内在要求。在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和模式的过程中,应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发展,促使其以专业化手段提升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水平。同时,应继续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作用,使各类社会组织在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上健康发展。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脱贫进展检验共享发展成效
叶兴庆
检验共享发展成效大小和进展快慢,要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进展情况。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检验全面小康成色的标志性指标。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回顾我国农村的减贫历程、展望未来的减贫前景。
从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来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让大多数人受益并摆脱贫困。1978—2015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6%,农业生产年均增长4.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6%。这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最重要的基础。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早期阶段,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和减贫效应尤为明显。1978—1985年的7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9.8%,农业生产年均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2%。按现行扶贫标准,短短几年间就有上亿人脱贫,未脱贫人口的生活状况也有很大改善。
从包容性增长看,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使边远地区和农村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我国从1999年起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7年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已连续9年超过东部地区,全国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从2002年起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逐步在农村建立起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从2004年起实施农业补贴和主要农产品托市收购政策,从2006年起推进新农村建设,2010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已连续6年超过城镇居民,全国城乡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从政府主导的专项扶贫规划来看,专项扶贫取得明显减贫效果。受自身条件限制,一部分农村和农户需要靠政府主导的专项扶贫规划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摆脱贫困。1983年,中央设立“‘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对甘肃的河西、定西和宁夏的西海固地区进行开发式扶贫。1986年,中央提出要对“老少边”地区实行特殊的扶持政策,并成立专门的政府机构、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994年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取得了明显减贫效果。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将会减弱,包容性增长的主要措施也将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特别需要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一要解决好“扶持谁”问题,确保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二要解决好“谁来扶”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三要解决好“怎么扶”问题,按照具体情况实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和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工程。四要解决好“如何退”问题,加快建立贫困县、贫困户退出机制。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 人民日报 》( 2016年12月07日 10 版)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