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银行业再出发:加大监管力度防范金融风险
今年上半年共享经济的金融风险,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国内生产总值38万亿元,同比增长6.9%;CPI同比上涨1.4%,物价涨幅温和;城镇新增就业735万人,已完成年度目标的三分之二。同时,中央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阶段性成果,央行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维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和市场流动性基本稳定。
上半年,围绕监管工作要求,以风险防控为主线,银行业主要经营指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存在的隐患亦不容忽视。年中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系统阐述了做好金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为银行业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加大监管力度 防范金融风险
2017年上半年,针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协调和专项治理工作力度加大,以监管升级为抓手,“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是央行深化MPA考核,加强信贷和表外理财等规模管控。从2017年起,央行将表外理财中扣除现金和存款的余额、以及应收和预付款项纳入广义信贷口径,对表外理财业务快速发展态势形成约束。同时,央行通过信贷引导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住房贷款增长和部分热点城市房贷增长进行量化管控,信贷管理明显偏紧,并要求优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二是银监会密集发文,重点对银行同业业务及理财业务从多个方面严查严纠,严格控制资金空转。要求银行同业投资穿透管理,准确计量风险,足额计提资本和拨备;自查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融入资金后,是否超过银行负债的1/3;明确理财产品要单独建账、单独管理、单独核算,切实自查自纠参与方过多、结构复杂、链条过长、导致资金脱实向虚的交易业务,严防理财空转和资金套利,确保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通过一系列监管举措实施,推动市场去杠杆、挤泡沫,银行业运行整体平稳,资产增速合理,风险总体可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增强,资金空转现象有所减少,市场乱象整治取得一定成效。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184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资本利润率14.77% (资本利润率、不良贷款率为截至一季度末数据),同比略下降1.16个百分点;流动性覆盖率124.4%,不良贷款率1.74%,资本充足率13.2%,银行业金融机构拨备覆盖率172.3%;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6万亿元,同比增长17.2%,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32%,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77万亿元,同比多增2959亿元,增量占同期企业贷款的30%;5月底银行理财规模28.4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近2万亿元。
必须看到,当前银行业风险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良资产反弹压力较大,重大案件时有发生,房地产市场潜在风险和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商业银行表内外资产负债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信用违约与流动性风险叠加,银行整体“市场暴露”程度明显提升,银行资产负债表与市场的关联度更高、稳定性变差。跨市场、跨行业产品和业务隐患较大。在央行2017年《金融稳定报告》中明确指出,截至2016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余额253.52万亿元(含托管资产表外部分),表外资产规模相当于表内总资产规模的109.16%,然而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管理仍然较为薄弱,表内外风险可能出现交叉传染。
遵循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引领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年中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科学阐释了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会议精神与上半年各项管理政策保持了连贯性及延续性,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金融工作四大原则及三项任务,为银行业做好新形势下的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是银行业务要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要有新贡献。经济是金融的基础,没有健康繁荣的经济作后盾,金融就是涸泽而渔、饮鸩止渴;但强调回归本源并非摒弃创新,而是说创新是为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动力和能力,不能为创新而创新。银行业要通过供给侧的存量重组、增量优化和动能转换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加强贷前贷后、投前投后管理,确保资金流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实体经济领域。扎实推进普惠金融,普惠金融难点在于商业可持续,一方面要根据风险收益匹配原则,按照行业、区域、客户、产品等综合因素合理定价;另一方面在于嫁接互联网技术,延伸服务触角,覆盖长尾客户,做大业务规模。
二是强化风险内控机制,行稳才能致远。健全内部风险控制机制,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了解客户、理解市场、全员参与、抓住关键”的原则,构建垂直独立的内控架构,压实董事会风险防控的最终责任。加强高风险领域信贷业务风险排查,防范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风险,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落实穿透原则,切实规范交叉金融业务。加强对各类金融市场波动性及流动性的统一监测,严密防范流动性风险。综合采取多种手段,加大处置和核销不良贷款的力度。防止新增贷款过度集中。
三是持续深化改革共享经济的金融风险,用改革解决发展问题。商业银行应当优化股权结构,严格防范股东关联交易、利益输送、不当干预行为。强化董事履职评价、考核和问责。把监事会真正做实,充分发挥内部监督职责,强化对董事会和高管的监督作用,提高监督成果的转化运用效果。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改变过度追求短期利润、造成风险后移的经营方式。清理规范中间业务环节,避免变相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在修复国内经济失衡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