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创优品的101个新零售细节 第十三章 新零售如何落地低频耐耗品、服装、餐饮、化
前面讲过那么多新零售概念层面的东西,以及“别人家”的新零售的做法,但你可能最关注的还是自己所在的行业应该怎么做新零售。本章,我将以低频耐耗品、服装、餐饮、化妆品行业为例,解读如何实践新零售。如果你是处于其他行业,我也希望本章的内容能给你一些思维启发。
89 如何在低频耐耗品行业做新零售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低频耐耗品呢?它是指消费者购买频次低且很耐用的商品。比如,空调、冰箱、沙发、按摩椅等,这些都属于低频耐耗品。那么,针对这样的品类,我们怎么做新零售呢?我有两个建议。
1.做整体解决方案
关于低频耐耗品,消费者可能三五个月、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才需要买一次。因此,他们的到店频次就会很低。我们不妨换个思路想,卖一个产品也是卖,卖一整套也是卖。消费者好不容易才来你的店里买一次低频耐耗品,你为什么不给人家提供一个整体解决方案呢?
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在低频耐耗品行业做新零售,特别适合做整体解决方案(比如全屋家电、整体家装)。一来可以提高客单价,二来可以提升消费者的到店频次。
同理,汽车也是个低频耐耗品。车行与其单单卖车,不如卖一个汽车生活整体解决方案,把汽车保险、加油卡、洗车卡一起卖了。你还可以做到,把顾客在3年6万公里之内的油费、洗车费等所有费用全包了。
所有人都想省心,低频的东西尤其要做到让顾客省心。如此一来,你就和别人不在一个竞争维度了,因为你做到了场景化、差异化。很多类似的低频业态,都可以套用类似的解决方案。
2.与快消品结合
如果你主营的是低频耐耗品,完全可以和一些高频快消品结合做跨界搭售。比如,谁说冰箱专卖店不能卖雪糕?冰箱专卖店完全可以专门再开个窗口卖雪糕、水果。卖雪糕、水果只是为了获取流量,顾客走到你的店里来,发现这是个冰箱专卖店,就会知道你的店可以满足他们购买冰箱的需求。 比如,你经营的是厨房电器设备专卖店,那么为什么不考虑开个餐馆或者烘焙店呢?你可以用你本来就有的吸油烟机、灶具,完全可以。
我们一定要有跨界思维,低频的产品或服务需要跨界融合一个高频的产品或服务。 有一个酒店品牌就巧妙地与家具品牌跨界合作。其大概的模式是,你入住酒店,酒店里面所有的家居产品都是特定品牌。如果你喜欢某件家居用品,就可以即刻扫码购买。酒店方还会把产品寄送到你家。小到抱枕,大到床垫,都可以这么买卖。
反过来,你在这里消费满既定额度之后,你就能享受折扣或积分,酒店会返还给你一个酒店住宿券。这就是跨界融合思维。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酒店场地的获取特别难新零售共享美容院,因为品牌商要尽量控制租金成本。那么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呢?他们专门找那种开发商卖不出去的烂尾楼,然后自己改造,做成样板间,按次数来收费,即一个晚上多少钱。
这个模式值得参考,但最后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很多基础的商业考量。 延伸开来讲,这个酒店跨界融合家居的商业逻辑,特别适用于我的好朋友Jessica。Jessica本来是卖家居产品的,包括沙发、床、抱枕、桌子、梳妆台等。她完全可以在店里打造一个酒店的场景,哪怕只有三五个客房,主要是让人来体验她的家居产品。如此一来,Jessica的售卖效率一定比普通的家居商场更高,因为家居商场人流很有限,而且在那个环境里,顾客要对比很多品牌,注意力会被分散。所以说,跨界融合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模式。 佛山有个月子服务中心项目,也是和酒店跨界融合,他们租用了酒店的客房来做月子服务中心的场地。因为酒店几乎总是有空房,所以可以分一些房间出来作为月子服务中心。
90 如何在服装行业做新零售
服装作为最能表达个性的物件,在这个越来越讲究个性化的时代,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想在服装行业做新零售,我认为需要做三件事。
1.人格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不想与别人穿同样的衣服,对服装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所以,在服装行业做新零售,首先要把品牌人格化。 广州有个服装品牌MO&CO,在几经波折之后,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色彩以黑、白、灰、杏为主,彰显极简的、有线条感的时尚。 该品牌商是怎么把品牌人格化的呢?它主打的理念是,每一件衣服都不只是一件衣服,而是承载了设计师的审美、设计师的性格。服装品牌就是要有自己的个性,有个性就会有人喜欢你。
事实上,MO&CO所代表的是正在兴起的设计师品牌,如江南布衣、AnyShopStyle、D2C、Magmode名堂等设计师品牌都在满足各自对应的人群需求。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国际大牌和快时尚品牌,而更乐意消费设计师品牌,因为其在设计、选材、剪裁,甚至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上,都更有个性。 所以我认为,服装品牌要做新零售,首先就是要把品牌人格化。而设计师品牌是最易于人格化的,品牌人格化才容易被传播,才能把产品做到极致。
2.场景化
什么叫“场景化”呢?举个例子,按照我提的建议,烘焙品牌“许个愿吧”把蛋糕店开进了KTV的大堂。这是一个透明的蛋糕坊,不占地方,特别吸睛。因为很多年轻人过生日都会在KTV里边唱歌,唱到午夜12点了就要吃蛋糕。这就是场景化。
同样的道理,谁说服装店只能开在商场里?把潮牌服装店开在KTV里,也很合适,因为这是潮男潮女喜欢去的地方。同理,把睡衣店开在酒店里,也未尝不可。 所以说,服装品牌做新零售,一定要做到场景化。
3.社交化
阿玛尼品牌创始人乔治·阿玛尼说过一句话:“服装最根本的作用是,能让你从很远处就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说,服装能起到标签作用,展示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严谨的人,时尚的人,或是稳重的人。
那社交化是什么意思呢?谁说服装店不能成为一个跨区域的中心会所?如果你把服装品牌店按照会所的标准去装修,让你的忠实会员喜欢来这喝个下午茶,那么它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就是,这不只是一个服装店,还是一个能量汇聚的社交场。 总的来说,新零售时代的服装品牌要尽力做到人格化、场景化、社交化。做到这三点,你的服装品牌就有血有肉有性格了。大家买的不是服装,买的是场景,是设计师的审美,是一个圈层符号,代表“我们这个圈子的人,都穿这样的衣服”。
91 餐饮行业谁家的新零售做得特别好
谈及新零售,餐饮业态是无法绕过去的。任何一个商圈的餐饮品牌的入驻率基本都在30%以上。在众多的餐饮品牌中,我认为新零售做得特别好的就是胡桃里音乐餐吧,其创立才两年多,已经开出了200多家店,堪称近年来最成功的餐饮品牌之一。 胡桃里,不是因为我投了它,它才好,而是因为它好,我才投的。
胡桃里真的是一个现象级的餐饮品牌。为什么说是现象级呢?因为它不单是一个吃饭的地方,而是成了年轻人的核心社交场所。 年轻人吃完饭了还意犹未尽,想唱歌喝酒,但是又懒得再折腾换一个地方。胡桃里就是一个可以满足年轻人社交的“上半场”和“下半场”的地方。胡桃里的口号是“晚餐开始的夜生活”。顾客从晚餐开始就待在胡桃里,吃饱了喝足了,九点以后还可以听着音乐,喝着红酒,和自己的好哥们、好闺蜜聊天,那种夜生活给了年轻人莫大的精神慰藉。 在传统观念里,提及夜生活人们会想到酒吧。
可是,就广州当地来说,本色酒吧也罢,苏荷酒吧也罢,做得再好始终只是服务小众人群,但是吃饭是大众刚需。胡桃里就是基于吃饭这一刚需,附加了社交属性,顾客可以听现场民谣,可以喝红酒,可以和朋友一起享受有品位的欢乐时光。胡桃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餐饮业里做新零售做得特别好的品牌。 而其他一些餐饮品牌,哪怕销售额做得再漂亮,也只是卖味道,顾客只是吃饭而已。它们没有社交、没有音乐、没有红酒(酒水的利润才是最高的),也没有成为年轻人最喜欢去的地方。顾客去这些餐厅,只是冲着味道好,冲着填饱肚子。而大家来胡桃里是干吗呢?是为了放松、开心、娱乐,这是年轻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使得胡桃里在餐饮业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效应。胡桃里的每家店顾客都是要排队的,尤其是潮男潮女特别喜欢去的地方。
而且,胡桃里的“霸屏”特别有意思。顾客用手机拍一张照片,投影到大屏幕上来呈现,然后对自己喜欢的人表白。顾客花8元,屏幕停留10秒;顾客花88元,屏幕停留60秒。原来,表白似乎是一个很私密的行为,但是在胡桃里,表白就是一个把仪式感做足的社交行为。在那样的音乐和环境氛围下,在众多有相同价值观的人的见证下,表白成功的概率都会高很多。因此,在胡桃里表白、过生日已经成为风靡都市青年人群的一种时尚! 目前来看,胡桃里的新零售是做得特别好的,短时间内很难被模仿。因为除了刚需属性,它还有社交属性、生活方式属性,而这些是其他很大一部分餐馆所没有的。
叶国富之前讲过一句话,一定要关注年轻人喜欢什么,尤其是18岁到28岁之间的年轻人,因为28岁以上的人,习惯很难改了。年轻人喜欢什么你就做什么,年轻人就是未来。现在年轻人对餐饮的需求不只是吃饭,还有社交。胡桃里就是通过各种跨界组合,把社交属性做到了极致。
92 如何在化妆品行业做新零售
化妆品行业是尚道的优势所在,因为尚道的基因就是女性营销。事实上,化妆品的属性是梦想,是一种心理需求。女人都想变年轻,变漂亮,因此,化妆品具有分享属性、梦想属性。那么,我们在化妆品行业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去做新零售呢?
1.做社群,发挥化妆品天然的分享属性
小红书最初叫“境外购物笔记”,就是靠用户彼此之间分享化妆品起家的。比如,我在巴黎买了什么化妆品,闺蜜之间分享了一款特别好用的腮红,这款乳液特别清爽,等等。女人的天性就是爱分享,而化妆品又具备天然的分享属性。所以,我认为,在化妆品行业做新零售新零售共享美容院,首要是做社群。 大部分女人都不愿意别人和自己穿同样的衣服,但是很多女人都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护肤品、化妆品。
虎嗅网曾经报道,在中国市场,彩妆KOL[1]的影响力非常大。2017年上半年,美妆行业的微博讨论声量高达1 634万条,讨论人数达637万人,美妆行业已成为微博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90后女性群体成为美妆话题的讨论主力。 所以说,化妆品行业特别适合做社群。
一个社群,就是一个圈子。这个群是天然派,喜欢阳光、素食和纯天然的东西。另一个群是科技网红派,就喜欢高科技、网红风。现在网红经济盛行,但是最能带货[2]的KOL,基本上都是卖化妆品的网红。
2.采集大数据,实现护肤品的“海量又个性化”的定制
对于护肤品的选择,大部分人一旦觉得某个品牌适合自己的肌肤,就不会轻易更换其他品牌。所以,化妆品行业很适合采集用户大数据,做大数据营销和会员制管理。 比如,你完全可以用一个皮肤测试仪来知晓用户的肌肤状况,进而给他/她匹配相应的护肤品,并监控三个月,观察用户的肌肤变化情况。这样的做法特别的人工智能化,特别的大数据化。在未来,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护肤品的个人定制! 有些用户可能特别适合用这个品牌的洗面奶或那个品牌的眼霜。
而未来,护肤品的个人定制可以和品牌无关,只是完全适合某个用户的肤质、肌肤年龄、肌肤健康状况! 在这个过程中,大数据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它能做到既海量又个性化的定制。比如,和你有同样肌肤状况在中国有10万人,那么商家就能为这10万人批量生产产品了。 不仅西装可以做到私人定制,护肤品、化妆品也可以做到私人订制。只是现在很多化妆品品牌不愿意倾听个性化的声音。
其实,不要小看个性化生意,个性化需求也可以做到规模化! 红领西装就做到了既个性化又规模化。因为你一旦帮一位顾客做了私人定制,他就不会轻易买别的品牌的西装。这就牢牢锁定了顾客的终身价值。
奈瑞儿(美容连锁品牌)很有机会做一个私人定制的护肤品牌。因为奈瑞儿的美容导师、美容顾问知道用户的肌肤状况、身体状况,可以通过实验室、大数据做到越来越精准地为用户定制护肤品。通过提供私人定制的护肤品服务,奈瑞儿能够越来越了解用户的肌肤变化状况,进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定制产品。
3.从人群场景细分,到产品场景细分
化妆品原来是没有细分场景的,但未来的化妆品也可以做到场景化。比方说,金融从业人员特别容易焦虑。这样的女性人群,最适合用喷雾,因为喷雾有镇定作用,能让人的心情舒缓放松。互联网职业人群经常对着电脑工作,可能防辐射的隔离霜特别适合他们。 如此,护肤品也可以根据场景来生产和定制。护肤品的产品线一定是基于海量数据再做个性化定制,进而形成社群,这是根本。
小结:做“新零售化”的共性 低频耐耗品类、服装行业、餐饮行业、化妆品行业,这四个领域是很有代表性的新零售运用领域。 经过剖析这四个领域的“新零售化”,我们发现一些共性。
1.场景化 任何行业想要拥抱新零售,都必须场景化,即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什么人、需要什么东西。你要先打造场景化模式,再做到个性化定制。
2.人格化 无论是服装行业还是护肤品行业,都要人格化。我用一种护肤品,表示我有这样一个品味格调。家居产品可以很有格调,很人格化。比如说,在乔布斯的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只有一个坐垫、一盏台灯和一张床,这种极简的风格就显得特别人格化。
3.整体解决方案 现在人们越来越需要省时、省力、省心的服务,所以很多领域都适合做整体解决方案,比如整体家装、整体厨房。此外,卖护肤品的商家也可以卖彩妆,卖衣服的商家也可以卖鞋子、配饰。给顾客提供一种整体的、美的、方便的、省心的解决方案,是大势所趋。
4.大数据 以上所有的东西都要有个“底座”,那就是大数据。只有基于海量的大数据,才能不断地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最后我建议大家,更多的应该参考一种横向的思维,而不是去纠细节,因为我未必比你更了解你所在的行业里很有深度的、很细节的东西。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