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婧:共享经济的十字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文/高榕资本高级顾问、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谈婧
中国的共享经济近年来保持高速发展。本文分析中国共享经济发展现状,指出共享经济正进入行业发展“分水岭”,向左走的分时租赁模式和向右走的差异(平台)共享模式分化渐显。本文认为,随着共享经济进入“下半场”,分时租赁模式会遇到体量“天花板”,而差异化平台共享会站上未来舞台。
共享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共享经济保持高速发展。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4.9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47%。2017年我国参与共享经济人数共7亿人,较上年增长17%。截至2017年底,全球224家独角兽企业中有中国企业60家,其中具有典型共享经济属性的中国企业31家,占中国独角兽企业总数的52%。中国的共享经济正处于上升的快车道,在结构改善、创新驱动的同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中国共享经济市场按照商品属性共享经济与P2P,可分为金融类共享经济和非金融类共享经济。金融共享领域主要有个体网络借贷(P2P网贷)和网络众筹。由于P2P网贷行业的整改及平台经营压力居高不下等原因,近两年来网贷运营平台数量呈现下降趋势,网贷行业正从“野蛮发展”阶段迈向“规范发展”的新阶段;网络众筹近几年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展迅速,行业整体规模急剧扩大,格局也发生重大变化。
非金融共享领域可以划分为共享出行、共享空间、共享知识以及其他共享行业。共享出行主要包括网约车、汽车分时租赁、共享单车三个细分市场,全面覆盖了用户出行的各个场景。以共享单车为分水岭,共享出行行业的主要商业模式从差异化共享转变为分时租赁模式。近几年,该领域内获得大量融资,引发了补贴烧钱大战、过度投放等不良竞争。于2017年开始面临监管趋紧,行业正在走向健康规范化发展。共享空间主要包括民宿短租、联合办公、休闲类空间三个细分行业,为用户的出行住宿、办公休闲需求提供了更多可能。差异化的供给满足了个性化的住宿、办公空间需求,平台正在围绕自身形成新的产业集群。知识共享是指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将信息包装成产品或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售卖的行为。根据知识的种类,共享知识可以分为个人对个人(C2C)在线教育、知识付费、技能众包三大子行业,借助互联网为知识传播提供助力。知识共享行业仍处于探索与起飞阶段,众多企业正在探索教育与知识付费的新模式。差异化知识内容与服务的需求“蓝海”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逐步突显,头部企业已形成雏形。其他行业涵盖主要包括共享健身、众包物流、共享医疗、共享充电宝以及共享衣橱等。
共享经济走到十字路口
当前的问题与质疑
共享经济如今正走到了十字路口。共享经济的崛起也遭遇了来自业界与社会各方的质疑。2017年初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睡眠舱等引发了众多质疑,业界、投资界人士纷纷指责这些共享经济是伪命题,不存在盈利模式。而正如这些质疑声所预测的,许多公司没能走完2017年便销声匿迹了。共享单车行业更是在2017年下半年迎来一波倒闭潮,包括悟空单车、町町单车、小蓝单车、小鸣单车在内的多家共享单车宣布死亡。而这些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宣告破产的公司又都存在挪用押金的违规操作,用户面临着“押金难退”的问题。数据显示小鸣单车拖欠押金5000万元左右,小蓝单车欠款高达2亿元,町町单车1万多名用户退不了押金,酷骑单车仍有高达7亿元押金未退。而摩拜在2018年4月以37亿美元的对价被美团收购更造成了一大批投资者的投资损失。共享单车行业的泡沫破裂,归根结底是缺乏盈利模式的企业过度依赖融资造成的。
2018年3月开始的美团滴滴之争更是引发业内人士质疑共享经济是否存在足够高的商业壁垒。美团打车在3月21日正式进入上海,截止到3月27日,一周时间内,美团打车在上海累计服务乘客超220万人次。上线三日,美团成功从滴滴手中抢走上海近30%的市场份额。滴滴作为网约车行业的第一大企业,面对美团的出击,却还是采用补贴烧钱的老路试图抵挡美团的进攻,滴滴在一线城市提高补贴,最高补贴达34%。
共享经济由于深入本地生活服务,涉及领域涵盖衣食住行等行业,带有准公共服务属性,受到了监管层与广大消费者的监督与批评。多起网约车人身安全事故引发社会对网约车安全性保障的质疑;共享单车的过度投放造成人行道等公共道路资源被侵占,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用户押金被挪用;平台拥有过大的议价权,导致涨价、“大数据杀熟”等事件,消费者强烈不满……共享经济负外部性所导致的一系列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恶果正在由广大消费者和社会承担,相关公司却并未受到应有的惩处。
向左走的分时租赁和向右走的平台共享
纵观对共享经济的质疑,可以发现矛盾点主要集中在向左走的分时租赁模式。以2017年火爆的共享单车为分水岭,这些公司及分时租赁的商业模式在前几年的资本逐利性驱使下产生泡沫。然而向右走的差异化共享(平台化共享)却已然有了很好的盈利表现,如Airbnb在2016年已经实现了盈利,差异化共享经济的需求端也显示出稳定、强劲的态势。
分时租赁由于其重资产的商业模式,导致存在体量天花板,且资金依赖重。分时租赁的共享经济企业对个人(B2C)模式和传统租赁最大的区别在于由于技术进步使得分享成本降低、共享场景极大变化、共享频率极大提高。分时租赁的B2C模式主要适用于标准化、低价值的产品。对于大多数标准化共享经济产品来说,其以租代售的模式都需要规模效应,那么就意味着早期资本的重度投入以尽快突破“拐点密度”(用户的体验在标准化产品投放密度不高时非常差,一旦到了密度拐点之后会迅速变好)。于是标准化的共享经济模式早期需要“烧钱”,因为标准化共享需要在早期时快速进入拐点,难以拉长战线在市场上立足。所以标准化共享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资本把产品投放密度做到较高水平。以EVcard为例,如果Evcard花了五年的时间才达到密度拐点,就会用极低的用户体验在市场上积累较低的口碑,不利于建立公司壁垒、建立广泛用户基础以及可持续发展。差异化的共享平台普遍拥有更高的体量价值,轻资产模式与开拓差异化蓝海助力盈利能力。
第一,差异化供给的共享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可以盘活社会闲置资源,具有较高的体量价值。至2016年底,上海有4.7万辆出租车,约240万辆私家车。出行高峰期,当4.7万辆出租车无法满足路面人们需求的时候,则240万辆私家车的供给可以提供极大的补充;Airbnb在2017年的房源数量已达到485万,已高出全球最大酒店喜达屋的房源数量。利用社会化差异化资源来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具有较高的盈利水平。
第二,差异化供给满足了消费升级大背景下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社会中大量产生个性化需求,在旅游住宿的场景中,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有体验当地生活、与当地人交流的需求;随着科技知识的更迭更加迅速,人们产生对新生知识的学习需求……这些差异化的非标需求,很难被提供标准化供给的大公司满足,传统酒店、教育机构难以规模化地供给差异化的商品或服务。而共享平台的出现,则通过社会化本来存在的一些个性化的供给去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于是这两类消费升级的需求,就导致了共享经济在这几年能够更好地去满足消费者没有被满足的需求。
第三,轻资产模式的平台通过链接差异化供给与个性化需求两端,获得更高溢价,提升盈利能力。差异化供给的共享空间Airbnb和共享知识VIPKID均因此而拥有出色的盈利表现,2016年下半年Airbnb毛利率达到30%以上,2017年VIPKID毛利率超过50%。
第四,拥有社群性质的平台依托网络效应形成较高的商业壁垒。对于Airbnb,住客和房主之间的互动至关重要,供给两端用户的口碑相传,帮助形成更大的网络。类似的运营机制形成网络效应,加快业务扩张效率。
第五,平台经济存在弯曲整个产业链的可能性。其要义在于凝聚资源,将传统经济链条式的上中下游组织重构成围绕平台的环形链条。平台将原本冗长的产业链弯曲成环形,B端用户可通过平台直接触及C端用户,提高了产业各个环节的效率。
进入2017年下半年,资本和市场都已经逐渐恢复冷静,面对前两年疯狂的标准化共享,其盈利情况、退出结果都不如预期,而经过多年深耕的差异化共享,已经基本完成了市场培育阶段,在未来的2~3年时间,将是这一批差异化共享站上舞台的时刻,共享经济将进入下半场。
趋势展望
资本疯狂回归理性,标准化共享围绕牌照,差异化共享将迎来繁荣期
2017年是共享经济从野蛮生长向规范调整转变的分水岭共享经济与P2P,行业由疯狂向理性回归,进入共享经济“下半场”。标准化共享有大量资本泡沫累积,资本涌入速度远超业务收入的实际增长。标准化监管红利已进入趋紧期,互联网红利也逐渐消退。差异化的共享,在未来2~5年的时间内会迎来“蓝海”机遇。资本向出行、空间及教育三个头部行业聚集,一些不成立的共享模式已被淘汰。以共享出行行业为代表的标准化共享,在监管红利结束后,将回归“牌照业务”。共享空间风口即将到来。共享空间行业拥有千亿量级的潜在市场,大城市廉价酒店的房源租估计在未来会有很大一部分到期,中低端酒店的市场份额未来或将会被短租平台取代。共享知识行业差异化内容是未来趋势,行业将在探索中逐步见证一批巨头平台的雏形诞生。
共享经济是产业链变革的重要抓手
共享经济是本地生活线性垂直产业链弯曲成围绕平台的产业生态圈的第一步。以共享经济的出现为起点,未来许多行业的产业链也将随之发生变革,伴随大量商业机会。在出行领域,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技术与车联网技术正在不断成熟,都将对共享出行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出行行业的变革过程中,整车厂将不再局限于汽车的生产制造,而会开始着力构建出行服务体系,整车厂与科技公司之间的界限会变得日益模糊。传统的汽车产业链将围绕共享出行的平台进行重构,一体化的厂商将使汽车行业线下原本的产业链围绕平台弯曲成环形,使线上线下相融合。对于共享空间而言,地产行业的产业链更长并且更复杂,但在共享平台的作用之下,产业链的资源将更加集中,产业集群将逐渐形成。短租民宿平台将作为连接多个产业的枢纽,在管理房源或服务时将整条产业链资源有效集中:通过运营线上旅行社群,逐渐吃透信息搜集—行程预订—酒店住宿—交通出行—餐饮美食—摄影剪辑—旅行分享这条旅游的产业链条。联合办公平台将通过产业链连通上下游企业及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休闲空间方面,餐饮新零售业在已形成的企业对企业(B2B)餐饮供应链—中央工厂—冷链热链配送—外卖平台—最后一公里的完善链条中加入共享要素,共享前厅、后场各功能区域,独立外卖取餐区等所有空间,有效提高生产、物流及供应链效率,彰显出产业链资源集中的优势。共享空间平台带来的产业链资源的集中同样将使产业链弯曲,平台成为一个接口,产业链各部分以圆环样式围绕平台做资源整合。
AI和区块链的应用或将引发下一代平台的出现
人工智能技术(AI)将加速现有共享经济平台的扩张与完善,在某些领域可能产生下一代平台企业。人工智能技术将通过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应用解决平台的用户信任问题,在已有的共享空间、网约车等领域均有应用。人工智能也将提高平台调配资源的个性化程度,极大提升个性化服务的体验,在知识共享、在线教育等领域具有较大想象空间。自动驾驶技术有可能颠覆现有网约车形态,成为下一代共享出行的基础,产生下一代共享出行平台。
基于区块链的共享经济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甚至下一代平台企业的出现。将人们闲置的资源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让参与者之间最高效率地获得收益、分享信息和分担资源,和共享经济的本质形态是高度契合的。区块链技术可以将资产从线下搬到线上,利用智能合约在不同用户之间进行价值输出,达到点对点之间充分实现价值交换的目的。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基于共享经济打造智能、可信、开放、去中心化的共享数据价值协议,以此作为共享经济的底层架构,逐步接入各种共享领域应用,包括电力共享、流量共享、计算共享、储存共享、数据共享等。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促进各领域互通,达到更高效的资源整合,解决目前共享经济遇到的难题,打造一流的去中心化共享生态圈。
监管
共享经济在国内的发展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共享经济平台的管制、监管,成为行业继续发展的要点。综合而言,对监管的建议集中在两点:
第一,互联网共享平台的责任须通过法律法规重新界定。从共享经济的平台经济本质出发,服务提供的主体不再仅为传统商业模式中的公司,而是平台与活跃的供方社群两者结合成有机体,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以滴滴顺风车为例,滴滴作为一个平台,并不自身直接提供相关服务给消费者,而是作为连接供需两端用户的平台,与平台上活跃的司机社群共同为消费者用户提供出行服务。虽然供方社群并非平台的员工,不受公司管辖,但平台仍有义务主动承担管理该社群的责任。这首先要求平台必须有一套能够保障交易安全的供方社群准入标准;其次在交易过程中平台依然有责任设计一套制度使供方用户必须按照平台的规则进行服务,从而保障消费者用户的权益。当前的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是基于工业社会的公司制业态建立的,被监管的主体仍只有公司。法律还没有涵盖类似网约车公司的“连接型企业”、半开放企业,该类型的平台和不属于平台员工的供方社群在共同为消费者用户提供服务过程中的责任界定,值得监管机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平台化的商业组织形式,实质是互联网渗透进实体经济而导致的产业结构的变革:依托互联网的共享经济平台,直接连接了供需双方,重构了传统线性的产业链,打破了工业时代公司制的服务业态。产业变革的脚步在未来将会加速,区块链技术会成为继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的又一代底层驱动,区块链技术将渗透并重构实体经济,促成分布式的社群自组织成为新一代的组织形式。伴随着商业模式变革,监管机构需要与时俱进地完善法律法规,应对新业态的监管问题。
第二,由于共享经济的公共服务属性,监管需要平台内部和外部监管机构共同合作。包括滴滴出行在内的共享平台企业由于深度参与本地生活服务,本质上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因此监管需要平台内部与外部的共同合作。第一,政府对于该类型的平台企业要发放牌照、订立规则、加强监管;第二,平台企业也要自觉接受政府监督,利用科技手段并制定合理有效的公司内部制度以配合政府的监管。整个平台的管制不只是平台一方的事情,政府与社会各界都应参与进来,共同促进共享经济健康成长。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