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缺的是经济学
共享单车从最初的“共享经济”先锋,逐渐进入瓶颈期,到后来的一地鸡毛,现在似乎一切归于平淡。街上还能见到共享单车,但见到的更多的是废铁一般堆在一起的,或者如同劫后余生缺胳膊少腿的。共享单车的公司也面对着退押金、盈利等诸多严峻挑战。有的人把这些归咎于共享单车发展速度过快,或者管理者缺乏经验。实际上共享单车缺的是经济学。
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是需求定理。奥地利学派把需求定理定义为,人总是追求通过最小的代价来达成所选择的某些目的。定理成立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条件:为了达到某些目的共享单车的经济学,人们总是要知道这目的是什么;为了寻求最小代价,人们也要知道代价意味着什么。
在荒岛上的鲁滨逊做事情,不会不知道自己的目的,或完成这个目的所面临的代价。进入到人类社会,由于复杂的社会关系,却可能使人难以把握自己的目的和因此付出的代价。
仅就共享单车这个生意而言,骑行者的目的很明确,从出发点骑行到目的地,节省时间和体力。
但因此所付出的代价却无法计算。无法计算不是指算数算不清,而是根本搞不清这个代价是什么。
首先,共享单车的损耗怎么分?骑行的过程中,骑行者是正常骑行,还是撞了南墙撞西墙?是选择干净路面,还是直接压过玻璃碴子?是一个人骑行,还是前面车筐坐个人后轮上面站个人?这个骑行者是正常骑行,上一个骑行者是破坏性使用,这个怎么分?啥啥分不清,怎么计算损耗?所以根本搞不清付出的代价。
其次,共享单车的停放怎么算?如果停放在共享单车集中地,骑行者可能就要额外付出时间和体力成本。如果随便找个路边一扔,这些成本就可以节省。那这些成本怎么算?算在骑行者头上?还是要公众负担?占用了大家的道路和空间,妨害大家的行走和方便。骑行者的成本和公众的成本分不清楚,这个代价又难以计算。
所以共享单车根本就不是一门生意。你能去预测消费者的需求,但你却算不清楚消费者所付的代价。你这个企业连成本都搞不清楚、算不明白,还怎么经营?企业最基本的增加利润的策略是低成本策略。结果发现完全没法用在共享单车身上。
为什么?因为这个行业压根搞不清楚自己的成本是什么。学了一套屠龙技,连龙在什么地方、长什么样都搞不清楚。
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何况无算乎?创业精神可贵,但也要认认真真准备。多读点书,想想清楚。一帮VC、PE连基本的经济学原理都不思考就扔钱,真是不是自己的钱不心疼。
如果想要盈利,经济学原理决定了必须要搞清楚成本。对于共享单车来说,就必须解决刚才提到的两个问题。
首先,要搞清楚骑行者带来的损耗是怎样。现在不是都在吹AI吗?可以给共享单车搞一个AI系统,谁撞坏了我的车轮扣200元押金,谁扎了车胎扣20元押金,谁超载了加收50%的使用费。然后还要把这新增的AI成本算进去,看看还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其次,骑行者的代价和公众的代价分清楚,别老碍着大家的事。骑行者如果停到合理的地点,就正常收费;如果随便停在大马路中间共享单车的经济学,扣100元押金。你父母没教育你“好狗不挡道”吗?
经济学现在被经济学家糟蹋得惨不忍睹,但不代表经济学原理不起作用。不尊重经济学,就算阿里巴巴改行专门做共享单车也是破产的货。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