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共享经济”病了,是滴滴的“共享经济”病了
案发后,澎湃新闻也对此进行了一次“实测”,记者用女性司机的身份注册,上传了男性司机的系列证件之后,滴滴依然显示“实名认证成功”。测试证明了滴滴顺风车平台,在车主注册环节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不需要本人手持证件照,也不需要出示车辆持有者证件和相关信息,就可以成为一名滴滴顺风车司机。换句话,注册成为滴滴顺风车司机,证件可以是别人的,车也不一定非得在注册者名下。
截止5月11日下午,注册流程和要求依旧没有改变。
大V王志安还发文发表了他的观点:“身份核实不严谨大家都看得到,还有一点是,滴滴在刚推出顺风车时,就暗示这是一个可以和陌生异性交往的机会,而不仅仅是一个交通便利搭乘。由此导致顺风车主中有大量不怀好意的渣男,这种暧昧营销终于开始显示其威力了。”
王的评价有推测成分,但这确实也不是第一起网约车相关的恶性案件。
2015年10月,北京网约车司机郑某将车门反锁,并殴打强奸后座女乘客,后查出该司机使用的平台账号为妻子注册;
2016年5月,深圳南山区快车司机杀害乘客案;2016年10月,武汉汉口某网约车司机强奸乘客;
2017年7月,一名17岁的女生在浙江东阳市被网约车司机以诊治和检查身体为由实施性骚扰,直到事发18天内都没有接到平台的主动联系电话,平台表态愿赔偿50元。
2018年3月30日,一位北京女士打滴滴回酒店,遭遇了网约车司机性骚扰,直到两辆警车经过才放弃离开。女士投诉后后,平台对此事回复:“司机也许只是身体不舒服;你是不是给过他暗示,导致对方理解错了;他有对你进行实质性伤害吗”
此外,还有多起强奸案被曝光。
放在更大的范围看,这更不是平台型公司第一起审核机制出现问题酿成恶果的案件。
2017年8月,李文星事件——东北大学毕业生通过互联网招聘平台BOSS直聘求职,却疑似在天津遭遇传销骗局,不幸身亡。李文星事件直接暴露了BOSS直聘在审核机制上过于简单、要求资质不全等问题。
后续调查发现,2016年BOSS直聘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后,仍继续执行初期“只发一个职位,资料合规,可以先发;不触发举报共享经济滴滴,可以招聘”的策略。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认为共享经济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私人资源再利用的问题。第二个层次,是公共资源的深度开发。第三个层次,是准公共资源的强输出,如建立一套全新的信息基础设施或电商物流。
他认为,如果说共享经济有什么核心和本质的话,就是要求每一个参与共享经济的角色都要更加开放,更加透明,更加分享你的资源。“你越开放透明,资产运用得越充分,你获得的资源和创造的价值就会更大,我想这是共享经济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个层次无疑最容易发生道德风险:当你不只能指望个体充分“开放透明”时,平台何为?
平台与个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在2014年滴滴与快的打车的战争中,交战双方大肆烧钱补贴共享经济滴滴,扩张阶段很难将公司价值观下沉到每一名车主身上。
在并购快的、Uber后,滴滴完成国内打车市场的战争,开始取消补贴、不断提高抽成(目前每单抽成20%),车主面对的是每单收入下滑,产生付出大于回报的心理,感觉滴滴是一家虚拟的出租车公司。
不管是否用共享的名头包装,至少在与乘客同在车内那一刻,司机依然是需要专业主义精神的职业。而如今多数车主没有这种认同感,车主对于网约车的品牌没有归属感,这种情绪还会在不经意间流露给乘客,类似恶性循环从打车大战到现在依然没有解决。
回到一些恶性事件,车主对自身司机身份没有清晰界定,打破了与乘客身份的界限,也没有认同自己正在创造价值。
《共享经济》中写到,只有当群体有动力为平台做奉献时,人人共享框架才会日益蓬勃壮大。从长远来看,如果一个平台不给群体足够的回报,重视他们的付出,为他们的创新潜质投资,那么这个平台将走向失败。
这意味着若无法重新认识车主的付出,依然会陷入此类恶性循环。新趋势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面对这起事件,不用再把锅甩给“共享经济”。
最后,我们也有一些问题留给滴滴:
为何会在同一块石头上多次绊倒?
针对司机的身份认证等相关审核机制如何改进?
作为网约车平台龙头企业,是否能引领行业规则向更好方面发展?
作为连接司机与乘客的平台,除了提供网约车服务外,是否应该承担起相应责任?
本次事件后,如何保障乘客安全(尤其是女性乘客乘车安全)?如何保障司机安全?
如何提升车主的职业专业度?
平台信息与实际状况不符,除依靠事后投诉外还有何种解决手段?
举报/反馈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