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农场模式”仅“土地认养”1.5亩就收入19万,可复制吗?
很多农友都想做共享农场,但是目前国内却没有更好的模式供参考,我们耳熟能详的土地认养、CSA等也只是共享经济中的一小部分,那“共享农场”模式具体是什么样呢?我们看一个日本的案例——My Farm共享农场
My Farm成立于2007年,创新模式不仅缓解了土地闲置问题,更大幅度地实现了土地增值,每千平米土地的收益为300万日元(约合18.7万元人民币),比传统模式提高10-30倍(在日本,1000平米的农地,用于水稻种植收益是10万日元,用于蔬菜种植收益是30万日元)。
120个My Farm遍访散落在日本全国的农业荒地,将合适的农地进行收集,交由经验丰富的农业专家重新翻耕整备后,再把具备耕种条件的农地租给客户。
体验农场大多位于市区半小时交通圈内,方便用户出行。项目官网上展示了农园在全国的分布以及具体位置,还包括农园设施、周边交通条件等信息。
体验农园被划分成15㎡(3m*5m)左右的标准租赁单元,租赁价格约为6480日元(约合人民币400元)/月,第二年续租还可以获得较大程度的优惠。不同地块的租赁价格因面积、设施、区域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主题活动有耕作相关的工作营,如水稻种植、棉花种植、蜜蜂养殖、啤酒制作、麦子收割等;还包括以食物为主题的亲子BBQ;另外还有草木印染、编竹篮、做竹筷等手工活动。高质量的活动组织和活动人数限制设定,体验农场的主题活动往往一票难求,主办方经常需要临时增加活动名额。
体验农场通过举办适应不同人群的活动,逐渐成为上班族减压和聚会的娱乐场,父母带孩子认知大自然的见学场,老年人群退休后的生活场。
My Farm建立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的营销方式,保证农场用户活跃度。
My Farm成立专门的活动信息发布平台,用户可以在此平台上获得农场近期的活动资讯,继而进行报名、缴费等操作,让用户的参与意愿快速转化成实际行动。
农场还提供网络课程,保证用户能获得专业的耕种技能。此外,还每月定期向用户寄送“My Farm Newsletter”杂志共享土地经济,并附带应季作物种子,更为直接地吸引用户参与到农场活动中。
My Farm自2011年开办农业创新大学(Agri Innovation College),成为日本国内最大的商业性质农业学校,并积极构建与学员的关系网络,搭建产业联盟,并通过出版农业技术教科书、与其他农业学校建立合作等方式,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
同时,为实现农产品供、产、销“本地化”的理念,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减少农产品浪费,My Farm开设了蔬菜直营店,目前已有三家。
由以上案例,我们看一下:共享农场的盈利点
1、租赁,比如土地租赁、农机租赁、人才输出等等,共享农场永远不缺可以租赁的资源,只要农场还有闲置资源没有完全被利用起来,就能租赁出去,既能赚钱又有社会效益。
2、产品,共享农场大多都是走标准化有机种植的路线,有了会员的见证,产品质量有目共睹,产品的溢价率也会提高,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减少农产品浪费。
3、耕种活动,高质量的组织活动,更大的把消费端的客户和农场联系在一起,人们也会因为不一样的体验买单。
4、线上、线下课程,组建联盟,更专业的耕种技能、商业性质农业知识,为更多的同道中人提供了平台,活跃用户越来越多。
5、资本运作,把平台打造成资金池,通过聚焦钱和资源,之后再通过资本运作,从而完成财富再造。
My Farm基本符合以下5点共享方式
1、产品共享:以个人订制或团购订制等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海南热带特色农产品直供、认种、认养等订制服务。
2、农庄共享:利用获得的建设用地、集体建设用地或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宅基地,采取合作、租赁等方式共享土地经济,发展共享农庄。
3、土地共享:将菜地、果园或其它农地划分为若干小块,以共享的方式,将其经营权租赁给消费者,用于农业生产或农事体验。
4、资源共享:将农场闲置的场所、公共空间等资源释放出来,以租赁、合作等形式满足消费者需求。
5、项目共享:以合作方式共建农庄,或共建某一特定的项目,消费者及投资者按约定获得实物回报或投资收益回报。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