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城秦皇岛二等奖作品解读 | 共享自助厨房
编者按:“趣城秦皇岛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是一次对秦皇岛市城市微空间设计提升的尝试。“趣城”计划一反传统城市规划自上而下的思维与操作模式,以人本主义城市规划思路,通过见微知著的操作模式,对宏观叙事下的传统城市规划进行修正和补充,是秦皇岛市新一轮城市更新的重要方式。
网络时代,菜市场消费群体渐渐减少。菜市场是否会逐渐退出城市舞台?其服务半径内新老客户饮食供应怎样解决?其服务人群又将作何选择?参赛者骆肇阳由五道桥菜市场引发思考,通过增强场地的可移动性来促进场地的多元发展,以改其单一的经营模式和市场定位。最终,其作品“共享自助厨房”获得竞赛二等奖。
—设计背景 —
菜市场对于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当中的人来说都不陌生,年幼的我在被幻想统治的童年里,对周边平凡而又生动的事物特别容易产生离奇的想法,对那些彩色的事物和卡通动画里的花花绿绿一样爱不释手,充满着魔幻的味道。
对我而言,买菜是日常,更是一种仪式,一种综合感官的盛宴。将身体投掷于互动的氛围领域里,以激活意识的浩大想象力。在梅洛·庞蒂的哲学观里,一直试图把人的身体作为世界体验的中心,身体处于世界中,就像心脏处于身体中,它使得可见的景象富有生命力,且将生活吸入体内并保持其沉于内心的感受,从而成为一个系统。
感官的体验是通过身体获取的,我们的身体与运动无时无刻不在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着,正如身处菜场的我一样,一切对于身体的反馈,都将随着记忆渗透于我们体内深处,最后形成我们所津津乐道的场所精神。
—设计目的 —
这些充盈着感官体验的场所,随着我们经验的惯性与联想力的匮乏,以及过分对于视觉的依赖,相应的对身体的刺激就变的愈发薄弱。肯特布鲁姆(Kent C Bloomer)与查尔斯摩尔(Charles Moore)在著作《身体,记忆和建筑》里提及“今天我们的居住所缺失的是身体,想象与环境间潜在的交流……每一个场所被铭记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身体对于场所能产生足够的联想”。
如果买菜只剩下视觉的观察与经验的判断
那么这将是一种乐趣的严重遗失
趣城秦皇岛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二等奖作品
共享自助厨房 ©骆肇阳
因此,基于这样的困境,我想借趣城之名,用一种简单干脆的处理,唤醒身体对于菜场的全方位的体验。那么其中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做饭”这个与菜市场和身体感官进行关联的动作,设计在菜市场之中。在不破坏既有“网状关联”的前提下,做一个体验式的活动厨房,让身体在肢体的操作中,用身体的五官体验菜场所赋予的乐趣,让乐趣激活并铭刻于脑海的深处。
—设计思路 —
如何不破坏菜市场的既有要素?用架空的方式无疑是最好的策略。
让厨房“漂浮”在菜场之上,通过五颜六色的可移动盒子暗喻蔬菜的琳琅满目,盒子里放置的都是可以使用的共享厨具。当买完菜后,居民或是游客则可以登上漂浮的厨房,享受做饭的乐趣。平台设计有开放座位,可供聚餐。而厨房的使用与管理则可依托共享产业管理模式,水、燃气与调料则可按单位收费,并形成产业管理。
趣城秦皇岛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二等奖作品
共享自助厨房 ©骆肇阳
—设计成果 —
共享厨房提供了一套新的共享模式,具有复制与推广的潜能。它既可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享受做饭的乐趣共享厨房技术与服务的图片,彼此交流与分享厨艺,还可以进行亲子与厨艺比赛活动。此外活动场地具有可移动性,便可满足不同使用对象的要求,让这个场所可包含的身体活动与感觉体验更为丰富,诚如巴什拉所描述的“多重感官复调”,让多重活动浸润在多重感官的使用中,让感官的交互延绵不绝。
趣城秦皇岛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二等奖作品
共享自助厨房 ©骆肇阳
—场景行为 —
青木淳在《原野与公园》里将建筑分为两类模式,一类是具有完整功能无可调控的乐园共享厨房技术与服务的图片,另一种则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前者让身体被动地接受游戏的驯化,后者则肆意发挥身体的野性潜能。在建筑学的语境下,共享厨房所带来的“趣”,是一个身体自由操作下体验乐趣的实验,是一个平凡日常的激活器。
趣城秦皇岛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二等奖作品
共享自助厨房 ©骆肇阳
点击图片,进入报名链接↓
About UED
“不遗余力”地传递设计之美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