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共享经济,供给需求的博弈浮沉
2017年11月10日,一个Mid-term之后的周五。有人选择宅在宿舍里放松休息,有人选择泡在图书馆潜心学习……
中午十一点,道远楼理事会会议室里,一场由逸夫书院、经管学院、理工学院共同举办的,主题为“按需服务平台上对于缺少耐心的客户的供需协调”的英文讲座娓娓道来。
主讲嘉宾Prof. Tang与徐校长、梁院长合影
嘉宾介绍
Prof. Christopher Tang
UCLA安德森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Edward W. Carter讲座主席
首席制造与服务运营管理(M模型)
生产与运作管理学会主席(POMS)2014
2015「制造及服务营运管理学会」终身奖
2012年度UCLA杰出教学奖获得者
在各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6本书和130多篇研究论文
为《华尔街日报》等撰写文章
内容回顾
共享经济大潮来袭,服务产业如何立足?
国外发展经验借鉴,中国市场机遇几何?
供求矛盾日益凸显,产品价格如何定论?
政府出台政策法规,滴滴Uber价格升降?
在一个小时的时光里,Professor Tang 从共享经济入手,介绍了他和所带领的团队提出的一种基于内生供应和需求的排队模型:对于时间颇为敏感的顾客与对于收入颇为敏感的服务平台间,双方应如何协调共享经济讲座,达到利润最大化。
Professor Tang首先分析一个使用固定支付比率(即工资高于价格的比率)的基本模型,进而扩展平台共享经济讲座,采用动态派息率。由于基于m/m/k系统的精确分析是棘手的,因此他们开发了一个近似方案分析结果。
同时,讲座中介绍,当潜在客户需求增加时,平台收取更高的价格,更高的工资,并提供更高的支付率是最佳的。通过来自大型需求共享的实际数据,Uber与滴滴公司的实际情况,Professor Tang生动说明了一些主要见解。
从逸夫书院梁院长亲切热情的开场致辞,到Proferssor Tang关于当今时代科技发展、青年机遇颇多的慨叹,一个小时的时光飞速流逝。
当最后一张Thank you!的幻灯片打出,场下许多同学与教授意犹未尽,纷纷涌上前与Professor Tang探讨疑惑。
Prof. Tang与梁院长
感想Sharing
俞静宜|17级逸夫&经管
Professor Christopher S. Tang的演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professor tang 用数学模型给我们分析了滴滴打车的盈利模式,既联系了中国实际国情又与海外的uber 进行了对比。不同于文字的感性解读,professor tang 的数学建模讲解令我对滴滴打车的运营有了更加深刻精准的理解。虽然我对professor tang运用的一些数学分析的理解还有限,但他所展示的分析方法令我对以后经济管理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浓厚的兴趣。感谢梁院长与逸夫书院的努力,为我们学子献上这样的学术盛宴!
胡宝文|17级思廷&理工
Prof. Tang 很幽默,解答问题非常耐心。他讲了共享经济,并用滴滴、优步等举例,让我感到经济非常贴近日常生活。他将一个含有很多变量的模型简化成消费者、独立供应商和平台的三角关系,而后将其中的复杂关系分解成多个相对简单的函数一一分析,并讲解了几幅柱状图,让我这样一名大一的理工学院学生也能听懂很大一部分内容。
方舟|17逸夫&经管
非常荣幸可以如此近距离聆听Prof. Tang的讲座,他从一个学者的角度对于时下热门的共享经济给出了自己的想法,从生活出发并运用大量的数据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深入浅出,让在座的各位老师同学都收获颇丰。
在60余分钟的时间,我们聆听着这位来自大洋彼岸顶级商学院的教授,以他心系祖国的姿态为中国的共享经济发展助力,更领略了经济学领域、市场供需博弈沉浮的魅力。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