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大研发国内一流人工智能艺术超级计算平台,更中国风更“懂”中国话
不知道如何写作文章,推荐国内最强的AI写作工具,帮你写爆款文案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汪伟颋
伴随着清脆的鸟鸣声,水墨画面缓缓展开,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郎向我们走来国内领先的AI写作系统,这是中国首部AI国风漫剧《诗路人生》的开场画面。一集3分钟的视频,80多个镜头,数千帧的精美画面,人工智能仅用了4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便是华中科技大学蔡新元教授团队推出的升级版ART XL所制作的产品,一个更懂中国的人工智能艺术超级计算平台。
1.0版本每天生成4万张图像,助力艺术教育
4月11日,华中科技大学2024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华科大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蔡新元向媒体记者详细介绍了这一人工智能艺术超级计算平台。“2023年12月9日,我们推出了首个面向中国艺术教育领域的AI内容生产平台智能创作平台,发布后立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短期内我们的平台用户数急剧飙升。”蔡新元介绍。
蔡新元(中)介绍情况
据悉,自发布以来,平台覆盖了全国362所高校和行业内重要企业,注册用户数超34万,每天生成4万张图像。团队运用该平台探索了AI绘本、AI展演、AI元宇宙、AI光影秀等多种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有力推动了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领域拓新和行业培育。
1.0版本推出后,蔡新元和团队密切关注行业与市场动态,紧盯用户反馈和需求,积极开拓迭代升级工作。4月11日,平台2.0版本正式推出。他谈到,平台作为全国首个面向高等艺术教育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平台,是服务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的人工智能系统智能创作平台,同时也服务了全国高校艺术教育创意课程的人工智能化,并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据介绍,在本次升级中国风是最大的亮点。2.0平台实现了对中华文化的语境构建,通过对中华传统美食成语俗语诗句的全面的训练和解析,打造了具有丰厚的中国式美学基础的图像表现能力。“2.0版本发布任务时可直接输入中文,更重要的是我们正在养成中国式美学的专业模型,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中国文化出海,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蔡新元说。
新版本满满中国风,助推中国文化传播
在团队工作室,团队成员陈秋婵向极目新闻记者展示了2.0版本所绘制的一张图片。在2.0版本中输入中文古诗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不过数秒时间,平台就生成了一张图片。画面尽显中国风,图中远处是绵延的群山,群山之下还有一座亭子。近处则是一艘小船在湖上泛舟,船上的人物手里拿着鱼竿。“我们也用同样的关键词在国内外一流的人工智能创作平台试过,生成的图片和我们对中国语境的阐述和理解相差很大。”陈秋婵说。
陈秋婵介绍
在她展示的另外一张照片中,该平台对中国成语的理解也十分准确。叶公好龙是我们常见的成语,在平台输入这一成语,平台即可生成了一张水墨风格的图片。图中有一条腾空的龙,还有一个少年郎和龙对视。“叶公好龙我们中国人都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但是国外平台很难刻画中叶公这个人物,他们对龙形象的描绘也不准确。”陈秋婵介绍。
升级版ART XL生成的图片
目前,蔡新元教授团队正基于ART XL平台开展中国首部AI国风漫剧《诗路人生》的制作。“我们从唐朝诗人中选出14位典型代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他们的诗句进行跨模态转码,生成国风漫剧。现阶段已完成了李白篇章的制作,这一作品作为传统文化出海的一种尝试即将亮相央视。”蔡新元说。
蔡新元向记者解密了这一制作过程,他介绍,为了制作第一集3分钟的视频,团队针对性地训练了“李白角色”“唐代服饰”“水墨风格”三个垂直模型对画面内容进行分层控制。以确保各细分要素能在统一的框架下传达“中式美学”。李白模型,主要是为了确保李白从青年到中年以及老年都是很贴切的人物形象。唐代服饰模型,主要为了实现包括所有的人不仅是李白,还包括他的各种配角的服装是唐代的风格。
蔡新元展示《诗路人生》
蔡新元谈到,人工智能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将人工智能的创意和制作能力延伸到服务国家经济文化的重大发展,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他表示,下一步团队将继续整合交叉学科优势,促进学科研究和教育的多元化,进一步开展创新和实践。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域推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向更深更广泛的方向发展。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