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非盈利性共享经济的发展
共享经济概念源于“协同消费”一词,但其内涵远大于“协同消费”的概念,还涵盖“分享、共享”的内容。共享经济具有两重性:既具有盈利性,又具有非盈利性。针对共享经济的两重性,学者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思路:盈利性共享发展和非盈利性共享发展。美国经济学家安德尔斯(P.Andruss)认为,发展共享经济应该强调对资产的充分利用,通过共享获得货币或非货币收益。学者格兰夫(N.Gorenflo)则认为,发展共享经济应该尊重共享的初衷,更加重视在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中与陌生人交流和互相帮助所带来的新鲜体验,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共享经济的两重性使得在推进共享经济发展时,面临利益驱动和非盈利性目标导向较难融合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盈利性共享发展模式易于吸引资本的追逐,但更容易带来“坏的行为”,如过度、不当的市场竞争等。相比而言,非盈利性共享模式则不易带来“坏的行为”,但该模式存在缺乏资金支持、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这使得共享经济在发展中存在以下矛盾。尽管非盈利共享的初衷是分享,但其所提供的服务因缺乏资金的支持,存在专业性不强、效率偏低的问题,从而较难达到需求者的要求,最终不利于共享经济的发展。而在良好的盈利预期下,盈利性共享模式容易受到资本的追逐和推崇,创新动力远大于非盈利共享所提供的服务消费者满意程度高。但盈利性共享更容易带来过度、不当的竞争等问题,不利于共享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发展共享经济必须尊重其两重性。一方面,在重视其盈利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非盈利性。关于克服共享经济的两重性问题,学者们普遍比较乐观,认为通过采取完善企业自身管理、行业统一规范以及政府有效监管等措施,能够平衡共享经济的两重性,从而健康、有序地推进共享经济的发展。一些学者还指出,共享经济是否具有破坏性与是否盈利无关,而是取决于平台所有权和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共享经济的盈利模式和消费行为,并不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所有物品都可成为商品。在共享经济产生之始,人们只是在分享物品,而不是交换商品。但是,如果把所有的物品都变成商品,只有市场起作用,我们将面临市场经济失灵带来的各种问题。正如格兰夫所提出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本应该扩大物质丰富性和人的自由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焦点转移到私人积累而不是广泛的繁荣和自由。由此,未来的资本主义经济系统将变得更加低效、无个性并且会极度的商业化。”此外,共享经济挑战了西方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在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中,“人”是“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只考虑自身利益,不考虑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经济人”在进行经济决策时,只在乎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会在乎与人的交流和互助所带来的体验。而共享经济中的“人”则强调共享行为:一是通过共享来获得货币或非货币收益;二是以共享行为进行价值的创造、转化和实现,满足“共享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目前,世界各国的共享经济已在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支持高科技初创企业、改善居民生活、增加就业机会与社会互动、提供多样化商品、降低服务成本以及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共享经济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当下,我国政府正在鼓励共享经济在各领域的创新性发展,广大消费者对于共享经济的接受度、包容度也较好。但从发展模式来看,盈利性共享发展模式居于主导地位。发展共享经济的最终目的应是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因此在我国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重视盈利性共享发展模式外,还应重视非盈利性共享的发展。对于此,可以尝试将非盈利性共享模式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和民生事业领域,以推进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和民生事业发展。这不仅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还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有利于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总之,共享经济的经济意义和价值共享经济的盈利模式和消费行为,既体现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方面,又体现在创造了更多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的交易,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共享经济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则体现在作为社会资源(公共服务等)分配的创新性方式方面,如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资源的重新配置。共享或分享行为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发展共享经济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因此,我们应重视非盈利性共享模式的发展,引导共享经济更好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作者单位: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