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底色上建造“时代大厦”,人文纪录片的创作美学如何变化?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深入和社会艺术思潮的变迁,互联网视域下的人文纪录片又出现了哪些创作观念上的发展?
近日,由央视网、SMG、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纪录片《人生第二次》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出品方代表、主创团队、业内专家等齐聚一堂,不仅探讨了这部纪录片“很亲切、很新潮、很好看”的背后原因,也思考了在互联网的视域下人文纪录片在美学观念上的变化。
图片
生活底色决定质感
不同切点描绘人生图鉴
圆缺、纳拒、是非、破立,四组关键词、八幅人生图景,普通人在穿越决定性瞬间时的选择与命运被赫然撕开。截至7月11日,该片在央视网多终端及央视新闻等总台新媒体账号矩阵播放总量达3.3亿次,全网累计播放总量超5.9亿次,全网106个热搜话题,微博话题累计17亿次阅读量。
《人生第二次》能够引发大众共鸣的关键是什么?
图片
“我觉得第二次有了力量,有了现实主义的质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认为这部纪录片之所以能够打动人,是因为其温暖的底色来自于生活本身的逻辑和人物命运的逻辑;并在关注人、尊重人、帮助人的线索下,回归到人的层面进行现实主义的关照,描写时代中人的悲欢离合,来表现人性的力量。
《圆》中卫卓一家时隔18年的团圆充满着陌生和小心翼翼,这是亲情建立和生命永远的“缺”。
《缺》中柏老爸与孩子们建立起“梦想之家”去抵抗原生家庭的残缺,又似乎在寻求另外一种“圆”。
《破》中走到离婚悬崖边的女性,情感纠葛、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债务处理等,在重新找回自己中“立”住了新的人生。
《立》中的流水线女工相信“麻雀不会一下变凤凰,但我知道我是会翻身的”,挑灯夜战又何尝不是一种对人生的“破”……不同人生的起承转合都是遵循了生活本身的样貌。
图片
这种基于生活底色的记录乃是拍摄者对所拍摄题材和人物的一种感性的认知,“圆”与“缺”、“纳”与“拒”、“是”与“非”、“破”与“立”都分别借由不同的镜头、拍摄角度、镜头长短、叙述角度以及影像和声音的相互关系等,让当下的人文纪录片呈现出独特的情感风格。
既有宏大的哲学意味,又有细微的人文落点,这似乎才是《人生第二次》能够成为爆款的关键所在。“人文纪录片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故事,多维视角,不同的正面、反面,把不同的现实故事晾晒给你看,生活就是这么精彩的。”《中国青年报》文化中心副主任郭韶明认为,纪录片就应该不断去触碰那些普通人很少看到的社会议题,让我们看到生活中的人间真实。像《非》中毛徽即将出狱,内心反而担忧起来:“刚进监狱时,每个人都会害怕,但时间久了,反而会害怕起外面的世界。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不知道还有机会吗?”
图片
有具体的“人”,也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更普遍的社会样貌。“《人生第二次》力图让创作视角回归普通人,回归现实生活,回归人文的传播。”据央视网、央广网、国际在线总编辑骆红秉透露:“央视网的‘人生三部曲’IP规划三个系列,不同切入点共同描绘一本立体的人生图鉴,这是央视网整个人文系纪录片版图中的一块,更大的疆域正在被搭建。”
图片
据了解,在生活流的叙述中,包括《新兵请入列》《人生在市》《人生第二次》等作品虽然主题不同,但对社会的关切相似。央视网力图通过更加复杂的表达,更深刻的剖析,以连续性和独家性的特质成为互联网纪录片创作的一股清流,一股真实的力量。
敢直面生活的残酷
要揭示时代的深度和广度
纪录片对“时代”的记录似乎已成为创作的题中之义。
互联网视域下的人文纪录片创作,以人的视角和情感去寻找故事,以故事的叙事方式去反观、记录时代。每个被记录者都是一个故事宝藏,在特定身份的符号化背后,有着普通人似曾相识的故事。
图片
如果我们失去了亲人的陪伴怎么办?如果我们面对身体的缺陷怎么办?如果我们面对婚姻的困境怎么办?如果我们也想要在大城市里生活得更好怎么办……所有我们每个普通人都曾在深夜叩问过的问题,都用另一种生动鲜活的故事形态予以回答。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指出:“整个作品的真实性是强大的。纪录片敢于直面生活的残酷,无论是拐卖儿童的现实存在,还是原生家庭的缺陷,或是婚姻围城的出逃,纪录片没有回避这些‘痛点’,这让观众对我国的纪录片创作有了更多的期待和信心,拉近了纪录片与受众的生活距离。”
图片
纪录片不仅是呈现,更是启示,网友感慨道:“刚刚看完《人生第二次》最后一集,突然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路要一步一步靠自己走,不能忘记生活的平淡,也要唤醒命运的勇敢。”
“要反映时代,要概括这个时代的问题和矛盾,要揭示它的深度和广度。”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首届主席仲呈祥印象深刻的有《非》中的毛微,11年前,女儿刚出生33天,而他走进“高墙”。11年后央视纪录片共享经济,他走出“高墙”面对无法原谅自己的爱人、满头白发的父母、找工作屡屡被拒的现实……他会如何开启人生下半场?仲呈祥认为最后他和女友能够相互理解走在一起,这提倡中华民族每一个公民在新时代要宽容,包容,要讲和谐,换位思考。
图片
事实上,纪录片中的故事并不是单纯对现实的复刻,而是一种载体,承载着我们去追寻现实、挖掘复杂人生的真相。在生活底色的细致勾勒下央视纪录片共享经济,以《人生第二次》为代表的央视网纪录片不仅让镜头里的人物打开心扉,让记录能够更直白地表达,而且迅速搭建起了作品和观众情感沟通的桥梁,让我们能够感受真实记录背后的力量。
要成为时代的主人
用美学观念创新吸引年轻人
在互联网时代,人文纪录片凭什么打动当下的年轻人?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教授张宗伟指出:“纪录片靠的是用影像告诉他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讲的是和、是知进退,而不是钻牛角尖。立象以尽意,方是中国哲学。”
图片
虽然央视网的纪录片作品不是每一部都像《人生第二次》一样有结构化的对照主题,但都在追寻一种内核相似的美学表达路径。例如《新兵请入列》通过年轻态叙事方式讲述同龄人的军旅初体验,为青年用户提供了一部新兵磨砺成长史;正在制作中的《人生在市》讲述菜市场周遭的小人物故事,以方言俚语作为主题串联,展现幅员辽阔的中国市井烟火人间。
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教授高贵武从媒体价值的角度呼吁作品照亮人生和现实,“我们经常把媒体比作是一个探照灯,它的责任在于照亮人生、照进现实,把司空见惯的、我们平时忽视掉的一些东西重新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来凝视,引起我们的思索。”
与此同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首届主席仲呈祥从“人生论美学”的角度指出纪录片创作未来的可能性,“当我们面对复杂的人生,我们应该以一种高远的精神境界从容应对,真正地做到成为时代的主人,历史的主体,意义非同小可,超越片子本身。”
图片
如何超越片子本身?客观纪实而有所节制、题材新颖而不失温度,创作者和平台要以细腻完整的镜头语言,呈现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个体故事和社会变迁。
“视频是我们的主业,为用户提供传播正能量、体现主流价值的优质视频内容服务是我们的职责使命。”央视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央视频公司总经理过彤表示,一方面,央视网始终践行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文化基因,还将持续推出一系列闪耀着人文精神和时代光辉的作品,打造具有总台特质的互联网视频内容IP;另一方面,央视网将致力于推动大小屏融合,内外措并举,持续开放合作模式,构建优质内容生态。
图片
能够看到,央视网的纪录片正在以人本主义表达为线索,在互联网发展的新语境下和更广阔的时空社会中寻找创作的新想象空间。当越来越多的作品更细致深入地展现社会温度和时代脉动时,一条全新的美学创作路径也会越来越清晰。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