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根本立场
2022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 丁海涛摄/本刊
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明确新时代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的根本指引,彰显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根本立场
正是因为坚持这一立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历史观被习近平经济思想全面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真理性、实践性、人民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特征被习近平经济思想集中体现和充分发展
也正是因为坚持这一立场,习近平经济思想得以在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方法论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原创性重大理论贡献
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食品安不安全、暖气热不热、雾霾能不能少一点、河湖能不能清一点、垃圾焚烧能不能不有损健康、养老服务顺不顺心、能不能租得起或买得起住房,等等。相对于增长速度高一点还是低一点,这些问题更受人民群众关注
以人为目的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把“人”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
文 | 闫茂旭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夺取经济发展新成就、开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思想旗帜。习近平经济思想既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又逻辑清晰、要点明确。这一思想蕴含着的鲜明人民立场,尤其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深刻领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总结和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时提炼的“七个坚持”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第二条就是坚持人民至上。在经济发展上,坚持人民至上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明确新时代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的根本指引,彰显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根本立场。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根基,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只要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够作出正确决策,确定最优路径,并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立场,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了历史伟业。在这一立场之上,包括经济工作在内的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必须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既注重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又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既鲜明回答我们的发展是着眼于物的发展还是人的发展问题,又鲜明回答这个发展是为少数人的发展还是绝大多数人的发展问题。正是因为坚持这一立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历史观被习近平经济思想全面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真理性、实践性、人民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特征被习近平经济思想集中体现和充分发展;也正是因为坚持这一立场,习近平经济思想得以在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方法论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原创性重大理论贡献。无论是从理论渊源还是从实践基础来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都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根”和“魂”,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新高地的根本保障。
明确新时代中国经济怎么看的根本指引
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入分析新时代中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作出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三期叠加”复杂局面、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重要判断,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明确了中国经济形势怎么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作出上述判断的根本指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速度、为“物”而发展。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发展阶段的演进,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束增强,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经济增速不可避免出现阶段性下降。如果为了保持原有的经济增速而延续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方式,不仅经济增长难以持续,更难以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相反,坚持稳中求进,开创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的发展新格局,则能既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发展获得感。
正是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面对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影响,面对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断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的复杂局面,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地提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创造性地提出新发展理念,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创造性地提出深刻认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增强针对性,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实践证明,习近平经济思想关于新矛盾、新常态、新发展、新阶段的重要论述,是关系全局、事关长远的历史性判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中国经济作出的科学阐释,对统一全党全国的思想认识、坚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决心共享经济对国民幸福感的相关理论,起到了根本导向作用。
明确新时代中国经济怎么办的根本指引
习近平经济思想强调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第一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明确了中国经济发展该怎么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明确上述思路的根本指引。“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无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是实现安全稳定的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满足人民需要,就是要让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是要采取各种经济政策措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是要真诚倾听人民呼声、真实反映人民愿望、真情关心人民疾苦、真切回应人民期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之上,习近平经济思想正确处理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关系,正确处理整体构建国内大循环与局部参与国内大循环的关系,正确处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关系,正确处理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的关系,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要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创造性地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稳定的前提下推进结构性调整和各项改革;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享经济对国民幸福感的相关理论,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要求,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实体经济,发展数字经济。
实践证明,习近平经济思想关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客观规律,引领中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重大实践指导意义。
明确新时代中国经济工作怎么干的根本指引
习近平经济思想强调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等重大决策,构建具有强大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安全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保障,明确了中国经济工作具体该怎么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实施上述举措的根本指引。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食品安不安全、暖气热不热、雾霾能不能少一点、河湖能不能清一点、垃圾焚烧能不能不有损健康、养老服务顺不顺心、能不能租得起或买得起住房,等等。相对于增长速度高一点还是低一点,这些问题更受人民群众关注。如果只实现了增长目标,而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没有进展,即使到时候我们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群众也不会认同。他强调: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
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之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坚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保障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强化市场监管和反垄断规制,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保护广大劳动者和消费者权益;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特别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关系基本民生的重要商品,紧紧围绕畅通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作用,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提升价格调控能力和水平,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调度,有力保障重要民生商品有效供给和价格总体平稳。
实践证明,习近平经济思想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制定实施的各项重大举措,引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同时又雄辩地证明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
彰显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设想是,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这说明,以人为目的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发展;说明把“人”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之上,习近平经济思想把“人”作为理论上的基本假定和研究上的基本对象,充分彰显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
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最高价值必然要求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所在。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共享发展的理念,提出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进入新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上,提出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
在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为实现共同富裕指出了正确方向。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靠的是发展。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要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够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必须深刻领悟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领悟和感受这一立场对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所蕴含的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