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海交大行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宏民:共享经济还是“小蝌蚪”,将跟着成本走
共享经济还是“小蝌蚪”
NBD:共享经济热潮逐渐冷却,您认为未来共享经济会如何发展?
陈宏民:首先,判断是不是共享经济这一业态,不能光看命名。严格来说,共享单车并不是一种典型的共享经济模式,比较典型的有小猪短租、滴滴专车等,也就是在企业、用户之外,还有第三方。另外,共享也是相对的,比如,按工位出租办公场地的WeWork是共享经济,但按间或按层出租的则不是。
很多时候,我们把“共享经济”包装得很好听,称为“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使用权的有偿转移”,而我认为,共享经济的本质其实就是分时租赁。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交易标的得到有效细分,能够灵活便利地提供各类衍生服务,这也是共享经济的核心优势。原先互联网技术不够先进的时候,这样的灵活性是达不到的,所以尝试共享经济模式的大多是一些互联网企业采访共享经济,他们善于利用技术降低成本。
现在的共享经济其实还是“小蝌蚪”,进入了一个“找妈妈”的阶段。因为青蛙和小蝌蚪长得不一样,所以小蝌蚪不知道谁是妈妈。共享经济也一样,不知道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所以闲置资源的利用,可能只是共享经济成长过程中的过渡状态。
而共享经济又将往哪里走?我认为,共享经济是交易成本下降的产物,因此也将随着成本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形态。共享经济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最基本遵循的就是跟着成本走,成本怎么能够降低下来,就往哪里走。
NBD:共享单车行业在这几年内经历了大起大落,您认为中国在未来几年是否可以实现真正的共享交通?
陈宏民:其实地铁、公交,就是一种共享。交通未来一定是共享的,而且不止是单车,而是单车、汽车,公共交通等多种方式融合的。而使用哪种交通形式,跟城市人口密度,道路状况、地理形态等都有关。像共享单车,有需求,就一定有市场,但是是不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可能是一个问题,相反我认为,地域相对比较小的二、三线城市会更适合共享单车的发展。
同时,共享单车为了赢得市场也都进行了大量地烧钱,消费者很开心,但这些企业活不下去,所以也不会长久。对于一个行业健康发展来说,不是企业或者消费者或者政府单方面受益就好。上海交大成立行业研究院就是要找到一条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深度垂直的2C创业仍大有市场
NBD:互联网下半场,很多投资人将目光从2C领域转到了2B领域,您认为未来的创业将呈现怎样的趋势?
陈宏民:一方面,这是由于2C市场,我们已经占了很多领域了,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肯定越来越难做;另外一方面,我们发现光把平台做大还不够,核心技术上仍有欠缺,尤其是中兴、华为事件之后,我们对2B领域确实越来越关注。
但是无论是对中国企业还是中国经济整个发展趋势来说,我们还是不能放弃在C端的优势。各种各样的平台不仅聚集了大量用户,还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得到了丰富的消费者行为。在2C领域,综合性平台可能越来越难,但创业机会还有很多,只不过未来的机会更多地在一些深度垂直领域,比如一些有针对性的慢病管理平台还是很有市场。
NBD:很多平台聚集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因此近些年关于数据保护也有很多讨论,您如何看待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陈宏民:信息不是不能用,但是得合法合规,目前来说相关的法律政策还需完善。对于用户来说,主要担心的是个人信息的泄露,但如果信息综合过,进行脱敏处理后,那还是可以利用起来的。统计意义上的消费者行为规律对商家还是很有价值的采访共享经济,但要进行精准营销可能就不行。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