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筱鹏:工业领域也应引入分享经济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软司副司长安筱鹏
新浪财经讯 “2016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于9月27日-28日在青岛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软司副司长安筱鹏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安筱鹏:尊敬的邬院士、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指导意见的一些理解和一些体会。
刚才邬院士就互联网与工业的发展做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报告,我十多年前就开始听邬院士的报告,每次有新的内容也有新的体会。我今天就互联网的文件和大家做一个介绍,上午怀进鹏副部长已经提到了,5.13号发布了国务院的第28号文件,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意见,去年的5月份也是工信部前期推动国务院出台一个文件,中国制造2025。
关于28号文件,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第一是面临的形势,也是我们对当前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一些基本认识和基本的判断,第二是主要任务,第三是重要的措施。
开篇是制造业是主体,是“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有些人认为互联网融入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什么说制造业是主战场?如果说要说的更准确,也应该说是主战场之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等等,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了在文件里面明确提出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主战场,如果要做进一步的解释,我觉得可以解释成四句话,第一句话就是制造是关键环节,制造业是主战场,制造企业是主力军,智能制造的生态系统是制高点。
制造是关键环节,就像上午李培根院士说的“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要在工厂车间内深化它的融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制造业的制造环节的融合。制造业是主战场,我们可以通过全球主要的制造业大国的战略部署看出来。制造企业是主力军,我们需要发挥互联网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融合的进程中更需要激发制造业本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说我们说制造业要抢占全球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这个主攻手、主力军一定是制造业,如果说这个主攻手、主力军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要抢占制高点肯定是一句空话。
如果把互联网与消费环节的融合和与制造环节的融合做一个简单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在经济社会领域的融合,它遵循了从易到难,首先是人人互联,然后人物互联,然后物物互联。同时互联网要进入到车间,仍然面临很多的阻碍,阻碍之一就是新旧思维的碰撞,传统的工业的体系、标准包括人员的观念是比较保守的,所以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尤其是车间内的融合的过程,它是新旧思维碰撞的过程,也是新旧秩序重建的过程。
对于互联网与消费领域的融合来说,它是一种价值的传递,而对于互联网在车间领域的融合,它是一种价值创造的过程,互联网与消费领域的核心是如何提高交易的效率,而对于制造业来说,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来说,互联网与消费领域的融合,要考虑如何踩油门,更多的时候考虑如何权衡互联网对于各种群体的利益权衡,比如滴滴打车、互联网金融,既要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又要加强监管,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而在制造业领域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能够进一步促进互联网与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应用管理各个方面的融合。在消费领域推动互联网的融合主体,主要是互联网企业。而在制造业领域,我们需要互联网企业积极的参与,但是主力军仍然是制造企业。
所以,在文件开头就提出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制造业是互联网融合的主战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认识,也是制定这个文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判断。
第二,制定这个文件,我们就是要发挥两大优势,一个是制造业大国的优势,一个是互联网大国的优势,今天上午怀部长也说过,我们的产业规模连续多年居于全球第一位,500多类里有200多个产品都是第一位,产量全球第一位,同时互联网在全球30位的市值最大的企业里面有一批是中国的企业,跟美国形成了双子星座,中国既是制造业大国,又是互联网大国,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就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引领的优势,把这两个优势进行叠加起来,就是把互联网的创新的要素、创新的作用不断融入到制造业的研发、生产、采购、制造、物流、配送服务权声明周期,通过互联网的融入、传感、连接、优化、控制不断提高每一个环节里面的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通过这种优势的叠加,产生一种化学的反应,产生一种核聚变,如果能够产生这种化学反应,所带来的效果不是互联网+,而是指数的一种关系。
当然我们在推动过程当中也面临一些核心的问题,我们概括六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制造业企业本身的认识,两个方面,对于互联网转型的必要性、紧迫性、复杂性的认识不清。第二,如果认识到了,但是如何去转型,也是认识不清互联网企业在制造业环节的作用,技术能力也是不足的。
第二,平台的支撑能力不足,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在会聚整合创新创业的资源,带动技术产品、组织管理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支撑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的数据分析的大平台的方面,构建的能力是不足的。
第三,总体的应用水平,面临着集成应用跨越的困境,从单向应用、基础建设要跨越到集成应用,面临着很多的挑战。第一是在传感器芯片控制器、关键的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四机面临很多的挑战,还有公共数据、网络安全,以及融合过程当中带来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一些挑战。第二,这个文件重点是要打造双创平台,培育三种制造新模式,增强三个支撑能力,这三个任务也主要是围绕着融合的主线。
在28号文件里面,放在优先领域的任务,就是制造业大企业双创和互联网企业的双创平台,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我们在制定文件的过程当中也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我们在制定文件的过程当中,或者是后来宣传文件的过程当中,很多人还是有一些困惑,为什么非要讲大企业双创?它的重要性到底如何体现?跟我们两化融合、“互联网+”有什么关系?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制造业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这个双创平台是什么?我觉得有四个内容,第一个,它是一个技术的支撑平台。互联网制造业企业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能够支撑企业推动创新和创业的技术平台,能够实现企业创新创业资源的数字化、在线化,能够实现线条上面线下资源的互动,这些资源能够被那些创业创新者便捷的去分享和使用。
今天上午的时候,张瑞敏先生讲了海尔的一些经验,一些体会,本质上是如何通过互联网的手段把企业内部的研发资源、制造资源、物流资源能够特段去开放、共享,同时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去整合社会上更多的资源,所以它是一个不断演进的一个过程。
对于企业来说,它都有一些企业内部的研发平台、协同的研发平台,但是过去主要是面向企业的研发部门,协同研发平台在过去是从企业内部的研发部门不断拓展到制造、采购、营销部门,这是第一步,从研发部门拓展到企业内部的其他部门。第二步,这种研发从企业内部再拓展到企业上下游的供应链的供应商之间,让他们参与到企业的研发设计的体系中。第三步,进一步拓展基于这样的平台,从企业的产业链的这样一个体系,再进一步拓展到全社会,这样一个平台就是企业的一个创业创新的平台,所以这个平台不是说企业凭空打造的,是基于企业已有的平台不断的去开放、不断的去拓展,不断共享自己的资源,又去整合别人的资源的一个过程。
华为在过去在十多年前就开始推集成研发的平台,过去第一个阶段是研发部门参与的创新,第二个是企业内部的相关部门参与的创新,第三是产业链上下游,第四是面向全社会。而创新的组织方式,产品研发的定位也发生了变化,过去的研发是面向产品功能、性能的研发,现在的研发是要转向在研发的开始阶段就要转向产品的可生产性、物料的可采购性、客户需求的全面的掌握和了解,以及产品的可维护性、产品的可盈利性,是企业的内部资源向全局优化的过程,要构建这样的研发体系要构建新的创新主体,是要把研发部门、市场部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以及用户本身整合到研发体系,是局部资源整合到全局资源整合的过程。
首先双创平台是技术平台,第二双创平台是一个要素会聚的平台,因为制造业企业所整合的这些创新资源,对于创业创新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肥沃的土壤它拥有技术、资金、人才、设备、渠道等创业创新的全要素,它有各种各样的通用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创业孵化资金、供应链金融,有各种各样的管理专家、设计人才、技术人才,有研发设备、检测设备、生产设备、供应链的各种各样的销售渠道,本身的采购也给那些创业创新的企业提供非常庞大的市场。基于这样资源的整合,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提供土壤,所以可以为创业创新的企业提供更高的创新的成功率,比如像海尔,平台上的项目孵化到到A轮的成功率达到48%。
上周,工信部为了落实28号文件,在北京和国家行政学院、中组部联合举办了一个省部级的研讨班,在研讨班的外面有一个小的展览,有几家企业,其中大唐电信专门成立了一个面向双创的企业,叫做大唐网络,在它从2014年7月份成立到今年的8.31号,孵化的项目累计有56个,已经获得外部融资的有20个,获得天使轮投资的13个,A轮6个,B轮1个,创业融资累计9亿接近10亿,创业公司的估值达到31亿,估值超过20亿的有1个,超过1亿的有4个,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有这么多双创项目获得外部融资?就是因为它有技术优势,有过去所积累的各种各样的技术人才渠道的资源优势,它还有作为央企的优势,同时还有一个试点,是央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试点,还有这样一个机制的优势,这些机制优势充分激活的时候,大企业双创就会迸发出无限的创新的活力。
第三,双创平台是一个交易的平台,我们说什么是交易?交易什么?过去我们可以在京东、阿里的淘宝上买产品,交易的是一个产品,交易鞋、手机、彩电、服装,但是现在的双创平台不仅仅是一个交易产品的平台,也是一个能力的交易平台,互联网经历了三个阶段,信息的互联网,可以看新闻。产品的互联网可以买商品,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就是能力交易的互联网,可以把你的像研发设计能力、总体设计、力学设计、电气设计、检测能力等等,数控机床的加工能力包括仓储能力的这种能力可以在互联网上去交易。
在展览里面,除了大唐电信、大唐网络之外,还有一个工业云,这是一个提供研发设计工具软件的一个公司,同时它也是一个产品能力交易的一个平台,因为设计服务能力可以去发布,也可以去购买,可以把你的制造服务能力、公共检测能力去交易,所以它在给领导讲的时候,就说电子商务是把产品交易放到互联网上,这个工业云是把制造能力放到互联网上。
第四,双创平台是一个资源整合的平台,这些央企、大的制造企业,通过汇聚自己的资源,通过互联网整合自己的内部外部资源的同时,可以和第三方面的平台把资金、用房、技术、市场、投融资孵化资源广泛的整合,这是中航工业的爱创客平台,在过去两年的时间内整合科研院所供应链所做的探索。这是我们航天科技,他们在航天云网整合国内的一些资源,在六个省有两个已经落地,有22家企业在上面有业务,可以实施一千个项目,也是国家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他们的董事长也在省部级班上做了报告,效果非常好,昨天还是前天我碰到北京市经信委的同志,他说市领导听了这个报告之后也已经对经信委提出一些要求,尽快和河北、京津冀要合作,加快航天云网的落地。
第一,什么是双创平台?第二,我们为什么要推动制造企业的双创平台呢?因为推动双创平台的过程本身就是企业综合集成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我们可能在多个场合都听过了,推动两化融合与德国的工业4.0在核心理念、主要内容、具体做法的诸多方面殊途同归。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工信部2009年开始做这个工作,先后对29个行业一万家企业做了评估,基于这样的评估,制订了一个标准,叫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把两化融合水平分为四个阶段,基础阶段、单向应用、综合集成、协同创新,第三个阶段就是综合集成,在这个标准里面对于什么是综合集成有非常具体的解释,产品设计与制造的集成,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的集成,生产采购供应销售的集成,财务和业务的集成,决策知识的集成,我们之前也说,我们当前两化融合面临什么问题呢?其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企业从单向应用向集成应用的跨越面临很多的挑战,面临很多集成应用的陷井,就像中等收入的人均收入从1千美元到4万美元一样,跳不过去,中等收入陷井,对集成应用也是一样的,从单向应用跳到集成应用面临很多的挑战,面临集成应用的困境。
所以,集成是企业的一个核心,一个挑战,但是只有企业迈过了集成之后,信息化的效益才会呈现指数化增长的过程。推动企业双创平台的本身也就是推动集成的过程,这个就像德国工业4.0所说纵向集成、横向集成和端到端的集成。
第二,推动企业的双创建设,不是企业两化融合、信息化建设的全部,但是双创平台的建设的过程是牵引企业加速转型的过程,是牵引制造业加速的突破口,是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企业业务的深刻的转型,就像企业从发展理念、封闭走向开放,大企业的投资资源、研发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通过创客向全社会开放,向企业内部全产业链、全社会开放,这种开放的过程就像上午我们张瑞敏董事局主席所说的,基于企业的双创平台所构建的一个双创的生态体系。如果想做到开放,其实本质上对企业也提出一个挑战,什么是企业的边界?如何为我所有,你的资源是为我所有,还是为我所用,企业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如何管好和用好自己不拥有的资源,通过双创平台去整合自己的资源,可能对于当下的企业来说是更多的一些挑战。
企业的发展战略从单一的产品竞争到产业生态竞争,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也来自于企业对外部资源的整合,就像有些企业所说的,对于当下的那些领军企业来说,管理好“你情我愿”的合作比管理好“你死我活”的竞争更富有挑战性,双创过程也是制造业到生产性服务业转型的过程。
第三,推动双创建设的过程,也是引领企业变革的过程,就像上午怀部长所说的,管理经历过三个阶段,科学管理的以大规模生产制为代表的正在迈向互联网时代新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管理理论是什么?现在还没有清晰的答案,但是我们知道的是,来自于企业、来自于研究院所、来自于大学正在不断的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理念。
第四,双创平台建设过程也是培育企业新型能力的过程,我们讲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这个非常重要,对于推动新旧动能转化换说,落实在企业层面上就是要推动企业新旧能力的更替,在不同的技术背景下,企业都有自己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可以分解为研发、生产、供应链、客户响应,但是在网络化的背景下,在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构建协同的研发能力、个性化定制能力、对客户需求的实时感知、快速响应的能力,以及产业链的整合能力。
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双创平台,为什么要介绍双创平台,都有哪些主体呢?实际上三类,这是打造两个双创平台。第二个要培育三种制造模式,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型制造,要面向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权声明周期,大力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有很多企业已经去探索,只要你有生产,肯定面临如何给你供应链上下游如何去协同的问题,所以传统的网络化协制造,新的协同,更多的体现在基于网的虚拟的协同,我们说生产制造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过去是研发去设计,设计完了之后生产出样品去验证测试,然后修改设计,然后实物生产,现在基于CPS的生产方式变了,把虚拟世界设计出来一个全三维的数字和的产品,然后在虚拟世界验证仿真测试虚拟生产,然后到实物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美国提出来重新发明制造业,核心就是在虚拟世界里面把设计、仿真、验证、工艺、制造活动全流程的完成之后,再在实物里面去生产。文件里面提出非常重要的新的概念,就像文件里面所说的,要推动中小企业制造资源和互联网资源的全面对接,实现制造能力的在线发布和协同交易。注意这句话,积极发展面向制造环节的分享经济,打破企业界限,共享技术设备和服务,牺牲中小企业快速响应。
所以分享经济不仅仅是在消费领域,分享不仅仅是要分享消费品,也可以去分享制造资源,不仅是面向消费者服务,也可以面向企业服务,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交易效率,也可以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因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解决了分享经济面临的三个最基本的问题,第一双方交易河北交易双方的主体,通过互联网可以方便的找到交易的双方,更重的是互联网通信技术解决了过去不能解决的生产能力或是能力的可计量,既然要交易,可以按照时间、加工的精度、产量、里程、产量对交易对象进行横向,由于搜寻成本、支付成本都降低了,所以由于信息通信技术解决了制造资源的谁来交易?交易什么?怎么交易三个基本问题,所以使得制造业有可能成为分享经济的主战场,就像刚才我们邬院士提到了,上午李培根院士提到了I5机床,本质上交易的是什么?是交易的基于某中机床的加工精度的加工能力,可以按每小时十块钱,或者是一个手机机壳5分钱计费,解决了交易的对象、交易的过程和交易的主体的体,对于航天云网来说也是一样的制造共享经济,在能力富于的时候可以分享给别人,不足的时候可以整合别的资源,整合的是一种研发设计、加工、交易的能力的一种平台,我们可以设想未来,我们中小企业没有技术,在推动智能制造、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过程当中缺人才、资金、技术、方案、理念、思路,如果说我们有这样的一些分享经济的理念,能够融入到制造业企业的话,我们就可以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智能制造发展过程当中的这些问题。
第二,个性化定制,在今年国务院常务会上包括政府的工作报告当中多次提到,本质上是生产过程的发起者,从生产厂商转变成了消费者。美国的内斯特标准技术研究院对智能制造有一个理解,他说智能制造就是解决差异化更高的定制化服务和不可预知的供应链,前年我们去考察德国工业4.0的时候,他说最能体现工业4.0的特征,是什么体现的?董事长叫艾尔斯特,我们理解的工业4.0的核心我们反复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建立极少量的定制化的体系,自动化的领军企业说我们有两万个零部件,可以组合成10的40次方面的产品定制产品,工业4.0就是高效的定制化生产,在今天上午有一个联盟成立,叫做家电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在产业联盟上,张瑞敏先生也说,他理解的智能制造的核心,一句话概括就是大规模的定制,因为他带来的是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也带来了企业的效益,变革面临很多的挑战制造共享经济,如果比作一场设计比赛,大规模生产就是固定靶,大规模定制就是移动靶,个性化定制就是空中飞碟,所有的成本问题、质量问题、效率问题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何解决它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复杂性是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就像青岛的企业红领,它是智能制造的示范企业,在去年6.15号克强总理去工信部视察的时候,有几块展板展示了三家企业,一个是海尔,一个是中石化,另外一个就是红领,有一家企业的董事长前一段时间和我说,工信部把它作为智能制造的典型,我也去参观了,我看了之后我非常的失望,为什么失望呢?因为没有他想看到的一排排的机器人,也没有看到他想看到的一排排的数控机床,没有想看到忙乱而有序的小车,看到的是一排排手工加工西服的典型劳动密集型场景的工厂,这和富士康没有什么区别,或者是赶不上富士康,我在思考为什么这家企业,董事长没有看到智能制造的核心呢?后来我思考,我们的自动化有两种,一种叫做看得见的自动化,生产装备的自动化,一种自动化叫做看不见的自动化,叫做数据自动流动的自动化。
我们个性化定制,需求来自于客户,来自于客户的信息,十八个部位的二十二个指标加工西服,这就在制造、产品测试、维护不断实现产品的传递,这是不是人为的干预?红领所实现的是没有人为干预的数据的自动流动来实现或者是解决个性化定制过程当中的生产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三,发展服务型制造,服务型制造在文件里面也有明确的部署,要从提供产品到提供产品服务系统转变,在今年的7.12号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发展服务型制造的指南,提出5155工程,培育50家服务能力强的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支持100项服务水平高,带动效果好的示范项目等等,也提出了4个行动,涉及服务提升性能、制造效能提升行动,客户价值提升行动、服务模式提升行动。
第三个重点任务是增强三个支撑能力,要增强基础技术支撑能力,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和工业信息安全能力,在这个文件当中,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增强新的四基,增强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对于互联网工业来说我们要增强新四基,就是一硬、自动感知、自动控制。一软,工业软件,一网就是工业互联网,一平台就是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所以,新四基是我们加强工业2.0、3.0补课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工业4.0的要求。
同时在文件里面也要求,提出新的重点方向,就叫文件里面提出来,要强化软件支撑和定义制造业的基础性作用,软件定义了产品功能,定义了企业的管理流程,定义了生产方式,企业新型能力,也定义了企业的商业的模式。
第二,要提升融合发展的系统解决方案,因为中国的企业的两化融合的水平千差万别,不同地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就一个企业的研发设计、配送、物流、客户服务的能力也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水平,所以对于解决方案来说,我们有需求、市场,有比较好的成功实践的路径和动力。
第三要提高工业信息安全的水平,要重视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我们今年也要制定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防护指南,以及工业信息安全的报送管理办法,在这个文件里面明确提出来依托现有的科研机构,建设国家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中心。
最后,在这个文件里面提出来七项措施,包括体制机制、国企改革、财政支持、税收金融、用地用房、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举措。今年的重点就是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试点的示范,供给侧的改革,围绕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四个方面在制造业的双创平台、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行业解决方案和信息物理系统等六个方面开展试点示范。
最后,我们也在积极推进国际的合作,尤其是对接中德2025与德国工业4.0,落实推动中德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及生产过程的合作备忘录,是工信部和德国的能源部开展这个交流,我们组建了中德联盟,加强标准的合作,也开展了一些试点示范的一些工作,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