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护士,离我们已不再遥远!通过APP,下单很方便
“我是IT从业人员,因为工作原因老加班,没办法过多注意家里老人孩子的健康问题,医护到家的护士上门服务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提起网络上热炒的共享护士概念,一位网友这样说。
有人认为,2017年是“共享元年”,共享单车、共享篮球,共享洗衣……共享护士亦应运而生。
通过APP,患者可以花不多的钱,省去前往医院排队的时间和精力,享受护理人员的上门服务。粗略统计,目前已有近20款医疗应用软件提供类似服务。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呈增加的趋势,到2020年将达1.18亿人左右。显然,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然而,护理对专业技能、责任心等要求极高,一旦出现纠纷该怎么办?护理标准怎么确定?
从诞生起,共享护士便遭遇了无数争议。
请专业护士就像网约车那么方便
“下载一个APP,把专业护士请到家。”看到这样的广告语,让人很难不心动。
记者登录了某家提供共享医护的APP,注册并不复杂,填写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等完成实名注册即可。在APP首页上,有母婴护理、术后护理、健康康复等不同的服务类型,还有优质护理人员推荐,此外还有一些护理知识的推荐文章。
通过APP,下单很方便,用户只需提供患者的就医证明、处方、曾用药等,即可进行预约,待平台审核通过,就有护士上门服务。费用一般在100-200元/次,如需护士携带护理工具,则需另外付费。
李先生是一位企业销售人员,加班、应酬如家常便饭,照顾家庭的时间很少。前不久,他的孩子呼吸道感染,要做雾化治疗,但他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去医院,于是在网上预约了医护服务。他说:“前后3次,药物是医院开的,护士上门服务,平台有优惠,实际花费了400元左右。”
其实,共享护士并非刚刚出现,早在2016年,就有了最早的“共享护理平台”。
“感觉和网约车差不多,这边下单,那边接单,很快,也很方便。”前不久,王先生在朋友的推荐下使用了一次共享护士,为受伤缝针的儿子拆线。
王先生说:“我和他妈妈平常都上班,孩子也上学,要去医院的话,排队就得很久,网上预约,定好时间等着就成,其他时间该干吗干吗,什么都不耽误。”
想干共享护士的人不多
通过搜索,记者发现一家共享护士的平台自称旗下拥有上万名专业护士,随时可为患者服务。
这么多的护士,究竟从哪来?如何确保其资质?
原来共享美容院的优势,共享护士多来自各医院、学校的专业护理人员,他们在业余时间接单,可获得更多的收入。
“我只接比较近的服务,在5公里以内,平台也会推送一些邀约,也都是附近的服务,一般的护理服务如注射、吸痰等,时间比较短,风险也比较小,大概一次能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吧。”一位在护理平台注册服务的护士告诉记者。
服务一次只赚这么点钱,如何保证共享护士的积极性呢?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共享护士说:“平常的活收费确实比较少,但如果赶上几位严重的慢病患者,他们需经常使用共享护士服务,这样累计起来,收入不比在医院拿得少。”
她表示,自己暂时没有专职去做共享护士的想法。她说:“做这个没劳保,没福利,而且收入不稳定,只能偶尔干一下。如果年龄大了,估计也就干不动了。”
共享护士打通了专业护士和患者之间的通道,但许多护士不愿上门服务。
“听说有同事注册,但我真没有这个精力。”一位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供职多年的护士告诉记者,对她来说,加班是正常现象,一个大夜班就是12个小时,再加上下班时间,14-15个小时就过去了。她说:“我是负责重症监护室的,上班时间几乎一直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班回家就想睡觉,虽然上门护理能增加一点收入,但真的干不动了。”
本已“护士荒”,该怎么共享
无论医疗还是护理,一直都是稀缺资源,护士奇缺,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难解的问题。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护士总数大约有380万人,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护士和护理人员的需求缺口达几百万。
“护士荒”是全球性现象,但与欧美发达国家比,我国护士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双重短缺,而且不同地区差距明显。在医疗资源最集中的北京市,2015年统计显示,每千人拥有5.3名护士,为全国最高水平,但贵州和云南等地只有1.4和1.3人,1/3的农村地区千人拥有注册护士数量不足1人。
有业内人士表示,共享护士以互联网为媒介,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资源优化的过程。然而,护理是专业化极强的服务,护理人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共享护士没有增加护士总量,很难改变护理奇缺的现状。
著名康复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克服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窦祖林说:“共享模式确实可以当作一种应急的办法,但根本上看,未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其实在共享模式出现之前,也有类似的服务,比如一些退休的护士,他们会成立公司,招募人员,进行培训之后,提供一定的医护服务,就像家政公司一样,有些做得也很好,但无法改变护士缺乏的总体状况。在大城市,共享护士可能接受度更高,这里交通便利、医疗机构也比较多,但在二三线城市、乡村,就很难推行。”
一家共享护士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平台3.2万多名认证执业护士、3万多名用户和10多万有效订单中,北京、上海两个大城市占了总服务份额的50%,其中北京独占38%。
打美容针为何也找共享护士
记者发现,各个平台提供的服务类型五花八门,从医疗服务到健康护理,甚至美容服务等,涵盖范围极广,但有些服务争议颇多,如美容服务。
专家解释,美容注射并非医疗服务,正规的医院也不会开出美容针剂,这样的服务应该警惕。共享护士是新兴事物,相应的规范并不成熟,甚至各个平台的要求、规定也不相同。
一位共享护士平台的负责人表示,该平台一般会要求下单者提供病历、处方等,尽可能控制风险,避免不规范的操作,但毕竟是线上联系,如果对方刻意提供虚假信息,平台很难辨别。
对于输液、抽血等专业的护理服务,能否在患者家中操作?这也是人们争议的焦点。对此,窦祖林说:“到患者家中护理,当然需要一定的规范,但它毕竟是一个新兴事物,不能完全按照固有的模式去要求,比如输液,只要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家里也不是不可以。事实上,过去农村的医生,背个药箱去患者家里输液的情况太多了。所以,常规的生活护理如清洁、一部分常规的医疗护理如输液、抽血,在家中也可以完成。当然某些非常专业的或者需要大型专业器械的,自然不能在家里做,如导尿、静脉支架等,必须要在专业的医疗机构做。”
怎样界定上门护理的范围和规范?窦祖林认为,应该有统一的行业规范。他说:“这需要管理部门制定统一的标准来规范,而不能仅仅靠服务的企业和平台自我约束。”
权利保障,难解护理纠纷
护士获得兼职的机会,患者在家里就能享受护理服务,看似两利的“共享护理”,其实背后隐患重重。
“虽然接过几个单,但心里其实一直在给自己提醒,要小心再小心,因为一旦出现风险,后果可能是自己无法承担的。”一位在某APP上注册了账号的护士告诉记者,她更多接一些风险比较小的服务,比如换药、清理等,很少接输液之类的项目。她说:“我们不知道患者的药是哪里开出来的,也没有相应的急救设备,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危险性非常大,而且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如何应对风险,避免和解决纠纷,是共享护士面临的最大难关。
一位护士告诉记者,目前各平台都有一些规定,要求护士按规范操作,或者排除一些风险比较大的订单,但并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窦祖林也认为:“医疗护理是高风险的工作,这些年来,我国在医疗护理服务方面的规定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完善,但网上的服务很难规范,有人下单,有人接单,就和干私活一样,法律保护难到位,一旦出现纠纷,就很难解决。”
鉴于此,曾有地方管理部门表示,所有和网络平台签约的共享护士,都属违规执业。
互联网带来了便利,但也考验着管理模式的更新速度。窦祖林说:“网络共享的护理服务想要发展,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服务者和被服务者都加以约束,比如患者必须提供真实的病历、病情等,护士必须规范医疗共享美容院的优势,双方签订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对护理过程加以录像等。”
健康时代,需要家庭护理
我国家庭健康服务需求缺口大,同时,护理资源的安置使用并未达到最优结构。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数据显示:“大概有30%的高年资护士在人员安置使用上存在浪费。”
此外,护士整体收入仍不如人意、人才流失严重,调查显示,在已离职护士中,48.8%的护士离职原因是觉得收入低。
窦祖林说:“当前社会对护士的重视程度仍旧不够,甚至不少人对这个职业仍抱有轻视的态度。家庭条件比较好的,都不愿意孩子去做护士,而做护士的,如果有其他的职业选择,一般也都会转行、跳槽。”
共享护士是否能改变护理服务的现状?窦祖林认为:“可能还需要观察,毕竟这还是一种新兴的模式。从目前看来,它确实能调动起一部分资源,给患者和护士提供更多的选择,但根本问题还是要加大护士的供给。当然,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还要转变社会观念,提升护士的待遇,增强职业带给人的获得感、荣誉感。这些都是长远的目标。从技术上来说,互联网其实也还有其他值得期待的方向,比如智能化的服务,现在人工智能发展极快,未来出现人工智能替代一部分基础的护理工作,是很有可能的。此外还有远程服务,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视频化的服务,护士可以通过视频,指导患者家属、护理人员进行一些相对专业的护理,这种方式可能更高效,一个护士完全可以同时指导很多人,而不像上门服务这样,一次只服务一个人,还要搭上来回的时间。”
文/迟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