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赴美“失意”,3年“败光”50亿,共享经济“钱途”在哪儿?
文:郝作
2021年8月6日,哈罗单车的“美国之旅”终于落下帷幕。这一天,哈啰出行正式成为了赴美IPO的“失意者”。
根据哈啰出行的相关负责人的回应表示,撤回此前提交的IPO申请,其实是经过公司管理层谨慎考虑后的结果。但是即便如此,坊间的“猜疑声”还是少不了。
要知道,虽然哈啰出行的成立时间比较晚(2016年9月),尤其是晚于早期的摩拜和小黄车。但它却是这些“前辈”中,为数不多存活,甚至崛起的那一个。
共享经济是如何出现的,其实追根究底和循环利用、二手市场有着很大的相似点。二手市场,就是人们将不用的、闲置的商品拿出来售卖或者交换,从而实现新的价值、满足新的需求。
这样一来,也就促进了资源的再次利用。而如果一件商品,可以循环为多人提供服务,难道不是一个值得发展的思维模式吗?就这样,共享经济的观念逐渐诞生,并融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而共享单车,应该算是共享经济被我们熟知的“先行者”。虽然ofo小黄车如今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但是它的创始人戴威,曾经靠着它在30岁的时候,就成功赚了30个亿。
在共享单车诞生之前,我们主要的出行方式就是公交、地铁。但因为线路等原因,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步行一段路程,才能够到达地铁站或者公交站。
在这段路程中共享经济亏本,打车不仅昂贵而且浪费时间。毕竟大城市的堵车情况,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共享单车的出现,就解决了人们在这个通勤方面的难题。
再加上价格比较便宜,一下子引起了国人们的“追捧”。从大城市到小城市,共享单车带着共享经济,“飞”入寻常百姓家。
首先,哈啰出行能够“活下来”,的确是一件惊喜的事情。但其实这么多年以来,哈啰一直在吃老本,也就是一直在亏损。
统计结果显示,虽然从2018年到2020年,哈啰出行的营收成绩已经从20多亿增长至60多亿。但其实,亏损从未停止。
2018年的时候,哈啰出行共计亏损超过22亿。即便后两年有所减少,但依旧一年亏损超15亿,一年亏损超11亿。简而言之,短短3年时间,哈啰出行一直在亏本经营,累计亏损将近50亿元!
而且从其5月更新的季度“成绩单”中,我们再次看到了类似的答案。
今年一季度,哈啰出行的总营收在同比增长104%的基础上,实现了14亿元的突破。但是和前几年一样,哈啰的亏损经营其实还在继续。一季度的时候,在调整后净亏损还有将近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更多,超过6亿)。
这样的“赚钱”实力,要不是背靠阿里巴巴,哈啰出行还真不一定成为那个“幸存者”。所以也正是如此,让哈啰出行想要赴美上市、拟募资1亿美元。当然,赴美失败已是后话。
不过哈啰出行是成为赴美IPO的“失意者”,共享经济下的另外一款产品,却成功实现赴美上市的“终极目标”。如今提到共享经济,共享充电宝也占有一席之地。
人们出门在外,再也不用担心手机没有电。所以相较于共享单车而言,共享充电宝的发展还是不错的。陈欧更是靠着共享充电宝,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翻身”。
不过实现赴美上市的共享充电宝品牌,并不是来自陈欧的产品,而是一款名为“怪兽充电”的品牌。成立仅4年时间的怪兽充电,成功成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赴美上市。
而相较于哈啰出行而言,虽然怪兽充电可能没有所谓的“大金主”。但是创造的收益,还是可喜可贺的。
根据公开的数据结果显示,2020年怪兽充电共计实现了28亿多的营收。其中净利润,更是高达7540万元。而这还是同比下降55%后的结果,前一年“净赚”的更多一些。
当然,有意思的一点是,虽然哈啰出行赴美“失意”了共享经济亏本,让阿里巴巴没能“享福”。但从怪兽充电的招股书中,我们其实发现阿里巴巴也“深藏”其中。
阿里巴巴不仅“深藏”其中,还是最大的机构投资方,持股高达16.5%。紧随其后的,还有我们熟知的高瓴资本、软银、小米等等。
所以自从怪兽充电登上资本市场后,已经成为了我国市场最大的共享充电宝企业。所以哈啰出行赴美上市失败后,大抵上会将目光放在港股上。
当然就算哈啰出行真的不上市,它也还是可以靠着风投以及资本进行延续的、。只要是能够兑现投资人们的预期,就不怕没钱可以“烧”。共享经济,在未来还是一个非常具有“钱途”的大趋势。
举报/反馈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