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确立新经济指标,未来5年培育7家独角兽企业
在结构转型和新旧动能转化时期,成都把新经济作为主攻方向。
12月13日,成都市新闻办发布了成都市近日印发的《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下称《意见》)。这一文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确立了成都新经济发展目标,还制定了支持新经济发展的18条具体政策措施。
成都新经济的发展定位就是,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
具体指标包括,到2022年,新经济成为成都经济增长新动能,新经济总量指数排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速超过国家中心城市平均水平。新经济企业发展到10万家以上,培育独角兽企业7家以上、潜在独角兽企业60家以上。
成都市新经济委主任张新宇表示,《意见》是成都市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新经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制定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都新经济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新经济具有聚合共享、跨界融合、快速迭代、高速增长的特征,在发展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具有不同内涵。如北京以创业为核心引领全球产业变革,上海形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深圳构建世界级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杭州打造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贵阳打造中国超级大数据中心,各地发展新经济各具特色、各有侧重。
张新宇表示,从成都基础、未来方向两个方面对成都发展什么样的新经济进行了分析研究,基于成都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基本判断,《意见》提出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和共享经济“六大形态”,并细分了各形态的代表性产业。这是全国首创,也是现阶段成都对新经济发展的“成都释义”。
《意见》还以应用示范工程为抓手,提出重点实施“七大示范工程”,即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工程、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工程、双创平台提能增效工程、人力资本协同示范工程、消费提档升级工程、绿色低碳建设示范工程、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工程,着力构建与六大新经济产业形态高度契合的多元化应用场景。
张新宇表示,就是要通过应用场景,将数据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让人和供给、需求建立连接,为新经济企业在蓉发展提供“入口”、市场机会,从而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新业态衍生发展、新模式融合创新、新产业裂变催生。据了解,培育新经济的多元化应用场景,在全国城市中属于首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本是新经济产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新经济企业具有轻资产、高成长性、高爆发性和高风险性的特征,要发展新经济,需要进一步提高成都资本密度,增大本土创投机构体量,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对汇聚新经济创投资源。
《意见》从加大补助力度、扩大金融储量、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提出政策措施,对新设立或迁入的境内外法人金融机构、金融总部给予最高4000万元的补助;通过奖励手段,吸引国内外知名创投机构落地,扩大金融“蓄水池”储量,增强其在成都生根发展的动力;通过建立新经济项目储备库,创新项目接口机制。
为加强本土资本市场建设,提高政府引导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杠杆作用支持共享经济 流量经济发展,《意见》提出创新 政府基金投入方式,政府分别设立2亿元的新经济天使基金和100亿元的新经济发展基金,采取直投、引投和跟投方式,对企业发展的初创、成长、爆发阶段,提供全过程的融资服务支持共享经济 流量经济发展,坚定企业在成都落地生根的信心。
张新宇表示,同时,由于新经济企业具有轻资产、有效抵押物不足的特点,金融机构在对新经济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中顾虑大,信用评级较低,《意见》提出通过对新经济企业增信提高其融资能力,创新新经济企业评价方式,提升企业评级;对评级机构给予补贴,引导评级机构开展新经济企业信用评级,增强企业信用;整合担保资源、鼓励保险产品创新,改善其外部信用支撑。
张新宇还表示,研究发现,北大方正和清华紫光作为两家最大的高校校办上市企业,占据了高校系2000亿市值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针对成都拥有众多一流高校这一资源优势,《意见》提出设立校地合作专项资金,充分发挥高校孵化企业的“母体”作用和融资平台作用,孵化壮大创新企业,推动在蓉高校面向地方和产业需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