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脱贫攻坚”转入“全面乡村振兴” 田华畅谈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乡村振兴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4日电 在脱贫攻坚和“十三五”收官之际国内乡村发展共享经济方面实例,四川商务发展商会副会长、四川省质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西华大学西部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田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实施乡村振兴,牢筑高质量发展基础”是新时代做好“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部署;是一个关乎全局,完成“两个一百年“的长远任务;是发展现代化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环节。
田华指出,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助力发展乡村振兴的衔接年,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中美关系的突变,通过精准认识“十三五”时期完成的脱贫攻坚成就,深刻研究“十四五”发展方向与下个十五年的远景目标,积极融入“双循环”,为发展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提供有效指导,全面以高质量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是现阶段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首要带动绿色经济,抓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乡村振兴;其次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经济体系,带动金融振兴引流资金入驻乡村,牢筑高质量发展基础;同时围绕人才振兴,提供开发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为乡村地区提供融智服务,发展内部动力,促进地区经济永续性;最后结合城市近郊区、乡村特色产业优势区、乡村文旅区、绿色乡村生态康养区作为乡村振兴的示范高地,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推动经济内循环。
田华指出,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发展理念是保证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核心前提,乡村迫切需要从现有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进行绿色改造,加大推动排污权、碳汇等市场化进程,建立完善的产权市场;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养清洁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政策上尽快出台乡村生态补偿、生态修复、生态标准的相关制定,加强政府纵向横向补偿力度,确保乡村资源规模化发展;最后整合资源共建生态小镇、美丽乡村,以文化旅游带动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下的乡村振兴其内在要求在于协调,统筹乡村各主体力量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因此,需加大力度协调政府、金融机构与乡村主体之间金融供求关系。通过精准识别乡村振兴主体的金融需求,政策上偏重农业供给侧、需求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产品高质量、绿色发展,适当减免税收,给予合理的政策帮扶,促进形成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乡村产业,以先富带动后富;银行间避免同质化竞争,结合当前乡村状况,制定符合多元化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增值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在乡村企业信用评级标准上适当放开贷款条件,可参考项目本身潜在发展价值国内乡村发展共享经济方面实例,为“三农”主体提供资金保障,四位一体建立完善的乡村协同高质量发展体系。
乡村振兴以创新为第一动力,过去乡村经济增长核心因素是人力成本和资源禀赋,但由于成本加剧,传统的经济模式效益递减迅速,现急需新的增长点出现。因此,一方面创新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强村民现代化农具技能培训,使用新型科技驱动,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带动乡村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塑造经济创新环境,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结合现代化“互联网+”、“三农+”模式带动乡村产业革新。
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深入贯彻党的五大发展理念,由“创新”引入乡村振兴到全民“共享”乡村发展成果,体现了发展为民,成果民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实施乡村振兴,牢筑高质量发展基础”是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衍生与实现路径。
田华说,实施乡村振兴,牢筑高质量发展基础,是全面发展现代农业化,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部署;是打造完善、高产出生态农村,筹集技术、资本、人力资源的必要前提,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倡导可持续绿色发展,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终极体现。(完)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