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综改试验正式启动实施!辽宁沈阳、浙江杭州、陕西西安、青岛四地方案公布
辽宁沈阳
辽宁沈阳在推动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优化资源配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综合改革特别示范区等方面的特色亮点做法:
推动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强化央地多领域合作
推动驻辽央企优化国有资本布局,通过项目投资、优化重组、共建产业园区等方式,在重大基础设施、重点支柱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军民融合等领域与辽宁深度合作。服务石化等行业驻辽央企优化整合和转型升级,支持长兴岛-辽东湾精细化工产业带建设,推进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分公司在辽宁注册子公司。鼓励地方国有企业通过参股驻辽央企新投资项目等方式畅通与中央企业合资合作渠道。支持中央企业围绕氢能源、燃气轮机等共建产业园区,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沈阳航空产业集团与沈飞、黎明等企业围绕航空产业深度合作。推进鞍钢重组本钢并实施本钢集团混改,进一步整合省内钢铁企业,推动港口资源深度融合,推进沈鼓集团引入央企等战略投资者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革。推动太平湾合作创新区打造国资央企合作经济飞地,加大中央企业在辽宁产业布局力度。
推动省市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
制定辽宁省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按照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的原则,采取无偿划转、协议转让、增资扩股等方式,推进省市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整合优势资源,打通铸强产业链。围绕做强主业,推进省属企业整合重组,优化配置同类资源,推进辽宁控股集团围绕轻工研究院打造高新技术板块,通过引入各类社会资本等多种方式,促进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剥离的校办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整合酒店、餐饮、旅游、体育、物业等资源,组建综合性服务业企业集团。辽宁能源控股集团、辽宁水资源集团、辽宁地矿集团等企业,进一步厘清主业板块,推动各级子企业专业化重组,提升企业竞争力。
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合理设计股权结构,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重要产业骨干企业、集团公司重要子企业、对产业链供应链优化稳定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企业原则上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在具备条件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探索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重点推进辽宁环保集团、辽宁城乡建设集团、辽渔集团、沈鼓集团等企业混合所有制和股权多元化改革。推动辽宁能源控股集团新能源板块资产证券化,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推进上市。
推进瘦身健体压缩层级
梳理企业非主营业务和资产,明确处置清单,通过改制重组、破产清算、产权转让等方式,加大对非主业、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清理力度,全面完成“僵尸企业”处置收尾工作。有效盘活并集约利用闲置土地等资源,变现的国有资本集中投向企业主业和更需要国有资本集中的领域。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平台作用,推进非主业、非优势和低效无效资产处置。推进企业压缩产权层级和管理层级,进一步减少法人户数,管理层级控制在三级以内。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
构建科技创新联盟和平台
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依托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资源,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和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探索建立科技创新协作和利益捆绑机制,鼓励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将科技成果作价出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形成项目研发、成果转化、后服务的订单式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支持国有企业率先示范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转化成果及新兴技术和产品,提升集成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效率。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利用闲置楼宇、厂房、设备,建立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器,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团队入驻创新创业,按规定给予减免租金或租金转为天使投资等政策。
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建立科技创新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原创技术研究投入力度,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开展科技研发、科技平台、团队建设等。按相关规定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政策,完善企业研发投入视作利润的考核措施。强化科技创新人才激励,建立与管理序列并行的技术序列晋升通道和薪酬体系,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实施年薪工资、协议工资和项目工资等,对承担重大专项任务、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等特殊事项的关键核心人才的激励金额,经认定后可在年度工资总额预算内实行专项核算、单列管理,不列入工资总额预算基数。支持建立更加灵活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机制。
以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产业数字化创新,推动产品和服务数字化、生产运营智能化改造,形成一批数字化创新应用场景,支持辽宁交投集团智慧公路建设、辽宁工程咨询集团建设辽宁国有企业工程咨询服务平台、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智能化协同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研发及应用、沈鼓集团150万吨乙烯“三机”关键技术研发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支持辽宁环保集团、辽宁地矿集团、辽粮发展集团、辽渔集团等企业和沈阳市具备条件的企业拉长补齐环保、菱镁、粮食深加工、远洋捕捞和冷链物流等产业链条。支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通过基金投资等方式,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投资力度,积极培育“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
支持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开发建设
构建“前海-太平湾创新合作平台”,以人才互动、品牌和管理输出等方式,开展多领域合作。借鉴前海改革创新经验,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策创新先行先试,构建区域多重政策叠加优势,探索“极简审批”、过程监管为特征的新型行政审批与监管服务协作新机制,形成改革开放政策高地。通过设置“园中园”“区中区”杭州味道共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推动产业、资本、科技、人才、市场,以及发展模式、文化理念等全方位对接和联动,着力引进电子元器件、高端制造零部件等新特奇精高端技术产业落户太平湾。通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集聚和培育一批高端技术引领的核心企业和产业集群。围绕提升高端装备国产化率、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战略需求,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推动高端船舶及深海装备、航空、新能源装备、精密仪器等产业落户太平湾。
浙江杭州
到2022年,浙江杭州力争区域内省市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净资产分别超过5.6万亿元、1.8万亿元,平均年度投资总额超过2500亿元,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千亿级企业达到10家,新增10家左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1—2家世界500强企业,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
浙江杭州在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国有企业内生动力等方面的特色亮点做法: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
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功能,高质量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浙江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和杭州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片区等重大战略部署,推动省市国有企业加大对智能交通集疏运体系、能源安全保供体系、现代物流体系、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和油品全产业链等关键领域的投资,支持区域内国有企业“抱团出海”,带动“浙江制造”走出去,推动引进高质量国际资源要素,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服务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
制定围绕全省三大科创高地建设推进国企未来产业布局和新兴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主动服务浙江省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杭州市建设全球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21年组建省级国有企业创新联盟,推动设立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科创母基金、省级国有企业创新投资基金,鼓励省市国有企业深度参与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的科创平台建设。2021年,开展省级“科改示范行动”,在区域范围内选择20家左右国有科技型企业,综合集成运用国资国企改革政策,打造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积极推动具有条件的省市国有企业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符合条件的省市国有企业主动谋划,积极承接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省级科技项目,争设更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争创高能级创新平台。
推进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
2021年,杭州市组建产业投资公司并设立千亿元规模的产业投资母基金,加强国有企业与社会资本合作。制定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支持省市国有企业以云计算中心、数字智造产业园、航空大部件制造、含氟新材料提升、生命科学产业园、新能源发展等重大项目为重要抓手,加大对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智能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未来产业的投入和培育力度。制定传统行业国企转型升级方案,鼓励省市各类产业龙头企业聚焦主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改造提升,支持省市国有企业主动谋划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带动性的产业平台项目和精准合作项目,以市场化方式加强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合作,服务促进区域内产业集群提升发展。
加强区域建设和城市能级提升
推动省市龙头企业围绕打造杭州都市圈、钱塘江金融港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主动作为,在“城市大脑”、杭州空港、杭州云城、会展新城、都市圈城际轨道、大运河文化带等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国有资本主力军作用。推进市地铁集团组织架构重组及轨道交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推进市、县(市、区)国有企业在水务、燃气等公共服务领域,按照协同高效和一体化原则实现跨层级重组。
推进市场化专业化整合
以省市行业头部企业和上市公司为主体,推动国有资本产业向专业化集中、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重点研究推进科创服务、要素保障、产权交易等领域和若干特色优势产业重组整合,适时探索组建科创集团、人才集团,加强与国家管网公司合作推进省级天然气管网公司改革重组。适当简化低效无效资产退出程序,探索经履行必要决策程序后,可根据实际采取公开转让、打包处置、市场询价等方式灵活处置,有效盘活存量国有资产。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有效发挥上市公司作用
2021年开始组织实施浙江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行动,进一步提升省市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水平和上市公司质量。推动具备条件的竞争类企业集团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整体上市。支持省市国有企业围绕做强做优主业和提升专业化程度,并购上市公司。支持省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围绕企业战略和产业链,开展并购重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B股转A股,增强上市公司融资功能。
探索优化员工持股机制
重点选择一批国有控股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推广员工持股试点经验,探索适度放宽员工持股企业与集团内部交易比例限制,适度放宽企业单一员工持股比例,鼓励建立将员工持股份额与个人业绩考核挂钩的股权动态调整机制,积极探索以科技成果出资入股。员工持股坚持以人为本、增量激励,依法依规操作,严格履行程序,明确定价机制,确保公开透明,防止利益输送。
探索实施国有优先股制度
对部分国有资本体量较大或资金需求量较大的充分竞争类子企业,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或同步实施员工持股时,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可在保持国有绝对控股的条件下,探索将部分国有股权转化为优先股,优先享有固定回报并可积累、可转换,有关优先股的约定应通过公司章程予以明确,防止国有资产流失。2021年,省市可结合实际各选择若干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试点。
陕西西安
陕西西安在优化国资布局、提升创新能力、激发企业活力等方面的特色亮点做法:
统筹区域内国资国企战略布局
围绕服务国家和陕西发展战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契机,统筹区域内各类国有企业优化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实现优质资源向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创新型产业集中。打造2个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万亿级产业集群,以西电集团、中车西安车辆、陕汽控股、法士特、陕鼓动力等企业为骨干,发展先进制造业;以陕旅集团、陕文投、西旅集团等为牵引,吸引中央文旅企业参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建设装备制造、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医疗健康、现代农业等产业园区,发挥国资国企在创建产业链、供应链,打造生态圈的支撑引领作用。发挥中国航天、航空工业、兵器集团等在陕央企龙头作用,大力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推动中央企业及重要子企业投资西安、项目落地西安,推动中央企业在西安设立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和研发中心。设立陕西西安区域综合改革试验基金,为重点项目落地提供支持。
推动区域内国有企业重组整合
打破区域内国有企业隶属关系壁垒,以产权为纽带,通过实施股权多元化或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场化推进央企、省企、市企的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优秀企业家集中。以优势企业为“头雁”,集中区域内资源,打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高端装备、现代物流和新材料5个千亿级产业集团。培育陕煤集团、陕西有色为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中航发西航、中航西飞、陕汽控股、法士特、陕鼓集团等企业培育为世界行业领先企业。
持续扩大开放合作
推进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方位开放合作,补齐开放不足短板。规划落地“一带一路”产业园区,聚焦国家和省市发展布局规划,引导国有企业深度参与服务各项国家战略的区域建设行动,打造国内外经贸合作区、跨境投资合作区等区域内国际合作示范园区,创建若干个国内国际合作共赢的标杆项目,吸引区域各类资本整合布局,依托实体产业园区,推进央企、省企、市企融合,军民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创新作用
积极打造新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高端装备制造等13个创新链,推进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力争取得泵浦万瓦级半导体激光芯片、贵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大功率氢燃料整车控制器开发等20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统筹区域内省市区创新财政预算,建立重点支持项目名录,加大创新资金支持力度,促进中央、地方工作协同,加强地方配套,集中力量突破民用飞机等重点领域受制于人的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提升供应链保障能力和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健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提高研发团队及重要贡献人员分享科技成果转化净收益比例至50%以上。
切实提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质量
围绕陕西省“推进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和西安“龙门行动计划”,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推动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板块上市发展,落实企业上市分阶段奖励政策,力争区域内每年新增两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支持国有上市公司通过资产注入、收购兼并、增发配股、发行可转债等方式,提高运营质量,提升市值,到2022年,力争3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过千亿,5户市值过500亿。通过强化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沟通等多种方式稳定市场预期,增进投资者认同,促进上市公司实现合理估值。提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整体估值和资本创造效率。2021年,选择国有持股超过51%的上市公司,引入持股5%及以上的战略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
青岛
青岛在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打造“勇于创新”的国有企业家队伍,完善市场化差异化薪酬激励体系等方面的特色做法:
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引领计划
支持企业量身定制创新人才特聘职位,采取项目聘用、技术入股等形式招才引智。支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与央企、省企、驻青外地国企及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基金,专项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加强关键技术攻坚,鼓励央地协同攻关,共同解决“卡脖子”问题。到2022年,市属制造类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3%,重点企业力争达到5%。实施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开展市属企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新产业培育壮大行动,加大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生物医药、工业软件、集成电路、海洋经济、区块链等领域的布局力度,培育更多产业集群领军企业,打造更多特色鲜明的“头部企业”和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研究新冠疫情防控带来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新情况下生产经营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稳定生产、稳定预期,发挥国有企业“压舱石”作用。
完善国有企业家精神激励机制
实施优秀企业家评选奖励制度,给予优秀企业家政治荣誉,提高优秀企业家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企业家政治地位,完善企业家参政议政制度。尊重企业家创新精神,鼓励企业家提出创新创意,由相关部门研究论证后,“一企一策、一业一策”研究扶持政策并支持实施。对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实绩突出的企业领导人员,给予更大力度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支持企业家提升国际视野,提高开放合作水平,研究国资监管全国“一盘棋”大格局下,创新发挥企业家人才队伍作用,推进上合示范区“一带一路”央企“国际客厅”建设,把加强央地合作工作机制落实落地。
做好容错纠错工作
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包容审慎监管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国有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先行先试较为成熟的国产关键技术、可用的国产工业软件等关键产品。制定市属企业领导人员尽职合规免予问责事项清单,划定容错界限、明确容错重点、制订容错程序,对改革创新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但决策、实施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且勤勉尽责、未牟取不当利益的,不作负面评价,并依法免予追究相关责任;对程序合规的投资、混改、重组、资产交易等产生的正常损失,按商业原则公平判断是非,以较长周期客观综合评价功过。
加强国有企业“三支队伍”建设
打造企业家、高层次专业人才、技能型职工“三支队伍”。加强党建工作创新,科学探索将心理学有机融入党建工作实施路径。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优选企业家赴知名高等院校、世界一流企业进行专业培训,重点学习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等。依托高校资源,建立青岛企业家学院,引进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优质师资,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与知名企业家,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青岛特色的企业家培训平台。实行青年企业家培养“导师制”,优选著名企业家担任导师,选拔优秀青年企业家到导师所在企业挂职,把老一辈优秀企业家的创业感悟、人生经验、敬业情怀传承给新生代企业家;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提升行动,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建学院、联办特色专业或开展定制化培养、订单式培训,精准培养企业急需人才和适应新兴业态发展趋势的人才,创建产教融合型企业。建立经营管理人才及后备人才信息库,组织到全国行业领军企业和全省百强企业挂职,保持企业家人才培养连续性。支持企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积极开展工作,引领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打造有战斗力、凝聚力的“工匠型”职工队伍。
健全务实管用的中长期激励机制
统筹运用好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现金性激励与权益性激励等不同维度的激励方式。符合条件的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一级竞争类企业,股权划转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持有的,对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依规实施员工持股;经报请批准,探索适当扩大员工持股试点企业数量范围;在总股本较小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员工持股总量限高的前提下,探索适度放宽单一员工持股比例;对承担核心业务、关键技术创新任务的竞争类混合所有制企业,属于科研、设计、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其科技人员和管理团队骨干人员探索灵活多样的持股方式;对开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或者具有较高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创新业务领域企业,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实施跟投。
以“混”促“改”形成市场化激励体制基础
分层分类推进市属企业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或股权多元化改革,分类确定市属企业深化推进混改目标定位,结合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分类统筹实施股权划转优化布局整合资源,面向全球资本杭州味道共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分层分类、积极稳妥推进国企混改,分类研究混改路径,分企设置股权结构,分层实施不同级次管理,积极引进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形成市场化经营体制机制。支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公司率先开展内部改革创新,深化总部授权放权,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探索总部公司管控、分级分层激励约束和监督约束机制等改革模式,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市场化主体。推动市属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到2022年资产证券化率超过60%。
近期,“国资小新”微博账号、学习强国账号将陆续发布四省市区域性综改方案全文,请持续关注~
▼扫码二维码
关注国资小新微博账号
▼扫码二维码
关注国资小新学习强国账号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