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享单车和城市管理和谐相处的问题,杭州给出了一份解决方案
城市管理——这是导致共享单车这门原本利民的生意,反而变成了其发展阻碍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政策正一步步收紧,但和专车市场不同,监管者们“生气”的原因不在于被动了利益的蛋糕,而是随意停放、自由流动的单车带来的隐患。由于不能及时的对已经投入城市的单车进行管理,共享单车正被冠上“城市垃圾”的名号。
商业单车社会下的“政治经济学”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的共享自行车品牌已经多达30个,而其共计进入了全国 40 多个城市,投放总量超过了 235 万辆。
此前上海自行车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建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预计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场将拥有50多万辆共享单车,但根据上海道路研究院的估算,上海最多可容纳约60万辆共享单车——这意味着很快上海市场将达到饱和、供大于求的状态。
在资本的助推下,攻城略地、抢占市场是共享单车平台们首先要做的,而供给过剩、随意停放、高损坏率、甚至交通事故,也成为随之而来的问题。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DP中心特聘教授徐小军对钛媒体表示,这是商业单车公司竞争必然会导致的结局,因为资本永远首先追求的是市场效率,而非市场责任。
“现在是资本暴利吹起来的,但之后能活下来的,必须是既兼顾市场效率又兼顾社会责任、公民伦理的公司。”徐小军说道。
在他看来,资本控制下的共享单车和城市管理和谐共处的破局在于——商业资本追求商业利益从经济方面解决共享单车,公共组织承担社会责任,而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政治经济学”,即,共享单车最终走向政府监管、企业运营的模式。
这其实和钛媒体之前的判断类似,但是政府如何监管、平台又如何配合,才能够最终让单车和城市和谐相处呢?一向被视为公共自行车运营典范的杭州,也开始了一次新的尝试。
杭州的“共享单车”要如何和城市和谐共处?
金通科技(股票代码:834069)是杭州市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技术服务方,同时,也是国内205个城市公共自行车的解决方案提供者。
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就是符合“政治经济学”的一种存在,而这家由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参股成立的城市单车运营方,在最近也切入了共享单车的领域,推出了自己的APP“叮嗒出行”。
且不论名字的拗口和好坏,我们先来看下,他们的运营模式能否解决现有共享单车和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
1,有桩+电子围栏。有桩是城市自行车原有的模式,而电子围栏是通过物联网芯片发射信号覆盖技术,让共享单车只有停放在规定范围内,才可以关上车锁并结束计费。
金通科技的“电子围栏”设计
根据金通科技给出的解决方案,他们将会在城市中设立固定站点和站牌,用户既可以在自行车桩上进行取车、还车,也可以在车桩附近进行取用,其工作人员向钛媒体记者透露,金通电子围栏的覆盖范围是30米,只要在这范围之内还车,均是可以的。这解决了用户随意停放的问题,同时如果布点合理的话,也能实现共享单车的便利性。
其实,在现有的共享单车中,小鸣单车已经采取了电子围栏的方式。钛媒体认为,这是目前共享单车向城市管理妥协的最佳方式,之后的共享单车平台也很有可能采取这种方式来进行管理从经济方面解决共享单车,而事实上是,为了配合政府,摩拜、ofo等已经在某些地区进行划点停放了(非强制性)。
2,NB-IoT开锁和低电量报警。智能单车低于10%的电量后,自动向后台发出警报,进行预警管理。
在如今的共享单车中,大多数的电子锁为了保证实时GPS和完成开锁动作,都配备了太阳能板和发电花鼓,但在极端天气或者长时间没人使用的情况下,智能锁没电之后,则会无法开锁继而变为僵尸车。这种情况对于南方城市或者偏远地区可能更容易发生,但同时也是造成共享单车变为“城市垃圾”的因素之一。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