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物联网标识平台将在全国100个城市推广
物联网标识,通俗来讲,相当于物联网领域的“身份证”。通过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国家标识平台”)就可以将这些负载了数据信息的“身份证”统一管理起来。
6月7日, “2018·首届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战略与产业应用研讨会”在广州南沙举行。记者从研讨会获悉,日前,国家标识平台与中国科学院智慧城市产业联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00个智慧城市物联网标识子平台建设。在应用落地过程中,国家标识平台将通过开放和共享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安防等服务信息,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治理的效率。
广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田野在会上介绍,国家标识平台在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可接入了全球的标识标准,在北京、广州、东莞、南京、长春、成都等城市完成6个根节点的建设,完成对各种不同标识编码体系的识别什么是物联网共享经济平台,打破了相互屏蔽的局面。目前,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在智慧城市、产品追溯、工业互联网以及数据共享等方面都已经实现基于标识技术的物联网行业应用落地。
前述平台致力于利用自有知识产权的异构标识识别技术,解决物联网各行业应用领域的互联互通问题。早在2009年,我国就开始布局物联网产业,2015年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正式落户广州南沙,负责国家物联网重要基础资源设施建设,以标识为载体,提供对应接口,将各行业的数据资源进行汇聚和应用。经过近5年的积累,完成物联网标识的注册量已超过670亿,累计标识服务次数超过49亿次。
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进程中,由于设备、传感器、行业之间的传输协议差异,以及城市建设顶层设计统滞后等原因,不同的终端控制云平台之间不能互通。如何准确有效的搜集、分享、获取储存于其他配套系统中的数据成为智慧城市倍速发展的关键。
中国科学院智慧城市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张春泉表示,数据的联动,就像流动在城市大动脉的鲜活血液,让城市变得智能而极具活力。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平台解决了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开放共享;二是利用开放的数据,挖掘其最大应用价值。
广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肖云表示,标识可以实现数据自主存储。通过标识的开放,来实现数据的共享。这样既方便公众查询,又可以满足数据安全和自主开放的需求。5月23日,国家标识平台与中国ISLI注册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什么是物联网共享经济平台,就新闻出版与物联网标识的元数据共享开展合作。双方的合作也意味着物联网知识服务体系的建立,实现物联网应用与数字出版内容任一信息查询入口的信息融合、资源推送,开创场景化应用服务新业态,促进产业发展;同时提高对信息资源的掌控力,为政府部门的治理决策和管理提供支持。
前述研讨会在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州市南沙区管委会工科信局以及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指导下,由广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办的。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