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与艺术产业,可以碰出怎样精彩火花?
如果说拓展公共艺术空间属于空间资源共享,那么由互联网模式引发的“经济共享”则为艺术市场带来了全新的运作模式。
(一)共享经济时代来临
在OFO小黄车走进人们视野, Airbnb和Uber争相成为媒体聚焦的话题,这些品牌带着共享经济的符号与现代的社会接轨。而最初,共享经济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总括术语,“通常用来描述涉及网上交易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越来越多的网络社区基于获得对等商品和服务的共享,这个术语有时有着更广泛的意义,通过在线市场,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的任何销售交易,陌生人之间的相互信任而产生的一种物品使用权暫时转移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共享经济凭借互联网实现物联网,进入了新的时代,打破了传统消费模式的经济体制共享经济 原创,使得大部分传统行业不得不做出转型。
在互联网开放后,传统经济运营体制下,信息不对等的情况逐渐消退殆尽,进入共享经济,本着合作、分享、互利共赢,是走向了人类更高文明的体现,信用变成一种资本,催生出陌生人之间的合作可能性,这样的消费模式对传统模式带来的冲击性也不容小觑。
首先,消费者对于个人消费开始走向主导地位,对于商品的来源和其他细节要求越来越明确,也会关注商家自身是否符合规范,商品原料供应渠道日渐透明化。共享经济恰好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商品来源及去向了解的需求。
其次,20世纪80年代末,传统商人的资本积累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赚取了暴利,消费者经过几十年的消费升级,更加关注自身的平等权利,在消费时不再轻易被店家单方面的营销所俘虏,而更在乎的是信任度和品牌信誉。这就使共享经济都带有评分机制也有口碑相传的美誉度,因此俘获消费者的心。
最后,买卖双方不再是单纯的买方与卖方,他们很可能自己变身分享者,出售自己多余的闲置资源,并获得额外收入,而此时,共享经济带来的是双方受益的双赢局面,更有利于进一步传播和扩大影响力。
(二)艺术产业自身特点
(1)社交网络的兴起,背后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通过技术的支持,人们可以快速浏览到自己喜爱的事物,并针对艺术喜好来分类展示。社交结合互联网技术在逐渐打破艺术家与普通大众间的鸿沟,艺术变不再高高在上。国内火爆的B站不但有日更漫画,更有众多热爱漫画的人开始走向直播平台,增加了参与度和娛乐度,艺术绘画有了更多的参与到百姓中的机会,随时随地地分享和消费。甚至通过大数据的检索判断,可以知晓目标客户的喜好和分类,针对这一数据进行创作,把自己的作品推销出去,都不再是难事。
(2)基于艺术门类众多,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地域不同催生出的文化背景有所差异,运用共享经济思维将艺术产品推广至全国,覆盖到各个领域是不够现实的,但是针对特定的艺术专业,运用专业的优势制作符合平台传播的艺术品是可以进行产品转型升级的。
(3)将艺术品商业化,运用互联网,是能否在电子信息时代脱颖而出的必要条件,抓住共享经济思维引领的新模式,发动全民参与,迅速拓展市场,是扭转传统商业思维的关键。
(4)艺术品消费基于普通大众来说,总是由于其原有的商业运营模式而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画廊和博物馆收藏都不是普通的民众可以消费得起的高端艺术品,如何改变这样的刻板印象,需要将艺术品带入生活,走入寻常百姓家。通过互联网建立起传播效应,运用共享经济思维,带动具有艺术专业的相关人士开展艺术品展示售卖活动,从而建立起共享资源。
(三)共享经济与“互联网+”
滴滴专车是将私人的闲置资源通过平台,进行换取剩余价值的一种新的方式,共享经济就是将每个人多余的时间、技能以及其他闲置资源通过平台分享出来,并给予一定的报酬。在此基础上,创立了“1米原创艺术品交易平台”,平台创立的伊始是因为发觉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在平时上课学习过程中制作了大量的手工艺品,但学生往往只将其视作课堂作业,在课程结束后就将其丢弃,并未发现这些手工艺品的艺术价值。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首先,当前的市场环境没有给从事艺术相关领域人才的公共发展空间,在校生所能够获得的反馈信息较少,并不清楚自己身处何种位置,造成对自己作品的不自信共享经济 原创,也无法明确自己创作的作品能否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并且喜爱,缺少一个衡量其产品价值的机制。
其次,缺乏资源整合。很多学生作品虽然有不够成熟的地方,但是如果深入下去还是有继续挖掘的潜力,但是没有平台给予其展示,因此就被丢进垃圾箱,让人心痛和叹息,这是一种资源浪费。目前深圳融资成功的动漫P品牌魔鬼猫,就是创始人在本科时期课堂上创作的一个卡通形象,经过不断打磨,历时7年,一步步地推向社会,倾听反馈,再调整、继续创作,最终成为动漫P形象,利用授权获得资本,上市成功。
为了保留艺术的原动力,于是一群艺术院校毕业的师生就一同组织和建立了“未来原创艺术协会”,并且开发了专属于艺术产品交易的平台。学生和老师可以上传自己创作的作品,在线上进行定价交易。平台也定期在线下组织沙龙学习,利用平台将手工艺爱好者汇聚在一起,将更多的艺术作品放在平台上交流,通过线下反哺线上流量。经过两年的运作筹备,协会实现了三场大型的线下展览活动,联合商场的公共空间展示师生作品,并得到了极大的反馈和社会的认可。
(四)实践方向
(一)艺术品交易平台,也同时是社交平台
基于互联网时代线上平台靠自身流量吸引高校艺术类院校师生加人平台,参与作品创作及上传自己的产品进行售卖的同时,宣传自己,吸引更多非原创人加入了解,开通交流空间,打造艺术活动论坛及资讯发布,使热爱艺术的爱好者有一个共同的空间相互交流,增加客户黏性。
(二)开设交易评价系统
消费者可以根据收到的商品来评价商家的艺术品,并给予商家反馈,使原创人得到市场反馈,有利于原创人后期完善自己的作品。并通过线上客户端的交易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和推广,迅速扩大购买人群,增加交易额。
(三)商品展示分为线上和线下
运用互联网裂变式传播的效应集中线上内容推广,覆盖目标人群,线下开展沙龙分享课程和定期展开线下市集活动,通过线下商业区合作的形式,带动线下客流,关注线上平台,了解更多原创艺术作品,实现线上线下互动的闭环,突破传统艺术品通过展览和拍卖的方式进行出售的局限性,更加亲民。
(四)线下空间资源整合
通过合作开发可利用空间,将其打造成临时性展厅或适合市集巡游的临动聚集地,有效利用资源,实现艺术品线上、线下互通合作,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大众零距离接触原创手工艺品。
艺术产品犹如一个舞蹈家,需要舞台绽放它的魅力,如何提供可供其展示的舞台,是带动艺术品消费首要解决的问题,而艺术品不同于日常消费品具有刚需产品必备的可选性,无法定型定量生产。通过公共艺术空间的传递及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催生出新的流通渠道,艺术产业将更加有序地发展。
举报/反馈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