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东出手,“共享员工”解救燃眉之急!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假期延长,不过,对于商户来说,除了租金,给员工发工资,更是心头之痛。
维系店铺运营,人力成本是支出里的大头,但是一旦店铺因为不可抗力因素停止运营,没有了收入,不给员工发工资,也是说不过去的。
员工成本,难以言状之痛
做餐饮看起来赚钱,几块钱一斤的土豆切成火锅店里的土豆片,身家能翻几倍,但是物料成本实际上是餐饮行业成本的一部分。
此前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强调,在西贝的成本结构里边,原材料占30%,但“这个有货在就等于钱,不是损失”,剩下的房租占10%,同样不营业就不用交,还有税收成本大概占6%-8%。
而“占去30%的人工成本才是大头”:一个月支出就在1.5亿左右,两个月就3亿多元,三个月就是四五亿元。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是商业的根本,在困难时期,员工的工资肯定也要照发。
本来春节期间是消费旺季餐饮业共享员工,餐饮企业年前不仅囤积了大量食材,还用数倍工资留下了员工。
食材可以冷冻,员工却是在职一天,就要发一天的工资。占比总成本30%的人工成本,在当下的关头,可以说关乎企业生死。
面对着60多个城市里400多家西贝的停业现状,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在接受采访时直言:“预计春节前后一个月时间,(西贝)将损失营收7亿-8亿元;在几无进项的情况下,2万多名员工的工资还需照常发放,倘若疫情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西贝账上的现金撑不过三个月。”
除了餐饮,这个关于生死的考量已经蔓延至酒店、出行等不少的行业。
酒店业也颇为萧条。
华住酒店集团创始人季琦近日在内部信中表示:“突发疫情,让酒店陷入危机,如果疫情无法在2-3个月控制,将使公司陷入严重危机,公司每个月人工成本6亿餐饮业共享员工,如果6个月按照现状,将导致现金流断裂。”
在经历过春节的挫折后,也有企业直接打了退堂鼓。
2月5日,日本大众居酒屋连锁品牌“和民”宣布,将关闭在中国境内的7家“和民”直营店。这是疫情发生以来,首家从中国撤退的日本企业。
和民方面表示,当下,来店顾客数量以及销售业绩都呈大幅下降趋势,加之无法预估当下的状况何时才能平息,因此决定关闭中国所有直营店。
商超用工短缺
特殊时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餐饮行业员工“过剩”的另一面,却是超市、外卖员工的供不应求。
民以食为天,餐厅不开门,吃饭的硬性需求就全部转移到了超市、生鲜电商的肩膀上。与餐饮业的门庭冷落相对应的,是零售业因供不应求和人员并未全部到位产生的用工短缺现象。
为了保障居民需求,今年春节,许多超市和生鲜电商都没有停业。
留守的员工们承担了社会责任,没有怨言,但是抵不过需求大增,人手不足的现实。
盒马全国经营管理总经理胡秋根接受采访时坦言,人力短缺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每个门店均有较大的缺口。
“春节期间,近7成盒马员工按计划留下来正常工作,但还是难以应对疫情期间的激增需求。根据日常的需求弹性,7成员工可以应对30%以内的需求增量;然而,当客流增幅超过50%时,就会出现用工缺口。”
盒马只是一个缩影。
从多家零售企业了解到,目前,由于春节外地务工人员返乡,本身就是例行的“用工慌”,加之疫情期间返城的员工也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隔离期,面对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各大零售企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人紧缺现象,在岗员工很多都满负荷连轴转奋战在一线。
全家中国区人力资源负责人陈俊卿也在采访中表示,目前,全家便利店全国门店用工人员缺口大概在500人左右,其中北京地区门店在30人左右。
一边是人力的不充足,一边却是消费者对生鲜需求的直线上升。
2月5日,京东宣布,从除夕至初九,京东生鲜销售同比增长215%,全国卖出了近15000吨生鲜产品。
销售的增长,意味着需要在分拣、配送等各个环节人力投入更多人力,零售行业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缺人”,合情合理。
”共享员工“横空出世!
对此,盒马率先在2月3日宣布了接收餐饮公司员工的新方案:
“目前,云海肴、青年餐厅暂停营业。在此期间,部分员工将经面试、培训、体检、确认劳务合同后,分别入驻盒马各地门店,参与打包、分拣、上架、餐饮等工作。”
2月1日,盒马与青年餐厅实施对接,目前已有近30名员工于北京盒马店上岗。2日开始,云海肴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西安、深圳、广州、昆明等地,超400人陆续到位。将由盒马支付相应的劳务报酬。
消息一出,这种“共享员工”的模式受到了大家的五星好评——这等于是变相给了餐饮企业“喘息”的机会。
盒马全国经营管理总经理胡秋根透露,除了云海肴、青年餐厅,接下来还将有来自蜀大侠、望湘园等500多名餐企员工到盒马“上班”,同时西贝、蜀大侠、望湘园等30多家餐饮名企也在积极接洽中。
除了盒马。阿里的本地生活服务公司也推出了“蓝海”就业共享平台,希望通过灵活就近的短期用工形式缓解企业压力。
通过该平台,全国各地餐饮商户可统一为员工就近报名,选择成蜂鸟蓝骑士或附近商超便利店员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约4000名餐厅员工有意“临时上岗”。阿里本地生活方面透露,“蓝海”计划第一批招收一万名蜂鸟骑手。
给一万名餐饮员工提供短期工作机会,拯救了许多现金流紧张的餐饮企业,阿里此举,可以说是驰援了整个中国的中小企业。
除了阿里,另一家巨头京东也推出了“人才共享”计划。
京东旗下的生鲜超市7FRESH近日发布了“人才共享”计划,邀请临时歇业的餐饮、酒店、影线及零售联营商户员工在此期间以短期打工的方式加盟。据悉,目前已经有大洋世家等多家餐饮企业员工开始到七鲜超市上班。
除了传统的收纳员工,京东生鲜还在2月6日发起了“餐饮零售发展联盟”,推动餐饮品牌开拓半成品速食生产,并通过京东全渠道拓展销售,实现“供应链转型”。
“餐饮零售化”,是餐饮企业堂食的菜品在保证健康、口味的前提下,做成“速食”商品,消费者在家通过蒸、煮、烤等多种方式简单复热,即可享用。
这意味着即便不能开业,餐饮企业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品牌,把半成品卖给消费者,在这个特别的时期获得收入,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
目前,已经有包括海底捞、小南国、西贝莜面村、广州酒家在内的百余家餐饮企业加入。
”共享员工“,难在哪?
虽然“共享员工”在这个特殊时期下值得赞颂,不过,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员工借调并不是那么简单。
首先,餐饮企业和商超毕竟还是有些不同,所以餐饮行业的员工需要迅速转换角色,并不容易。拿盒马的配送小哥来说,他们需要对周边3公里的情况非常熟悉,这绝对不是一般的餐饮企业员工能做得到的。
其次,餐饮公司需要对外派的员工在此期间的人身安全问题以及感染的风险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即便是外派员工,公司要也需要对其负责。所以“共享员工”的双方应达成共识,保证用工安全。
此外,对餐饮企业来说,员工安全、员工福利以及疫情过去后的员工召回问题也需要顾虑。因为多数餐饮企业是负责员工一日三餐以及住宿的,如果员工外出工作就会提高被感染的风险。另外,如果疫情得到控制,餐饮企业需要开工,但员工如果还在外派,不能及时到位,这也会给企业带来影响。
当然,在当下的关头,本就很难有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法,“共享员工”是时代的特殊产物,也绝对算得上是解救燃眉之急的良策。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