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专家:中国8亿城镇常住人口对共享经济有巨大需求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新信息技术和经济模式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李铁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鹏 图
9月7日,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李铁在宁波举办的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峰会上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城市发展道路中,面对着8亿城镇常住人口,无论是大数据还是共享经济模式,都有巨大的需求,可以迅速形成增值能力,这是中国的特点,别的国家做不到。
“大数据和共享经济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就是通过市场和技术变革的模式,促进了城市创新,实现了低碳的目标。”李铁说。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到今天中国的共享经济学,已经走了很多弯路。”李铁告诉澎湃新闻,“城市的发展过于粗放,粗放带来的结果就是资源的消耗和浪费。这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挑战。”
他认为,过去没有技术变革中国的共享经济学,我们在城市的沿街会看到各种小商小贩,这是城市治理的一种顽疾。但是现在通过新信息技术,我们通过大数据形成了外卖APP。人们出行不便,我们有了共享单车和网约车。这些事物首先解决了一件事情,就是通过共享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针对共享经济衍生出的一些社会问题、热点事件最近频频引发热议。在李铁看来,需要政府和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技术手段来完善经营方式,把风险程度降到最低。
李铁指出,“共享经济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它是中国式的低碳绿色道路,一种独特的创新。”
他进一步解释说,把共享经济一棍子打死,会造成我们生活的不方便。过去不完善或者已经被驱逐的“劣币”,又会反过来驱逐“良币”。企业在快速的扩张过程中没有经验教训,就没有把风险放在最高的位置上来考虑。这是我们急需考虑的地方。
李铁表示,中国用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时间把城市化率从16%变成了将近60%,涉及5.2亿户籍城市人口,8.13亿常住城市人口。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用300多年时间才将城市化率发展到80%。在速度面前,中国应当清楚,今后的发展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有40年的城市发展历史,很多城市发展的现状已经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能不能拆倒重来?肯定做不到。所以通过改革来推进绿色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这个进程需要时间,也需要中国自己的技术创新和经验。这种经验就是在技术变革的条件下,用市场来解决一条低碳的城市发展路径,也就是共享经济模式。”李铁说。
举报/反馈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