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五大发展理念的“中国智慧”
2014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2015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蕴藏着理论创造的巨大动力、活力、潜力,要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政治经济学:从“学好用好”到“贡献中国智慧”
从“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在主持这次学习时提出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要“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重要思想,也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务。
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提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这些“重要理论成果”之一就是“关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
五大发展理念集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路径等为一体,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的新回答,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结合。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还指出:“要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对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获得的感性认识的升华,是对我们推动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要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习近平同志对五大发展理念的系列论述,不仅是“十三五”时期而且也是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想的深刻阐释,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的认识,是习近平同志贡献于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智慧”。
五大发展理念的“问题导向”和“人民呼声”
2015年新年来临之际,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就提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在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他提出过同样的问题:“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共享经济经济学本质,是提出发展理念的基本方法,也是创新发展理念的基本立场。
2015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征求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意见时提到:“要直接奔着当下的问题去,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五大发展理念紧紧扣住中国经济社会的趋势性变化和阶段性特征,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和理论的问题意识主要在于: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面前,如何将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集聚到重点领域,力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力求在国家创新战略上实现突破,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全面跃升;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两方面优势更有彰显;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冲刺中,如何准确定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住房、医疗等民生指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使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如何使生态文明的绿色指标得到切实落实和实现,使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环境质量的提高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如何增强不同地区发展的协调性,特别是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协同发展,形成国家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格局;在继续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如何着力提高全面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以开放的最大优势谋求中国经济社会的更大发展空间;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如何健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分配体制和机制,收入差距较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明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举措,把更多公共资源用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
五大发展理念的根本价值和思想力量
直面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共享经济经济学本质,以强烈的问题意识,致力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形成互为一体、协同发力的总体发展理念,这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根本价值和思想力量之所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马克思认为,“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 。由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革命为根本牵引力的创新理念,既强调了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要素的根本驱动力量,又强调了这种驱动力量对经济运行、经济体制乃至经济制度变迁的根本推动力量。创新置于发展理念之首位,强调创新在培育发展新动力,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框架,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等方面的意义。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定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下功夫,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开放上下功夫,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来。”特别是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要拓展视野、开阔创新领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要激发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激情,持续发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在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习近平同志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要注重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恩格斯在回溯人类久远的历史发展时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绿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并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中国贡献。2015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作的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中指出:“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绿色作为中国发展理念的内涵,是对世纪之交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探索的凝炼,奠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生态经济理论的坚实基础。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同志认为:“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需要认真对待的新威胁新挑战。”中国开放发展的基本理念就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要打开大门搞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更加自由便捷地流动。各国要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经济,实现共商、共建、共享。要尊重彼此的发展选择,相互借鉴发展经验,让不同发展道路交汇在成功的彼岸,让发展成果为各国人民共享。”开放在于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好试验区辐射带动作用,着眼国际高标准贸易和投资规则,使制度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扩大对外开放要同实施“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紧密衔接起来,同国内改革发展衔接起来。开放理念强调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的开放新格局等观点,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理论的新的概括。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共享在于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享要坚持经济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作者:顾海良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