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归期不定,共享经济何时重迎“最后净土”?
编者注:我们将顺风车模式称为共享经济的"最后净土",是因为伟人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滴滴顺风车下线的这一年多时间来看,人民对于顺风车的需求是迫切的,这才是真正的民众的呼声!
在北京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在北京形容友谊的珍贵,不是你没钱的时候我能借给你,而是我从通州坐两小时的车来石景山万达陪你吃份"金拱门",这其实是形容北京出行的不易之处。
小张(化名)就是这样一名在北京的北漂上班族,因为还没有考取驾照,平日里都是乘坐公交上下班。不过毕竟身在一线城市交通非常不便利,每天上下班都跟打仗一样,尤其是在酷暑时分,即使公交车内冷风不断,但拥挤的环境还是时常会令人汗流浃背,如果碰到一些异味又不注意个人卫生的朋友,那酸爽……
"我现在有时候熬不住就会预约网约车,但毕竟住的太远,不可能天天打车,原来滴滴的顺风车倒是比较划算,但现在用不了了。"小张(化名)向第一观点网记者感慨道。
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增至2.85亿。可见,网约车已经成为大众出行的重要选择方式之一。而以收购优步中国为标识,滴滴在2016年成功确立了中国出行市场的霸主地位,一度占据了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不过由于头顶巨大光环,滴滴任何细节都被无形中放大了。
高速奔跑虽然让滴滴迅速成长为庞然大物,但也留下了一些安全隐患。尤其在滴滴推出顺风车之后,各类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在经历了个别安全事件,滴滴出于各方面综合考虑不得不将顺风车下线。虽然中间也有过短暂恢复上线,但至今顺风车依然归期未定。反倒是哈罗、嘀嗒、美团纷纷上线了顺风车业务,抢夺这块出行市场。
在业界看来,滴滴在当时关闭顺风车不失为一次明智决定,毕竟现阶段的人工审核和技术识别,都无法分辨方向盘前的司机"究竟是不是一个暴徒"。但也有一些业内人士也为滴滴感到惋惜,确切来说是为了顺风车感到惋惜。
因为在大家眼中,顺风车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经济代表。
为什么说顺风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经济代表
准确来说,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整合闲散的资源,物尽其用,也就说把大家闲置的资源出租出去进行再利用。所以说真正的共享经济,滴滴顺风车绝对算是其中之一。当然也不能说滴滴所有产品都是共享经济,因为快车、专车等业务现在都已经与其初衷相背离了,而只有顺风车才符合共享经济的本质。
其实滴滴刚成立之初,确实也是打着共享经济的旗号,而且刚一开始也确实带给人一种共享经济的感觉,私家车主将自己名下的车辆投放到滴滴平台滴滴顺风车 共享经济,利用空闲时间接单,这其实与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异曲同工的。不过由于后期种种原因,私家车主变成了全职司机,再加上相关部门不断的管控,各类证件办下来跟跑出租也没啥区别了,渐渐就失去了共享经济的意义。
不过不能否认的是,成立初期的滴滴顺风车确实犹如一股清泉般的存在。既方便了乘客,又为车主节省了出行成本,当时不管是车主还是乘客都对滴滴顺风车业务表示相当支持。
甚至当时有不少业内人士纷纷建议,顺风车模式值得推崇,更应该获得相应政策的鼓励与扶持。只可惜如今滴滴关闭了顺风车业务,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令人感到惋惜。
顺风车业务对滴滴究竟有多大意义?
近日据知情人士透露,滴滴正在寻求至多20亿美元的融资。如何盈利始终是摆在滴滴面前的难题。参考国际市场中的同类玩家,Uber上市即告破发。根据财务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8年,Uber司机端抽成分别为18%、21%,以及22%,但营收增速依然下滑。而今年4月,滴滴的一名高管也透露,在截至去年12月的三个月里,滴滴提供的每一趟服务,平均损失2%的车费。
对此曾有业内人士表示,顺风车其实是滴滴增长最快、最赚钱的业务。据此前的数据显示,滴滴顺风车成交总额均保持在每年50%的环比增长,而在2017年,顺风车的成交总额接近200亿元,占到了滴滴总GMV的15%,收入约20亿元,净利润接近9亿人民币。相信任谁都不愿意轻易放弃掉这么一块大蛋糕,如果滴滴未来申请IPO,顺风车的回归势必会成为其上市前的最后一块拼图。
与此同时,顺风车还是滴滴生态链中较为关键的一环。
众所周知,滴滴的边界拓展是通过汽车产业链进行延伸,进而降低运营成本。而滴滴未来的愿景绝不是仅仅成为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是要整合车辆、资金、充电(桩)、加油等产业链资源,最终形成属于滴滴的生态闭环。但这就要求滴滴需要跟更多车主建立起联系,才有可能推出更多的服务产品。而顺风车的门槛比较低,更有利于滴滴构建庞大的汽车服务体系。
滴滴顺风车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当网约车这块市场逐渐做大之后,相关部门也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管控。而这背后,有关出租车是否被滴滴抢了生意的话题也一直备受争议。在某些部门看来,滴滴的快速发展,貌似直接影响到了出租车的运营。因为出租车是花高价购买的手续,如果网约车不断增加那么出租车的利益肯定受到威胁。于是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滴滴的监管力度。
与快车或者专车不同的是,滴滴顺风车原先每天对司机都有跑单的限制,每天限制就跑那么几单,根本不会对出租车跑业务造成多大影响。而据我们了解,很多出租车也都不愿意在早晚高峰"接活",而滴滴顺风车恰恰就是解决了这个时间段大家的出行问题。
而且滴滴顺风车的出现并非是为了抢占出租车的市场,我们发现,受其影响最大反倒是经常出没在隐蔽处、屡禁不止的"黑出租"。早在4月15日,滴滴顺风车就在一封公开信中曾表示,顺风车的本质是合乘出行,为了抵制非法营运行为。而"非法营运行为"就包括了"黑出租"。"黑出租"的危害不可谓不大,很多黑出租为了躲避交通运输执法人员的检查,经常置乘客安危于不顾,所以极易发生意外交通事故。而且一旦遭遇交通事故,乘客无法取得相应的救助和赔偿。此外如果发生服务质量纠纷,乘客也根本没有投诉渠道。
如果说顺风车这个新事物本身存在某些问题或者不应该出现,那么为什么现在包括嘀嗒、哈罗、美团在内等企业都在顺风车领域紧罗密布的进行布局。而现阶段即使滴滴顺风车已经下线接近一年的时间,但有关其负面的消息依然没有休止。这不得不令人怀疑,背后是否有人故意在推波助澜?
虽说网约车安全事故不能说与滴滴没有任何关系,包括之前所发生的刑事案件,滴滴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反过来想一下,滴滴自身也不愿意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毕竟哪个行业没有人渣出现,坐出租车就绝对安全吗?公交车也会经常出现交通事故!所以说,不能因为某个行业内的某个人就轻易否定整个行业。
对顺风车要求严格本没有错,但如果对整个出行环境造成了诸多不便的负面影响,制约了整个行业或者社会的良性发展,这样的后果孰是孰非也就非常明显了。
除了开头采访过的小赵(化名),我们还采访了一位现居石家庄名叫赵男(化名)的事业单位在职员工。赵男(化名)每天上下班正常情况下都要坐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对此赵男表示,平时也特别喜欢搭乘顺风车,因为打车回家一趟十多公里就要花40/50元,但顺风车连一半都不到滴滴顺风车 共享经济,对于像他这种工薪族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不过,其实他自己也有车,只是平时不开,一是刚拿驾照才没多久,二是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要不是单位距离家里太远了,不然就骑自行车上下班了。"平时酷爱健身的赵男如是说。
滴滴未来该如何有效防范安全隐患?
在7月18日滴滴召开的媒体开放日上,其公布了顺风车整改期间的一系列阶段性安全产品方案。
其中就包括但凡涉及到用户隐私相关的一切敏感信息将会永久下线,规避了给不法分子挑单的机会。另外在此前全部用户实名认证的基础上,滴滴还推出了以视频形式动态采集身份资料的验证方案,以避免假证件注册行为。此外,滴滴顺风车还推出了信息核验卡的功能,司乘双方可以根据核验卡提供的信息在上车前进行二次确认,若发现人车不符,乘客还可立即举报。
而在接单环节中,滴滴顺风车还会设立司乘双向确认机制,司机这边可以发布行程、顺路匹配,乘客这边则会收到多个司机的邀请,在通过筛选后才可同行。与此同时,滴滴顺风车还将匹配平台110报警、行程分享、紧急联系人、路线偏移提醒、行程录音等功能,并且为用户每次行程免费提供最高120万/人保额的驾乘人员意外险作为安全保障。
对于比较弱势的女性用户,还可以通过滴滴顺风车女性安全助手观看到合乘用户的更多信息,比如接单车主驾龄、车龄,通过人脸识别的具体时间等。而一旦路线发生偏移,滴滴还会随时对用户进行预警以及询问用户的安全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滴滴关于保障顺风车安全上考虑得非常全面,不过仍有业内人士表示,针对此前曾经发生过的网约车司机受害一事,滴滴顺风车是否也该推出一些适当的功能来保障司机用户的安全呢?这点也希望滴滴方面能够重视起来。
写在最后
在这次沟通会过后,相信距离滴滴顺风车重新上线的时间也会越来越近。我们希望的是,滴滴能够说到做到,真正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让更多的用户在享受共享出行所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能为安全出现加上一层坚实的保护盾。
而从我们对周围人士的采访来看,大家对顺风车基本上都是持有积极的态度。毕竟新生物的诞生难免伴随着质疑声,就如某高层说过的那样,"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社会对它有争议、有疑虑,这是正常的。"但如果说新事物是符合人民切身实际利益的,那么就应该适当给予支持,而不是为了保护某些个别群体利益故意对其进行限制,这样就跟构建和谐社会的初衷脱轨了。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