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江:分享经济下的创新思维
时代变了,创业创新成了整个社会的主流,“分享经济”这个词成了热门,到处在谈、到处在用,但“分享经济”后更深刻的东西却少有人挖掘,好像是时尚界新出了一款大衣,人人争先抢后地披上,以穿上为乐,却很少人去了解背后的设计理念、裁剪技巧。这是时代的浮躁,只有去伪存真,把深层的东西看清楚、分享出来,大家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更有内在动力去推进。
分享经济是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来的,最早期的提法是共享经济。说到分享经济,首先要提的是时代概念,我们处在的每一个经济周期,都与时代的背景是分不开的。
经济时代的变迁
1999到2013年,我们国家是处在房地产时代、产权时代,房地产经济快速增长,在这个时代共享经济中的创业思维,我们要占有资源、要有大量的固定资产,靠产权意识围绕经济的发展。这十几年,中国成为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经济体,所有人都享受到了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红利。
从14年开始共享经济中的创业思维,社会经济来到了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进入到了一个创新创业的大时代,实际上,在之前产权经济时代,更多的是由关于房地产、制造业这些传统重资产行业来代表中国经济的模式形态。从14,15年以后,中国开始进入一个新型经济时代,这里面有互联网+,有创业,还有现在的分享经济元素。
总理也在这一年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口号,又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分享经济”,这其中是有很深的逻辑性的。
从产权到使用权的变化,这是一个分享与创新的过程。
以前是占有资产,现在是使用资产。
在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股权的分配、合伙人模式,早期的经济模式都是是一股独大,所有的决策都是一个大股东说了算,一个大的品牌,一个人在往前走。
但是如今这个时代变了,我们是股权分配。这时候分享经济表面上看是一个资源的整合,实际上是资源的重新分配和重新利用。
大家最感受最深的就是汽车,据统计,世界上每天出行的10亿辆汽车里,从早上9点到晚上6点,至少有7亿辆汽车停在地库里。这种资源的巨大浪费,才产生了这后续出租车模式的颠覆与改变,产生了Uber、滴滴打车这一类在分享经济时代迸发的创业模式。
这个概念来源于资源的有效利用,表面上看是解决社会剩余资源的整合和高效利用的问题,实际上这里面解决的是收入重新分配的合理问题,解决收入分配的平衡、公平、合理问题。
这也是总理在报告中提出的收入分配合理问题。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早期的交易中是A和B双方的供求关系,一个买,一个卖;在分享经济中,这个A和B是动态的,这里面有一个平衡的过程,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分享经济的特点:颠覆体验,资源整合,重构连接。
颠覆体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说Uber打车,空中食宿,网上看电影,这些都是分享经济的典型特征,共享资源,共同拥有使用权,放弃独自占有权。
资源整合是分享经济最重要的核心,一个是剩余资源,一个是资源的高效利用。
重构连接,早期的传统行业,基本上是A和B发生关系,线性的关系,比如说房地产,你们俩之间发生交易以后不会有连接了,你买房,我卖房,让你的生意不会变成一个平台。
现在的交易是网状的,除了A和B以外,还有别的个体加入进来,你可能还会发生社交,角色转换。
分享经济给大家带来的更多是资源高效利用,资源的使用门槛变低。
分享经济的典型特征就是互联网+的思维,互联网平台就是最典型和基础的分享经济模式,包括大数据的应用,颠覆。通过这些东西让我们生活变得非常方便。
分享经济的典型特征是角色的切换,属性变化。
以出租车行业为例,有开车的,有坐车的,有想社交的,还有想寻找人才的,甚至还有一些觉得好玩有趣的,都可以放到这样一个平台上,这个平台上最开始的A和B现在转化为C、D、E、F之间的网状交易,这里面就有重构连接的概念,这里面的社交除了跟平台发生关系以外,还与参与到这个平台中的其他人发生关系。羊毛出在猪身上,最后狗来买单了。这也是最典型的重构连接的概念,这中间实际上是一个延伸服务的概念。
分享经济下的众创空间是什么模式呢?
创新思维是三部曲,自我颠覆,跨界,技术。
中国的下一次创新一定是垂直的互联网模式的创新,但是这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要有专利。目前所火热的O2O都只是外延服务,如同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剥开,外延首先是贸易,但贸易是最简单的商业模式,贸易就是交易产品,但再往里面看,贸易的深层次是谁制造了产品,制造产品再往里导就是产品核心竞争力——技术,而技术的本质就是科技,专利。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