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创建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新模式
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的中华路上,邮电大楼“食安菏泽会客厅”的牌匾格外显眼。12月1日,中国质量报记者随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的“全国融媒体食安山东行”采访团走进这里。记者看到,每个精美的展台上,摆放的是来自菏泽市150家“食安山东”示范生产企业和市级评定“A”级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以及该市名优特色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食安菏泽会客厅’由菏泽市市场监管局、菏泽市邮政局联合发起,与菏泽市食品安全促进会联合打造。它是运用‘社会共治’和‘互联网+’理念,采取政府主导、部门监管、协会自管、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的优质食品集中展示、线上线下一体推广、网点配送惠民的综合性平台。”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张魁说。
据介绍,建立“食安菏泽会客厅”,目的是要整合各方优势,借助其实现良币驱逐劣币,用品牌食品压缩低质食品生存空间,用市场手段管好市场,形成企业、消费者、政府多方共赢局面。目前,“食安菏泽会客厅”的品牌引领和推广经验,已经向山东省推广。
“食安菏泽会客厅”也是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创新监管、推进社会共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菏泽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以创建“山东食品安全市”为抓手,加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在总结注水牛羊肉治理、药品回收等社会共治经验的基础上餐饮食品安全共享共治,提出了建设“食安菏泽会客厅”构想,通过“政策+市场+监管”,实现监管部门、平台公司、经营公司、生产企业多方共赢,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记者了解到,菏泽市在完善治理体系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上下了狠劲、做足了功夫。该市市委每半年、市政府每季度听取1次食品安全工作汇报,市人大、市政协每年开展1次专题调研。另外,市县乡均成立了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的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和“网格化”监管责任体系,村村设有协管员,打通了监管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围绕社会共治,做好做足资源整合文章,通过精准对接各方需求,实现多方共建、合作共赢,创出了很多经典案例。该局与菏泽市邮政局联合打造的“食安菏泽会客厅”在全省得到推广;促成食品企业与药企联姻,在全省建成首个符合药品GMP标准的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菏泽诚智餐具消毒有限公司;联合菏泽市伊斯兰协会等,采取“无注水牛羊肉承诺户”挂牌举措,根治了多年牛羊肉注水的市场潜规则;首创PPP合作模式,运用“互联网+”理念,推行餐饮单位“明厨亮灶”,实现厨房透明化、监督便捷化;依托银田农贸城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和富余场地,创新打造了“食安综合体”,建成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实现多业态、各企业互利共赢,解决了小作坊食品加工制作不规范等难题。
“市食安委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市县区协同共管,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全方位整治力度不断加大。连续多年在全省案件查处量最多、投诉举报和负面舆情最少,未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张魁补充道。
在食品安全监管上,该局始终坚持“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理念,坚持全程最严监管,防范措施跑在风险的前面,围绕“舌尖安全”构筑了一道又一道防线。该局不断加大土地环境检测力度,持续在农产品、林产品、畜禽产品等领域开展“清源”行动;率先在全省建立了牛羊和禽类集中屠宰中心,实现全面检疫、集中屠宰。该局要求农产品进入市场前餐饮食品安全共享共治,必须经过农贸批发市场、大中型商超食品安全快检室这道防线。农村大集菜市场基层监管人员使用食品快检仪、流动快检车随机抽查检验。通不过这些防线,就摆不上百姓餐桌。
“市场监管首先要有好手段,把食安品牌树起来,让优质产品压缩低质产品生存空间,食品生态就会自然进入良性循环,带动整个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张魁说。
为倡导树立食安品牌,菏泽市还相继培育出“食安菏泽会客厅”“食安成武品牌馆”“鄄城食品云汇城”“单养千秋”“好食源”“好郓来”等一批线上线下品牌展示与推广平台。
截至目前,菏泽市有效使用“三品一标”标志产品数达1007个,其中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绿色食品377个、无公害农产品624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处,“三品一标”农产品种植面积达6.4万公顷,128家养殖和加工企业通过了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另外,全市培育省级食品加工示范基地、省级小作坊示范加工基地各1处,有“食安山东”食品示范企业336家、餐饮示范街11条、“清洁厨房”476家,实现了食品企业发展与食品安全同步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