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到家业务:如何从线下拉流量,盘活新老客户?
“O2O到家业务”市场的不断放大,让线上购买逐步成为了刚性需求,尤其在疫情之后,获得的关注和增长前所未有。这项可能“取代冰箱”的到家业务,被业界普遍认为未来具备巨大的商业机会。
为了求证这一未来趋势,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广泛调研,深度访谈了十余位国内头部“到家业务”平台的选品、供应链、物流、技术等环节负责人,分别针对商业模式、订单流量、商品供应链、门店履约、配送履约等行业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文共6185字
阅读约10分钟
零售企业如何从线下拉流量
盘活新老客户?
王俊杰
如果时间放在两三年前,行业谈“到家业务”的时候,大家都有一个担心,做“到家业务”会不会把线下的业绩给抢走了?如今来看,即便不选择“到家业务”,流量和业绩还是会被抢走,各大到家业务平台崛起,流量被迅速分流。
线上和线下流量是不是彼此对立、不能产生交集?答案一定是否定的,疫情期间的“到家业务”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开展“到家业务”是不是就能解决流量和销量问题?不是。对传统线下零售企业来说,有两个难点,第一,投入了很多设备、硬件,但没有办法吸引流量过来;第二,流量来了,却不能进行很好的运营和服务,导致用户流失。
其实,与线上获取流量相比,线下流量的取得成本更低,但在原有的用户中发展线上流量,改变他们的消费习惯,重新实现消费转化,背后却需要一套完备、可行的流量策略和运营机制,值得每一位从业者深入研究。
近期,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将从商业模式、订单流量、商品供应链、门店履约、配送履约五个方面,向大家系统分享“O2O到家业务”的研究发现和未来走向。
我本次分享的,是有关线下引流、新老客户盘活的“订单流量”环节。
2、 社群用户拉新。A公司选择了“社群运营”的方式进行拉新。针对运营人员,他们首先通过建立社群运营机制,对消费触点、互动内容进行追踪;再运用技术埋点,根据统计数据进行运营成果的激励;再制定运营管理机制,对运营人员、指标进行量化管理。
3、 盘活社群用户。具体方式,1、A公司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激励会员分享,建立私域流量池;2、再按小区、专业品类等维度区分群组苏宁门店引流,精细化运营;3、由运营人员提供售后服务、收集反馈,维护客户关系,巩固私域流量,从而提高复购率;4、最后,创新营销模式,如在疫情期间,让网红和员工都成为主播,直播带货。
可以发现,在发展“到家业务”的操作层面,提高“订单流量”需要具备至少五个条件:
条件一,要具备全流程的数字化,这样才能在实际运营中实现有效的追踪和统计分析,比如知道用户从哪扫码进来的?转化率多少?满减、团购等促销活动,哪个更有效果?
条件二,做好完整的IT技术埋点,将运营工作具体到人。埋点工具不仅可以监控社群聊天记录、转发分享等内容,还能精准记录订单是谁带的?引发几轮扩散?转化率是多少?
条件三苏宁门店引流,完善的员工培训。让成熟、有经验、业绩好的员工和其他店员做分享。互联网社群的运营,因为与客户见不到面,客户关系很微妙,所以可以借鉴心理学专家对用户心理的分析,进行客户关系的维护,并通过线上培训的方式,低成本、随时随地的进行员工培训。
条件四,制定明确的KPI。KPI应该是可以量化和被追踪的,与后期的绩效奖金直接挂钩。
条件五,制定可复制的运行方案。别人的经验未必适合自己,所以要先有一个试运行方案,从一家小店开始跑通,再复制到其他地区、省份,在目标客群多的地域进行复制和推广。
前文中,调研结论已经提到了“到家业务”的目标人群集中在80、90后,所以 “全流程的数字化”在线下铺设的广告物料上,也应该侧重策划年轻化的内容,同时进行技术埋点便于进行效果追踪。
场景也要年轻化。在场景中埋点二维码,也在停车场、入口、收银处、展示墙面、门柱等铺设推广物料,让用户知道这是一个全面做“到家业务”的门店,强化消费者的心智。
“到家业务”的用户几乎是没有忠诚度的,明确的定位有助于引导用户心智。比如你的商品是最便宜的、品类是最全的、产地直采、做公益农产品销售,亦或聚焦餐饮等。
那么,如何用低成本将“线下用户”拉到“线上”来?
1、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调研发现,部分零售门店会要求必须下载APP/小程序,使用支付码结账,当中设置一定的奖励措施。用这种方式引流,被证实了成本低、效果好。
当然,心智养成要有一个过程,例如,对老客户,可以用半年时间引导,期间不用APP也能结账。半年后,引导还在,奖励取消。最后,要求必须使用APP或小程序付款码结账,逐渐替换。
值得一提的是,APP/小程序的下载,一定要让用户自行操作。目的一方面是让用户亲自体验过程,熟悉APP 的功能和位置;另一方面也便于将考核落实到个人。如果帮助用户操作下载,按规定可能会被界定为虚假下载。
2、付款方式变了,收银方式也要变化。调研中,有的企业制定了阶段性任务,要求前2个月,保留一半人工收银设备,到第4个月,再拆撤一部分人工收银,第6个月,考虑全部撤走人工收银,改为自助收银。
3、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引导十分重要,需要在门店的各个显著区域铺设推广物料,告诉消费者如何下载、使用。而对工作人员的引导,则要通过完整的培训计划,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标准是什么。可以说,培训是否专业、标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用户的体验。通过培训,工作人员会明确如何引导客户下单、及时进行售后反馈、业务考核、绩效提升、复盘总结和改进中存在的问题。
4、做足“到家业务”开启前的准备工作,运营人员就要“上场打仗”了,检验成果的有效方式,是制定科学、清晰的考核、复盘优化机制。
具体到门店和个人,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建议,对单个门店,按月度考核,注重新用户的活跃度和成单量;对运营人员,按月度考核,关注新注册用户数量、复购率。以“12421原则”设置奖金池,即10%人数拿奖金池的一半以上;20%拿奖金池的另一半;40%没有奖金;20%待观察;10%硬性淘汰,让每个人都动起来。
复盘的目的,是持续不断优化、提升。回头看物料效果、工作人员的考核表现、激励效果。要让好的措施提供给别的店参考,表现好的员工得到全面、公开的鼓励,再通过做培训把经验传授给更多人。
过程中,其实很多技巧是没有办法标准化的,需要运营人员用心发现,找各种契机向用户推广“到家业务”。如为顾客指路时,可以顺便告知下载APP能享受送到家的服务,还能获得一个促销商品。疫情期间,很多商场购物搭送消毒液的活动,就确实收获了很好的效果。
低成本的引流,意不再纯粹的低成本,或者引流的方式方法,而是要在合适的场景中,运用恰当的商品或者服务,激发顾客注册和消费的愿望。我用三个场景来说明:
第一个场景,是我们会经常见到的,许多年长的消费者不会自己下载APP,希望有人帮忙。这时候工作人员就需要更加耐心指导他们,但不要代劳。这样他们就会主动适应,建立对“到家业务”的认识和心智。
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调研发现,在这类消费人群中,最有效的引流商品是“生活刚需品”,这种类型的商品虽然采购成本很低,但对用户来说是实用的,能让他们得到肉眼可见的“便宜”。例如线上购物免运费、送鸡蛋;一元秒杀草莓;线下注册享1分钱购物袋、1元钱酸奶等等。
涉及品牌商品的促销活动,还可以与厂商建立双赢的合作,低成本引流的同时,也达到推广的目的。
第二个场景,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三公里半径内,你的洗车、用餐、购物、看电影都在这个商圈,那么,能不能通过APP/小程序去满足多种生活服务的需求,把日常生活带进来,因此建立一定的心智?
是可以的,在调研的线下门店中,我看到合作洗车店开展“抢购洗车券“的服务很受欢迎。还有上门做饭、上门美容、上门护理等创新服务的尝试融入,让消费者更愿意尝试和探索“到家业务”。
第三个场景,与配送的骑手有关。这是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调研发现的比较创新和突破性的机会点。试想一下,骑手每天在社区内穿梭送货,时间久了,就会与周边居民建立联系和信任,你可以直接和他协商配送,他也有机会向你介绍“到家业务”的服务。
骑手和用户之间的信任和默契,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到家业务”的突破口,作为最末端的情感联系,成为引流、拉新,引导复购的一个重要的窗口。
当然,这在实际操作里会衍生很多变通的方法。比如推广,骑手的工作服、保温箱上可以贴LOGO和宣传语,成为移动的广告位;互动方面,通过制定SOP和标准,培训骑手如何提供更好的互动体验。他们还可以指导用户下单、帮忙订餐;关系维系则更显灵活,如果配送不成功,可以寄放到邻居家、物业门卫、周边的小店。骑手的一个配送行为,就可以串联社区周边的居民和小店,为“到家业务”建立天然的引流环境。
通过末端情感维系提升订单流量,在商家间的合作上,也开始崭露头角。这里举一个我们调研的包裹代收平台(B平台)和大型超市(C超市)合作的例子。
B平台原来的定位是包裹管家,提供包含线下自提、包裹存放、在线下单、便捷代寄等服务。但和C超市合作后便产生了变化,服务形式增加了新零售,提供社区团购、本地生活服务。
B平台团购,是基于线下社区场景,由站长连接居民,在线上销售(预售)和分发商品,提供技术支持;C超市则提供供应链和售后服务支持。双方在品牌、售后服务、培训等方面相互协同。
目前,根据我们的调研了解,这种合作模式的盈利状况还不稳定,有做得好的,也有不好的,但在提升“到家业务”在末端的运作效率上,起到了很好的感情维系和互动的作用,为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做出了很好的尝试。
当然,实际的社群运营过程中,还会面对到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如何提升订单的转化率、怎么避免拉黑、如何互动、如何让用户参与进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转化率,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群组里的用户是否精准、有针对性。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的调研对象数据显示,盲目建群的订单转化率非常低,只有3%;按专业品类建群,转化率就会相应提升,最高可达30%。这类群组,如宝妈群、母婴用品群,能实现针对性、专业性地解决用户问题,
但组建群组也不代表一劳永逸,没有信任的基础,还是易被屏蔽和拉黑。这就需要一些运营小技巧,如:改昵称,将“超市客服”改为“**超市**门店店长张某某”,确实的职能和名字,能产生更多的信任感;改用真人头像;保持适当的推广节奏,不要刷屏;开始团购的当天,每2小时发送一次,将前面的信息删掉……
社群的氛围和参与度也十分重要,调研中一些成功的运营实践,多数都有一定的人员配比,如1个群主+3个铁杆粉丝负责互动,挑起气氛,在群里晒单、接龙、抢购,让用户有兴趣参与。过程中,全员的互动和监督必不可少,为了避免纯粹单向的沟通,就要通过红包、发照、发视频等,来建立交流和信任。
总而言之,在“到家业务”的订单流量增长环节,社群运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制定科学清晰的运营规则,有稳定、专业化的内容运营能力。我将其概括为六个关键点,分别是:明确职责、建立激励机制、KPI考核、运营标准化、人员专业化和具备技术能力。
明确职责 ,设立社群运营的专职人员,可以是小店店长,制定明确的职责。如:负责与用户互动、疑问解答、产品推广、秩序维护、活动组织、处理投诉、复盘运营数据、运营培训等工作的执行和统筹。
建立激励机制 ,尤其在运营初期特别重要,因为一定会遇到执行力差、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需要靠激励带动效率。有参与调研的企业告诉我们,运营人员如果只拿3000元的底薪,执行力就不够,但提升到4000元每月,就会明显改善。
不过,激励制度完全按成单量计算,如果没有订单也会很快失去动力,不利于运营。 所以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建议,采用运营合伙人机制,将激励分为三层: 1、根据流量转化量,分享链接有点击就有提成; 2、根据成单量计算,比如2毛钱/单; 3、佣金。 对毛利率高的重点商品,设置一定比例的返佣。
KPI考核 ,在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的调研中,有效的考核机制分为三层:1、群人数×系数(包含群人数、互动频率、活跃度),要求达标,否则扣款;2、订单数达标,按量提成;3、拉新、留存、转化、复购率达标,如发生客诉类问题便扣款。
运营标准化 。在清晰的运营规则下,内容也要呈现标准化、专业化。一方面,运营人员在群里传达的内容,要真实、专业,针对“到家业务”的年轻客群,需要呈现出相应的活力和趣味性。另一方面,部分固定性信息,需要在公司层面进行标准化,通过培训层层下达。具体形式不限于应用于不同场景的话术、教学视频等。
人员的专业化 。要想更深层次的体现专业,就要研究消费者的心理,针对运营人员组织一些消费心理学等培训,对准确判断用户心理,进行关系的维护是十分必要的。
具备技术能力 。社群运营的规则执行,归根到底是基于技术展开的,通过技术埋点,会对所有运营人员的运营轨迹,包含信息、转发、分享、推荐、订单、复购等数据统一管理,这样就能及时进行效果分析,在员工端还能准确计算佣金和提成。
社群运营工作中,有一句很接地气、很现实的话,是“不会带节奏、不会搞事情的群,是没有业绩的”。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提升“订单流量”的环节中内容运营的重要性。
什么样的内容运营是有人情味的,可以带出“节奏”、带来业绩呢?我认为,社群运营在实操层面是一种艺术,内容运营应该要标准化、专业化,才能与用户建立信任的闭环,保持社群良性、持续稳定的裂变发展。
通过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的调研,被验证有效的“拉新”方式,通常是伴随激励、互动的,如:收银台PK赛,加群奖励;进群有礼;进群拼团;进群秒券;老带新有奖励…….而有效的“盘活“方式,通常有固定节点、产生联系的,如:晚8点5折;预定有礼;社群接龙;晒单有礼……
这些方式表面看起来,只是将产品变换花样卖掉,但其实,内在有一个为消费者建立心智的过程。就比如晚8点5折卖菜,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代表了你的“到家业务”是不卖隔夜菜的,在这样的细节中,你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就一点点建立起来了。
而预售商品、用户晒单等运营,也可以促进“到家业务”中商户和供应链商家的合作,以运营促进销售,在不同的渠道里互动,获得供应商更多的支持。
总而言之,“到家业务”订单流量的增长并不容易,吸引流量、盘活流量的过程中,包含了众多规则的建立、细节的落实以及对变量的掌控,而决定业务成败的,也往往就在这些细节当中。
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罗海棠、池曙强、郭永慧对本文亦有贡献。
【前文回顾】
【发布预告】O2O到家业务——商品供应链、门店履约、配送履约等方向的研究分享,近期还将陆续发布,敬请期待!
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立足零售本质,以“重塑零售生态,共创品质生活”为理念,以“汇聚全球智慧,探索未来零售”为愿景,开展零售前沿技术与商业模式的研究。
研究院从用户视角出发,围绕智慧零售所进行的业态、服务及技术创新研究,将与智慧零售产业的创新实践相结合,促进行业转型和变革。同时,聚焦用户需求的深层次满足,全场景运营能力落地以及企业效率提升。
7
汇聚全球智慧
探索未来零售
更多研究文章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