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共享经济正文

名家解读丨促进社会性流动是打造共建共享型社会的关键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全面提升社会建设战略地位,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统筹推进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结构、社会单元和社会政策变革。瓦格纳法则显示,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特别是社会性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会同步提高。蔡昉指出,浙江要为全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显著提升社会性支出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是一大重点。

蔡昉表示,“分好蛋糕”已经成为“做大蛋糕”的必要条件。扩大社会性流动的微观动力来自每个人的辛勤劳动与市场激励机制的结合。而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使其为了提高效率,不需要保护低效的市场主体和过剩产能,甚至可以不必保护那些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及岗位。这时就需要政府发挥保障民生兜底作用,提供普惠性的社会保护、社会共济和社会福利制度,让每个人都能分享到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成果。同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和均等化,也可以解除民众对于基本民生的后顾之忧,增强发展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好生活的创建中。

“要在再分配领域下更大功夫。”蔡昉强调,核心是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健全覆盖全体人民和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而具体的领域则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七有”目标: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其中,学有所教是最根本的。一是教育的发展和公平是阻断贫困的代际循环、提高社会流动性的关键之举;二是人力资本提升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为此,他呼吁加大力度改善教育,特别是要延长平均受教育年限。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共享经济与社会工作,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提供了独特的优势。蔡昉表示,企业参与社会建设不能只停留在捐款捐物、慈善事业等方面,更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经营活动中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共享经济与社会工作,实现生产率提高和社会共享“双赢”。要通过政策引导、政府补贴和企业创新等方式开拓更多有利于提高人类发展水平、促进社会性流动、改善民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营领域。例如,拓宽居民精神享受空间,增加人力资本等服务的供给;通过家庭照料活动的社会化拓展家庭预算曲线,使人们更好平衡劳动参与同生育、养育、教育子女活动之间的关系;加大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投资;重新确立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导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高质量工作岗位等等。

零工经济与共享经济_共享经济与社会工作_国家共享经济鑫园共享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提升共建共享效率

省党代会将“着力推进更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纳入全面推进“两个先行”未来5年具体目标的“10个着力”主要任务。蔡昉指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最具中国特色且红利甚丰的改革,是促进社会流动性的核心举措。

一方面,当前供给侧和需求侧都面临人口变化带来的制约。根据蔡昉的研究,如果“十四五”期间全国农业劳动力比重降低10个百分点,则将增加超过8000万非农劳动力,相当于非农就业人口年增2.7%,这将大大提升增长潜力。另一方面,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形成和巩固不是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自然结果,而是需要实施必要的社会政策、推进必要的社会改革。脱贫之后的农村低收入群体和进城农民工是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重点群体,但当前城乡之间的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而农民工在进城就业后如果没有得到户籍,也容易导致就业不稳定、劳动报酬不能够按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改善、得不到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公共服务保障。

因此他建议,加快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和社会性流动,挖掘资源重配效率。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逐步提升农业经营规模和单位劳动的增加值,转移和释放劳动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二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动城乡间横向流动向纵向流动转变。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