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化营商环境让美好共享
12月13日,记者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2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2018》获悉,昆明在基础设施评价和政务环境评价上榜全国前十。其中,基础设施评价列全国第六名共享经济和营商环境有关联吗,政务环境评价列全国第八名。(云南网12月13日)
“没有偶然只有必然。”地方政府其本身是改革创新的“试验田”,需要不断推进自身变革共享经济和营商环境有关联吗,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同时,更应成为创新的“推进器”,为创新提供制度保障、有利环境。基础设施评价列全国第六名,政务环境评价列全国第八名,无疑源于昆明在完善政策、搭建平台、强化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推动城市和谐发展进行的有益探索。
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优化政务环境,要与培育发展新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产业新体系、形成发展新体制等主要任务一并考虑。出台《关于创造一流投资服务环境的若干意见》,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22条措施的意见》,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6条措施的意见》等,是当好了优化营商环境最大的服务员。
2018年10月,昆明市在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通报,昆明将通过打造审批事项少、环节简、时限短、服务优、效能高等营商环境,构建服务效率高、管理规范、综合成本低、创新创业活力强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同时以智慧政务服务为代表的服务优化,也让昆明营商环境“加速度”发展。开放姿态,服务型政府助推了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发展,也营造了一个更为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两项评比跻身前十也就名至实归。
当然,城市营商环境优化不光是对行政审批、办事效率等软环境的提升,而是要对基础相对较薄弱,需要继续强化的如产业园区等“硬环境”打造,增强产业集群。实则,对地方政府而言,就是要在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用力,加强社会管理,在公共服务上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软、硬环境两条腿走路。构建起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协调沟通机制,打造出经济发展“共同体”。
实力决定能力。最后昆明基础设施和政务环境评价上榜全国前十,是着眼于地方治理规划和协调中发挥更积极、更有效的作用例证,它是地方政府能力建设必备的创新思维再现。“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相信,只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定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动全面发展进步。(文/鱼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