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共享经济正文

ofo原本可以盈利的,错就错在遇上了“共享经济”

生死边缘的ofo

2018年3月13日,ofo完成了完成了E2-1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8.66亿美元,此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灏峰集团、天合资本、蚂蚁金服与君理资本共同跟投。

这则消息是在笔者印象里,今年ofo为数不多的好消息。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中,围绕的ofo的新闻无非是“ofo卖身传言”“ofo退出某某国海外市场”“ofo取消免押服务”“ofo拖欠供应商欠款”。就在最近又传出了ofo创始人戴威不再担任公司法人代表,同时退出公司董事会的消息。

坏消息接二连三,但一切的问题都指向了一个核心:ofo 早就没钱了。融资是ofo主要的资金来源。根据公开的消息看,ofo的融资发展至今已经进行到了E2-1轮。每轮的融资间隔多则不超过7个月,少则是一个月内完成两轮融资。到2018年ofo的融资总额已在百亿左右。

然而虽然上一次的3月13日E2-1轮融资金额由8.6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58亿的样子)。但在扣除之前17.88亿借款,实际到账也就30亿人民币的样子,这个钱还了一些供应商的欠款。加上每月各的固定支出4-5亿元(公司运营费用,车辆维护费用,员工工资)。粗略一算这笔融资应该早在几个月前就烧完了。

9月5日,有消息传出:ofo将完成E2-2轮融资,融资数额达数亿美元,由蚂蚁金服领投,滴滴跟投。对此蚂蚁金服和滴滴官方表态都是“不予置评”

9月11日,有媒体报道称,ofo收到来自阿里6000万元借款,用以发放工资。随后遭到阿里方面的否认,称近期没有对ofo的借款行为。

零工经济与共享经济_什么叫共享经济时代_滴滴叫车 共享经济

“关于ofo的消息太多了,真真假假的实在难以说清”对此一位投资人表示,“ofo的E2-2轮融资融资消息即便是真的,也是为了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比如发放工资和偿还欠款。不大可能有战略性投资了。”

ofo的接盘侠,只有阿里和滴滴

相比于融资消息,传的更多的是收购消息。很明显,从今年开始共享单车已不是资本关注的热点。且目前的共享单车行业只能作为流量入口和出行场景使用,作为单独模式是无法盈利和存活的。所以,目前对ofo有意向且出得起钱的,也只有大股东阿里,滴滴两家了。

从今年4月开始,媒体曝出ofo被收购的消息一波接着一波,但每一次都被ofo否认。在笔者看来,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在收购的价格上的争议很大。据消息称:今年8月份的谈判中,滴滴与蚂蚁金服给出了14亿美元的收购价格,这个价格仅有ofo当时估值的一半。远远不及美团收购摩拜的27亿美元。这是以戴威为代表的ofo创始人团队所不能接受的。

于是,收购的事情就这样一直被拖了下来。但很明显,一直拖着对ofo也是坏事。ofo从3月至今一直没有大额融资进来,也就意味着ofo没有足够的资金生产投放新的小黄车。而目前投放在各地的单车就是ofo主要的资产。这些“资产”每天都在经历着风吹日晒,损坏折旧。滴滴给ofo的报价只会一降再降。

滴滴叫车 共享经济_零工经济与共享经济_什么叫共享经济时代

资本纵容下的蒙眼狂奔

回眼望去滴滴叫车 共享经济,距离戴威创立ofo也仅仅才三年多时间。2015年6月,当时还是北大研究生的戴威自掏腰包采购了200辆单车投放在北大校园。并向学生回收单车作为共享单车。当时戴威宣传要在北大校内推出10000辆共享单车,并向全北大招募2000位共享车主。

共享单车这一模式很快得到了认可,当年10月份在北大校园内,小黄车日均已经有4000单,并获得了一笔900万元的融资。此后,共享单车模式迅速向全国20多个城市的200多所高校推广,并迅速积累起了80万用户,日均订单量达到20万单。

2016年10月滴滴叫车 共享经济,ofo正式走出校园。进军城市,在大量资本的急速推动下,仅在2016年的几个月时间中,ofo就经历了5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超过2亿美金。

就在那时,ofo,摩拜等共享单车开始了蒙眼狂奔阶段。当时没有人关心共享单车模式该如何盈利。只要有企业入局共享单车就有资本接盘。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7年:有超过2300万部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进入了中国的大街小巷。记录在案的大小运营公司有77家。超过600亿资金汇入其间。

2017年1月ofo宣布启动“2017年城市攻略”,计划到1月22日,以“一天一城”速度,10天之内密集进入11座城市。截止到2017年3月,ofo一共覆盖了46座城市,摩拜也进军33座城市。此外ofo和摩拜还掀起了一轮红包车,免费骑,免押金三级“价格战”。彼时的戴威宣称:要在2017年底的时候覆盖100座城市,投放2000万辆小黄车。

什么叫共享经济时代_滴滴叫车 共享经济_零工经济与共享经济

然而如此声势浩大的造车,投放,免费骑,免押金的扩张,让ofo很快入不敷出。到2017年7月,ofo获得了7亿美元的E轮融资(后有投资高层透露实际到账为6亿美元)但在不到两个月内,ofo就烧光了这些钱。

而当时间到了2017年下半年,共享单车倒闭潮开始。大量的单车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闭。资本开始撤离共享单车市场,已经过惯了疯狂烧钱日子的ofo,开始感受到了2017年冬天的寒意。

“共享单车本来是一个很好的生意”

当摩拜整体出售给美团之后,创始人之一,现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惋惜道:”摩拜其实并不是共享,而是一个出行(租赁)服务,原本是能挣钱的”。刚开始的时候,李斌就和胡玮炜算过账:平均成本在1000左右的一辆单车,每天骑行10次。每次一块钱,3-6个月可以实现盈利。“是一个本来可以做得很好的生意”。

直到2016年上半年,摩拜和ofo两家公司用户合计不到200万。摩拜在上海发展,ofo在北京校园里。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如果照此发展下去,经过几年发展也许会出现两家不错的公共自行车租赁公司。每年有几千万的收入,发展得好的话或许能达到上亿的规模。

但从2016年上半年,资本开始疯狂涌入这个行业。所有单车企业都像来到了风口的猪——你想不飞起来都不行了

“摩拜本来挺好,用户也挺开心,5毛钱一次,1块钱一次也没觉得是个事儿,突然有人不收钱了,你怎么办?这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李斌回忆起当时的补贴大战时说了上边那番话。

当时的资本很可能是受到了共享汽车模式的鼓舞——2012年成立的滴滴打车,到了2016年估值已达200亿美元。于是量大的开始融入共享单车行业,复制滴滴的成功。 但是他们没有考虑过:

共享单车究竟是共享经济,还是仅仅是一种单车租赁生意

我们回头去看看共享经济鼻祖——Uber公司的发展。 Uber在创立之初是一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创业公司,当时在欧美市场中有100家以上同类型的创业公司。但Uber到现在为什么成了一家估值7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呢?是因为创始人卡兰尼克提出了“轻资产”的概念。

零工经济与共享经济_什么叫共享经济时代_滴滴叫车 共享经济

当时大部分公司的做法是:需要找到投资方,买下豪车,雇佣司机,并租下大量的车库。而卡兰尼克认为传统的做法不但成本巨大,而且效率太低

“uber并不需要生产任何硬件产品,只需要做好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就可以了。”卡兰尼克在当时如是说。于是Uber只是去开发了一款功能完善的打车软件,做好推广和中介服务的工作。并没有去买一辆车,因为所有路上行驶的车辆的空余时间。都可以在Uber平台上为乘客服务。

这就是共享经济的由来。而滴滴正是复制了Uber的模式才获得了成功。

我们在回头看下共享单车,它其实走的是“重资产”的模式。它实质上只是一个单车租赁生意,如果每个品牌有自己的一块市场。安安稳稳的发展,或许还是一个不错的生意。但是短时间内占据整个国内市场,甚至海外扩张。却倒逼了共享单车模式走向了一条缺乏自身盈利能力的不归路。

如今,资本的狂潮退去之后。只给共享单车市场留下了一地鸡毛。

共享单车难寻未来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得明白,没有盈利模式的ofo很难熬过2018年的冬天。最终的归宿也只能是被收购。对于ofo目前的处境,很多媒体也把他归结为创始人戴威的“轴”,没有在年初最好的时候卖掉小黄车,错失了好价格。但在笔者看来,戴威想在保持对ofo的主导权的想法也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了过去两年,有太多的资本进入到了共享单车行业。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资本亦是如此,它可以撑起一个行业,也会毁掉一个行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