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潮退去后,才让人看清“共享经济”到底是不是个伪命题
英国广播公司刊登了一位名为约翰·萨德沃思的记者的文章,题为《中国共享经济是否达到顶峰?》这个问题其实应该让我们扪心自问。
9月,共享单车的大决战并未如期而至,整个行业的急刹车却突然踩下。
首都北京本月7日宣布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
据不完全统计,从7月10日杭州率先宣布暂停共享单车投放开始,两个月之间,福州、郑州、南京、广州、上海、深圳、武汉、北京等12个城市,先后宣布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
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风头正盛的共享单车正被按下“暂停键”。
一个城市到底需要多少自行车?到底能容下多少自行车?
当专家们还在从各个维度计算时,无处存放的单车已经跑在数据前面,告诉这座城市它们已经无处安放。
以北京为例,从四月份开始,平均每日1.18万辆的单车增加量,让共享单车以235万辆的现有存放使市场达到完全饱和。
有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共享单车行业共带动了10万人就业。
其中,2017年上半年带动新增就业约7万人,约占1-6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的1%(0.98%),即每新增100人就业就有1为共享单车服务。
据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全国共享单车累计投放量超过1600万辆,且绝大部分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对于暂停投放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共享自行车过度投放、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和超出城市非机动车可停放区域承载能力。其中,尤以北上广深表现得最为明显。
然而,放缓脚步的单车却不能阻止越来越多的奇葩“共享经济”前赴后继。
继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篮球掀起第一波热度之后,共享衣服、共享跑步仓、共享图书、共享豪车、共享农机、甚至共享飞机等“奇葩”项目又开始高歌猛进。
这场由单车带火的共享革命已经站在十字路口,面对行业拐点,是该继续一往无前?还是在泡沫破灭前及时掣肘收手?
共享单车的投放叫停也意味着初期资本大战已渐渐收场,市场格局初定共享经济 叫停,最终还是要回归商业本质,培养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
2017年7月5日,首届“中国共享经济CEO峰会”在浙江宁波开幕。此次峰会,不只局限于商业管理和投资创新的学术论道,更把绿色GDP如何创建、智慧城市与共享经济企业家如何融合协作共享经济 叫停,以及地方政府的实务助推政策与特色小镇实施计划,提上了议程。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大多数实质为“临时租赁”的“共享××”究竟是不是披着共享外衣的“伪需求”,时间很快就能说明一切,而且以共享单车的经验来看,这个时间不会很久。
所有崭新的商业模式都会带来新挑战,而共享经济也不例外。你认为这些“共享伪命题”会被一一拆解抹除吗?
文字/编辑 | 小山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