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
摘要: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矛盾的外在表现,近年来逐年增多,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加强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和机理研究,正确认识、防范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对于确保我国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推进改革进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矛盾的外在表现,近年来逐年增多,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加强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和机理研究,正确认识、防范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对于确保我国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推进改革进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公平正义,调剂好各方利益
1.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做好社会基本制度和政策的顶层设计。越是深化改革发展,面临的社会矛盾越复杂多样。解决这些矛盾,对基本制度和政策进行有效的顶层设计,是管长远并在中长期内能见成效的。顶层设计的基本态度应当是客观、中立和公正的,其立足点是要维护每一个社会成员和群体合法正当的利益。具体到现实社会中,关键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出于迅速拉动经济的考虑,过于重视对富裕群体的“激励”,制定某些对富裕群体过分优惠的政策。这些制度和政策一旦被固化,会造成少数人受益而多数人受损的情形。另一种是对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理念片面地理解,为了照顾弱势群体,对他们提出的所有要求都视为合理的,并以此为标准制定过于平均化的社会经济政策,从而导致平均主义抬头,降低了社会活力,延误改革进程。
2.培育橄榄形社会阶层结构。要想构建一个和谐安全的社会,就必须培育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者群体,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的社会阶层结构。一般来说,中等收入者比较理性化,他们的心态比较稳定,能够有效缓冲富人与穷人之间的矛盾,对经济滑坡、社会矛盾的承受力比较强,倾向于通过法律法规来解决利益冲突。具体到现实社会中,社会和国家要按照“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例,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的目标,对初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节。同时,对于在改革中承担了风险和成本的群体要给予恰当的利益补偿。
3.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民生保障体系。分析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根源,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是原因之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以及社会的迫切需要,要求我们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民生保障体系。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建立的民生保障体系其基本内容应包括:在农村进一步提高低保标准、扩大低保范围,建立并启动完善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免除中小学生全部的书本费和学杂费等;对城市工人(包括农民工)的“三险”实现全覆盖,加大对国企老职工社会保障欠账偿还的力度,提高城市低保标准、扩大低保范围,免除中小学生全部的书本费和学杂费,通过多种方式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等等。
二、坚持民声第一,规范好疏导机制
1.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要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功能,使之成为利益表达和解决群众问题的主渠道;建立和完善信访堵塞责任追究制度共享经济群体性事件,解决信访工作中存在的堵塞问题,使之真正成为解决群众问题的主平台;在政府系统外创建一个通过独立地提供利益表达的制度化平台,如信息公开、社会听证等制度,吸收不同群体意见,让群众参与决策,根据群众意见调整政策;跟随时代的发展,研究开拓新的利益表达途径,通过网络、传媒等各种渠道收集和解决民生诉求。
2.建立公正有效的利益协商机制。要强化领导责任,对所辖地方和主管事务范围内出现的问题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真正使各级党政领导担负起化解矛盾纠纷的政治责任。按照“谁负责,谁管理”的属地管理原则,理顺和完善以综合治理部门牵头协调,信访接待归类,司法依法调解,部门各负其责,归口处理的联访、联调、联动运作机制,组织开展纠纷预测、矛盾调解工作。通过建立发达、多样的社会组织,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一个交往和讨论的平台,形成一个自我组织、自我调节的体系,促进群众的自助互助意识,扩展协调群众多方利益要求的渠道。
3.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这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长久性工作,目的是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工作重点要放在守法和用法上。政府要制定政策、法律、法规来调整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从源头上防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形式,重点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到可能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地区和单位去,加强有关法律宣传共享经济群体性事件,引导大家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不要因一时的冲动而造成不良后果和终生遗憾。要加强对群众的心理和行为疏导,引导大家模范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相信公理和正义,不信邪、不参黑;善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敢于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
三、坚持立法为先,建立好解决规则
1.修改和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我国处置群体性事件现行的法律中,禁止性、义务性规定比较多,而授权性、可行性条款比较少,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从权利设置、组成到行使、保护和规范的体系。结合近年来多发的群体性事件,一方面,我们应对这些法律法规在认定什么是个体行为、什么是整体行为,合法与非法、违法与犯罪的界限等方面,进行补充规定和完善,增强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还应针对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完善相关领域的实体立法,帮助和引导群众正确处理有关权利义务关系,正确认识并行使权利,依法自觉履行义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就如何处置群体性事件,制定一部专门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应总结以往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目标任务、处置主体、坚持的原则、工作机制以及善后处理等各方面的工作,以法律的形式加以具体规范,制定一部专门的《处置群体性事件条例》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目标任务应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快速、有效、妥善地处置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稳定;处置的主体应该是各级人民政府,而非各级党委;应该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和理念,把问题和矛盾的消解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3.健全司法救济渠道。分析我国当前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法律问题占据了主要部分,也就是说许多群体性事件是应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法律途径不畅通,对此,我们应通过完善公民权利保障机制,提高司法的便民性,使司法的大门在发生纠纷的人面前敞开,使社会纠纷尽可能纳入法制的轨道解决。例如创立具有实际效果的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制度、扩大法院案件的受理范围、降低诉讼费用以及简化司法程序等。
四、坚持执政为民,建设好管理队伍
1.解决好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有的地方政府对群众的现实利益问题,不积极解决,久拖不决,造成历史遗留问题与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交织在一起,最终酿成群体性事件。对此,要建立限时解决制度和解决问题的监察制度。同时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廉政建设,进一步细化公务员从政守则,充分发挥群众检举作用,严格打击力度,让假公济私、贪赃枉法的“害群之马”在公务员队伍中无立足之地。
2.提高善作为的能力。把提高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地位抓紧抓实,当前尤其要注意提高基层干部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要把预防和解决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纳入各级党政干部培训中,并以其作为必修课目对干部加以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上岗和提拔。要加强对当地社情民舆的研判,学会应运网络、媒体等工具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导权,制定突发群体性事件应对方案,采用最佳方法解决群体性事件。
五、坚持情理相融,把握好处理尺度
1.区别对待原则。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不能一概而论,要对事件的性质进行准确地把握,对不同类型的矛盾要严加区分。经过调查论证,认为提出的诉求有充分理由的,不仅要予以坚决支持,而且要做好相关工作,加紧解决。经过核实了解,确定反映的情况不属实或不合理、不合法的,首先要予以劝导,对无理取闹的要进行严肃批评。对不明真相盲目参与的,要加强教育,劝导其走正义之道,自觉遵守国家法律,主动支持国家和集体的事业建设。对少数目无法纪,蓄意挑动群众闹事,破坏和干扰国家建设,违反法律法规的,坚决予以打击,以儆效尤。
2.群众满意原则。在解决群体性事件中,要把群众当亲人,让群众有依靠感和安全感。把依法解决群众反映的合法问题放在工作第一位,真正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对于群众的不合理要求,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简单粗暴,要通过解释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使他们心服口服。解决完群众反映的问题后,还要坚持回访,不要一了百了,这样做不仅能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更能让群众感觉到政府心中有他。做好群众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反思自身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依照工作责任,查漏补缺,避免前紧后松,有头无尾。要结合工作实践,努力总结和探求其中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提高工作效率和群众的满意度。
3.慎用警力原则。对于群体性事件,相关领导以及组建的队伍、工作人员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靠前指挥,控制现场,把民生、群众安危放在心头,力争做到“一案多策,多策并举”。通过分析事件的原因,合理的要及时解决,不合理的要“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地做好工作。解决过程中要慎用警力,事件已经定性的,属于违法行为,则立即出警,速战速决;没有定性的,虽然矛盾复杂,压力空前,但也不要轻易使用警力,防止矛盾激化,避免事态扩大变得更加复杂。只要有工作激情,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讲究工作方法,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