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共享店铺正文

四个国内外共享农庄的案例分析

共享农场的运营模式

从滴滴打车到共享单车,再到共享汽车、共享房屋,共享经济正在从一个新鲜事物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共享模式的成功盘活了许多周边资源。在国家鼓励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共享农庄”模式在中国市场愈加清晰,那如何成功打造共享农庄呢?

国内外共享农庄典型案例分析案例一:美国艾米农场

共享农场的运营模式

特色:不设门槛,随意进出;设立黑板标注当日农作任务;随意采摘;蔬果无人贩售自酌付款

简介:位于洛杉矶以东60多公里的安大略市郊区,有一个占地约54亩的艾米农场,这个农场由父女俩共同经营,农场饲养着3头牛、4匹马、10多头猪、20多只羊、100多只鸡、鹅等家禽,种植着几十种蔬菜、几十棵桃、李、橘子等果树。这个虽然只有两个正式员工的五十亩农场,但有百万的年收益。

农场的特色就是门随便进、活儿随便干、菜随便摘、钱随便给……

对于游客而言,这里就像自己家一样。有时间了就来种种地,采摘些蔬菜,还可以带走。农场会有一块小黑板,上面会写着当天哪些活需要做,比如哪些蔬菜该浇水了,哪些地块该松土了……还提醒人们:天热别忘多喝水、干活别忘戴手套、临走别忘带点菜回去……

农庄也有一些收费项目。自助商店主要出售果蔬、蛋类、肉类,农场加工的奶酪、果酱等初加工产品。每种产品都明码标价,旁边放一个盒子,买东西将钱放到盒子里,自己找零,也可以用旁边的刷卡机自动刷卡。

共享农场的运营模式

农场与学校沟通,每逢春季开学,农场就会迎接一批一批的新生来农场参观,30年来已经接待了超过30万附近的中小学生参观。每周一至周五开设自然教育课;针对幼儿园和小学生;开设了动物体验课程;针对高中生,重点传授生态保护和社区农场知识;针对初高中生,每周六;推出科学研究专题,涵盖植物动物研究和动物解剖技术。

拥有着特色的农场节日,如:每周“欢乐游艾米”、春季“放飞春天”募捐、4月份西红柿节、10月份迎万圣南瓜节、12月份迎圣诞系列活动。

经验借鉴:农场采用自助式服务,获得大量的客源,前往参观的游客可以大规模参观而只需支付很少的费用,除此之外,农场的亲子教育以及自然教育也为农场引流做了很大的贡献。

案例二:日本Ma Farm

共享农场的运营模式

特色:会员制都市小农园;农业专门学校;农产品直营;农田土地租赁平台

简介:Ma farm位于东京大都市圈里的千叶县,距离东京市中心只有不到2个小时的车程。东京大都市圈3000多万的人口,为牧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客流。该农场的建立是为了让更多人快乐地参与、从事农业。

Ma farm农场主要有四大特色板块,并且这四大特色板块为目前农场主要的收入来源。

都市小农园:公司将距离市区车程在半小时内的农地包装成“都市小农园”,目前公司有 120 多个“小农园”,拥有会员 10000 多人。公司每周会派遣农业专业人员在小农园进行现场指导,每个月还会向租地客户邮寄新品种蔬菜种子和各种主题活动的资讯,吸引客户来小农园参与。

专业农业学校:他们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创办了自己的农业专科学校,开设有务农技术、农业经营和蜜蜂养殖三个专业。学校每年会收取高达 64万日元的学费,现在已有 800 多学生毕业,Ma farm 的理想是培养10万专业“快乐务农”的毕业生。

农场产品直营:Ma farm 拥有三家自营的蔬菜直营店,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菜店,而是设计时尚的蔬菜卖场,让客人有快乐的体验感。公司改变原有农产品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的不必要的物流成本,产、供、销的“本地化”保持了农产品的新鲜与流转成本的降低,真正达到了多赢!

农园土地租赁经纪:Ma farm 设计了一个“农园土地租赁经纪”平台,闲置农地的人可以上网登记自己的土地位置,想租赁土地的人可以在平台上搜索。而每撮合一笔交易,Ma farm 获得每笔 50 万日元的手续费。

经验借鉴:Ma Farm农庄的盈利模式主要由农业专业学校、都市小农园、农产品直营、农园土地租赁经纪四大块组成,每一部分各自独立的,并有其自身的运营模式,并且每一部分都有一定的盈利。

案例三:德国公主花园

共享农场的运营模式

特色:形成种植社群;固定志愿者和即兴志愿者分工;亚裔打造的亚洲种植区

简介:2009年,有人从柏林当地政府手中租下了一片荒地,把它改造成了一个城市农场。这里就成了一处公共的农耕地,任何人都能自由出入,摘走园中的成果,但前提是要在这里进行耕种。许多志愿者纷纷将自己家里的土豆、西红柿、萝卜、香菜等“土特产”带到花园里种植。大家以菜会友,彼此交流心得。

许多志愿者参与劳作、耕种、收获,一切与金钱无关,许多人却在此开启了自我的另一种人生。作为柏林少数的城市农耕基地,来自世界各地的农业专家常常在这里举办各类讲座,如何育苗、堆肥、做土壤,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借此机会彼此熟悉,也爱上了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

自然教育以一种真实、有趣的方式在花园中展开共享农场的运营模式,清晨早起浇灌植物的任务,也由小小志愿者完成。周末时,“公主花园”定期会举办音乐会。小黑板上写着当季的蔬菜品种。

经验借鉴:公主花园在经营模式上采取开放自由的方式,谁都可以是农场的主人,可以随时去,也可以随时走,农场有了家的感觉,也更加具有亲切感。

案例四:中国广州艾米农场

共享农场的运营模式

特色:机稻田+智能种植标准化系统;会员定制家庭农场;自发形成“糖爸爸”社群

简介:艾米CEO唐飞在共享概念尚未盛行的2014年率先提出共享农场理念,践行定制共享运营模式,引进台湾、日本、韩国、欧美国家的生态农业、仿生物学技术,将闲置良田进行整合。通过闲置农田托管计划,面向全国范围接受相关地方政府、合作社、乡村旅游度假项目、特色小镇等单位的闲置优质农田托管申请。经过环境审核后的土地,艾米会将统一进行建设,打造成统一管理的农场,实现共享农场的全方位运营。

同时,艾米深耕用户社群,已有2000户家庭受邀成为共享会员,并自发形成了“糖爸爸”社群。三五知己,几分田地,一个小院;无论是摄影、绘画还是品茗、美食都在这里聚集。相互交流,寻觅知音,营造积极向上、活力健康的生活氛围。

艾米通过共享,将乡村的闲置土地、乡村农民和城市家庭三方连接起来,让荒芜的稻田重新焕发生机;让乡村的闲置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为农民创收的同时,让城市家庭吃上生态、环保、无污染的健康主粮,匹配更好的乡村优质资源。

经验借鉴:艾米农场以互联网+农业的方法,线上预订农产品或农场体验,最后将健康的农产品通过物流送达客户手中,这些是国内共享农庄可以学习的地方。

国内外共享农庄的区别

共享农场的运营模式

一、关注点不同

国外共享农业是比较关注“乐趣”,建立共享农业是为了让人们在农业种植、采摘的过程中享受快乐,放松身心。

国内共享农业的切入点,大都是以农产品健康为主,力图打造生态农产品,让闲置的土地发挥作用。

二、 商业模式不同

日本共享农场的盈利模式主要由农业专业学校、都市小农园、农产品直营、土地租赁经纪四大块组成,每一部分都是各自独立的,有它自身的运营模式,赚钱貌似很厉害。美国与德国,不以盈利为目的,只是为了提供一个场所,供人们体验农村生活,放飞自我。

中国的共享农业,目前都是以互联网为依托,让客户在线上预订产品或体验,以此获得双赢的模式。

三、经营模式不同

国外农场的经营模式(美国、德国为例)主要以开放自由为主共享农场的运营模式,谁都是农场的主人,你随时可以去,随时可以走,但也要遵循人家的规矩,如要采摘,要先种植等。

中国农场,以艾米农场为例,通常是以互联网+农业的方法,线上预订农产品或农场体验,最后将健康的农产品通过物流送达客户手中,或带着朋友、亲人去农场亲身体验一下农民的生活,但这些都以收费为前提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