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美容院:美容?毁容?
记者调查得知,有九成家庭美容院没有注册,美容质量令人堪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美容进入人们日常选择的时候,一种新型的家庭美容院迅速增加。虽然便捷,但因管理不规范、技术不专业、甚至无证经营,给不少爱美女士带来伤害。日前,一名张女士向记者反映了她的遭遇,希望提醒更多爱美女士慎重选择美容院。
本报记者 石小宏 实习记者 刘兰
个案
花4000多元换来张“关公脸”
2008年6月,经朋友介绍,张女士来到住家附近的一个家庭美容院。这家美容院承诺,只需半个月,花700元就能达到她想要的效果。在使用两周美容院极力推荐的护肤品后,张女士希望的美容效果没有出来,脸却越来越红并伴有瘙痒。对此,美容院老板称这是正常反应。
不久,700元费用用完,为了让自己的脸不再红肿、瘙痒,张女士又交了700多元,然而脸却比以前更红肿了。张女士觉得不对劲,可老板一次次安慰她过段时间就会好起来。直到有一次,张女士进行了半小时热喷,结果脸又干又痛,肿胀伴有灼烧感。见状,张女士只好来到华西医院。
到2008年11月,张女士在该家庭美容院连续美容5个月,花费4000多元,脸却变成了“关公脸”。经华西医院皮肤科检查,张女士被确诊为激素依赖性皮炎。经过20多天住院治疗,张女士身体状况稳定下来,可皮肤变得非常薄,火辣辣地痛,不敢碰脸。除了眼睛,脸上没有一块儿正常肌肤,时常伴有瘙痒,难以入眠。痛苦让张女士几次想自杀。
此后,张女士四处寻医。经过治疗,她的脸已经恢复了三分之二,但仍然有斑还发红,需要继续治疗。8月9日一大早,她来到成都市三医院皮肤美容就诊室接受治疗。张女士称,从今年5月起,每周都要到这里接受治疗,每月最少花费600元,到现在她已为这次“美容”花了3万多元。
成都三医院皮肤美容就诊室每天都要接待二三十位美容后出现问题的患者,其中一部分就来自家庭美容院。
调查
九成家庭美容院没有注册
家庭美容院情形到底如何?一间四五十平方米的普通居民住房,经过简单改装,墙上挂几张美容图片,房间里摆上两三张按摩床和各类化妆品和护肤品,再加上几个穿白大褂的年轻女子,这便是目前成都大多数家庭美容院的真实写照。
记者在成都暗访了几家家庭美容院共享美容院如何,发现一些家庭美容院采用前“店”后“院”的隐蔽经营方式。在中道街的一家日化用品店里,外屋陈列着洗面奶、洗发露、沐浴露等日化用品,里面则被货柜隔开。见记者上前咨询美容,店主热情地上前推销补水、美白、祛斑、抗皱等美容套装,套装价格在三五百元之间。店主称,因为没有申请注册美容院的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一般只接待熟客,但生意依然红火。记者看到,短短十几分钟就有两个熟客前来预订做美容的时间。
记者调查得知,一些家庭美容院的所谓“美容师”,其实并非什么专业人士。他们大多都是老板招来的一般人员,经过不到一周的简单训练便上岗替人美容。
一位美容从业者告诉记者,按国家相关规定,美容院分两种,一是医学美容,一是非医学美容。手术美容,比如隆胸、抽脂、整型等属于医学美容范畴,这类美容院必须经过卫生部门对从业人员的医学资质进行审核后才能开业。另一种只进行护肤的普通美容院,只需在工商部门注册,家庭美容院基本属于后一种。
成都市成华区2008年至2010年上半年,共有200多家美容院注册登记。成华区工商局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正规美容院以外,还存在大量未注册的美容院,其中九成以上的家庭美容院没有注册。仅记者暗访的5家家庭美容院,有4家没有注册登记。
监管
“灰色地带”不好管理
从事皮肤美容研究和临床20多年的成都市三医院皮肤美容专家向雪岑说,现在一些美容院的从业人员并不懂科学美容方法,只知道将护肤品、化妆品往客人脸上涂。但每个人的皮肤有个体差异,如果护肤品使用不当会对消费者的皮肤造成伤害。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人员素质以及所用护肤品的质量等原因,家庭美容院引发了不少的美容事故。一旦出事,这些美容院要么推卸责任,要么干脆关门走人。因为无证可查,多数消费者只好自认倒霉。
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记者了解到,由于没有权限,卫生部门对家庭美容院的违规行为无权干预。而工商部门对美容院的许可也只局限于注册资金、营业用房等,对每个家庭美容院的从业人员素质、护肤品的来源等都很难进行监管。加之众多家庭美容院设在居民小区,隐蔽性很强共享美容院如何,目前,家庭美容院的监管还是一个“灰色地带”。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