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重在共享“管理”
近日,浙江省卫计委批复同意了杭州江干全程国际MedicalMall的医疗资源共享模式,允许杭州全程健康医疗门诊部为入驻全程国际MedicalMall的其他医疗机构提供检验、病理、超声、医学影像、医技科室及药房、手术室等共享服务。
说白了,医疗商场是种创新,将医技科室及药房、手术室等共享,为优质诊所和医生创业者提供“拎包入驻”机会,为客人提供更生活化的一站式医疗服务。有人质疑一家由多个医疗机构“拼”起来的医疗商场,沾了时下共享的热度,却不是真正的共享经济。
在没有充分探索之前不应轻易否认一项商业模式。创新模式无可厚非,资源共享也并不一定等于共享经济,共享单车在内的很多所谓共享模式,本质上都不算共享经济,只能算企业对用户(B2C)形式的租赁经济。正因如此,比起争议共享医院是否真“共享”,如何让这些创新的商业模式扬长避短更好地服务于用户似乎更具备现实意义。
眼下成堆的单车“垃圾山”,实实在在地考验着共享单车的“事后管理”。北京市交通委昨日发布共享单车新政配套文件,要求共享自行车投放使用三年应更新或报废。而很少被关注的更大隐患则是,据中国自行车协会官网报道,2016年,近20家品牌投放了约200万辆共享单车,而2017年预计投放总量极有可能接近2000万辆。这些自行车报废之后,会产生近30万吨废金属。
待完善的维保体系、三年的使用年限、低廉的回收价格……对于自带环保光环的共享单车企业而言,风口之下除了攻城略地,还需在运维和回收体系上破题,企业承担延伸责任担子并不轻。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也正是这个原因给市政管理带来了新的困扰。对于政府而言,管理之术、监管之道同样任重道远。
市政管理开始不得不面对“成长的烦恼”,因为共享经济的出现模糊了公共和个人的概念。中国的共享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甚至已经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但国民的公共概念却还没有树立起来,观念上还没有转变,对公共物品的爱惜程度还不够。
不过,乱象频发,简单地推给人性和国民性还是有些偷懒。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共享经济出现的很多问题不是中国人特有的,经济学上早有著名的“公地悲剧”理论。按照公地悲剧,一片无人监管的草原,水草丰茂,所有人都来放羊、放牛共享经济下的共享单车经营模式,但草和水是有限的,最终会变为沙漠。
公地悲剧的确是人性的演化,但核心是缺乏公共监管,造成资源枯竭,每个人都没有得到好处。面临各种打着“共享”名义创新的商业模式,管理的智慧、监管的落实决定了新模式的生命力。
诗人说共享经济下的共享单车经营模式,“世界因共享而温暖”。而温暖因管理才久存。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