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共享经济正文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理解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作者: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詹慧龙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与深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和新运用。要坚持世界物质性观点,夯实农业支持“双循环”的物质基础,把握矛盾运动规律,着力解决“三农”发展的重点问题,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双循环”的发展动能。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与深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和新运用。深刻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于我们正确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提高推动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大意义。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格局的提出体现了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唯物主义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外部环境趋紧、发展条件变化倒逼的结果,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审时度势、科学研判,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的战略思维,反映了我们立足自身发展、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和责任担当。

“双循环”战略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共享经济运用马克思,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认识是随着情况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首先,“双循环”战略的提出有清晰的历史脉络。它是从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扩大国内需求”,“十二五”强调“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以及近年来提出的发展模式转变和发展动力转型、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思想观点中演变而来的。其次,“双循环”战略的提出是国情世情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骄人成绩。随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比较优势转换,我们以国际循环为主的外向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经济加速下行。在发展萎缩的情况下,各国对出口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对中国的外向型产业造成冲击。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将过去的投资和出口为主向消费拉动为主转变,努力将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有机联动起来。

“双循环”战略体现了矛盾论的基本观点。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党中央提出的“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方针很好体现了矛盾论的基本观点。“双循环”战略既是在新发展压力下的收缩战略,也是在新变局面前的蓄势战略,其根本要求就是把握和顺应外部变化,积极发挥内在主观能动性,以变应变、以变求进。实现“双循环”必然面对一系列困难挑战,战胜这些困难的过程,就是进步发展的过程。在“双循环”的矛盾关系中,国内循环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双循环”的路径走向和工作的主要方向,我们必须立足国内,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需求水平,推动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对接,以有力有效的国内循环,支持和促进国际循环的顺畅进行。

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双循环”背后的原因

商品的惊险跳跃:实现“双循环”的必然条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个国家的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关键是要完成商品到货币的惊险跳跃,否则再生产就难以为继。所以,畅通国内经济循环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此,就需要按照产业分工的内在要求,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产业链,打通原材料、关键零部件、资金、物流等关键节点,促进链条内各主体的有机协同,实现产业链的稳定安全。

顺利推进社会再生产:“双循环”的目标追求。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共享经济运用马克思,社会产品的供求关系是决定社会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社会再生产活动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4个环节,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上,生产决定着消费,它通过供给影响着需求;消费也反作用于生产,产品只有通过消费才能实现价值。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就要打通以上4个环节,形成结构优良、比例合理、运行有序、循环通畅的社会再生产体系,追求供需协调、良性互动的高质量均衡。

适应世界性的市场:“双循环”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但是全球化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全球化密切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交往和联系,提高了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全球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收益的不均衡性,并使发达国家垄断产业高端、发展中国家困守产业低端的不合理国际分工进一步延续。因此,必须把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立足国内,充分运用国内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在开放发展中着力提升国家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竞争力。通过扩大内需,逐步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在面对国际竞争时有能力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实现更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推动经济与社会变革:“双循环”的客观要求。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根本动因来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努力推动构建高质量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认清形势、把准方向,立足本职、有所作为。

坚持世界物质性观点,夯实农业支持“双循环”的物质基础。充分发挥农业的粮食供给、原料保障等基本功能,通过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物质装备、提升防灾减灾水平等工作,有效提高农业增收保供能力,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确保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固国家发展的物质基础。

把握矛盾运动规律,着力解决“三农”发展的重点问题。借鉴国际经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结合形势变化要求,按照分类施策、分步推进的原则,围绕“三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堵点难点,聚焦主要矛盾,找准关键环节,解决重点问题。着眼粮食产能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力提升与农民增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着力解决体制机制创新、资金有效投入、“三农”队伍发展、专业性服务体系建设等突出问题,充分调动内外两方面积极因素,有效应对发展中的各种矛盾,积极引导矛盾的发展转化,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发展劣势为后发优势,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生活富裕、乡村日益美好、城乡有机融合。

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双循环”的发展动能。以开放的思维和举措,进一步完善国际国内农业资源配置与产业分工格局,推动“双循环”更加顺畅、更加安全、更加有效。持续优化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推动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科技研发和新成果推广应用,培育壮大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经营主体,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以更高的土地利用率、资源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提供更充足的供给,满足更广泛的国际国内需求,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