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真的是共享吗?
焦点关注
众所周知,共享经济是基于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其本质是通过对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目前被热炒的共享经济并不健全,靠资本介入迅速搭建起来的某种共享经济的场景,只是虚假的繁荣。由于真实需求并不存在,或至少没有想象中那么充分,所以,有些故事就很难再讲下去。
在颜色已经不够用的“共享单车”之后,又有共享汽车、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宠物甚至共享卫生巾等日用产品陆续走入我们的生活,有人说:共享已经变成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有网友调侃:“我想共享我的脂肪。”
那么,我们该怎么看待这场共享盛宴?它究竟是创业者对于真实需要的敏锐捕获,还是融资渴求下的万能外衣?
■记者范献丰整理报道
1
共享汽车:
其实只是租赁
共享单车还没从风口上下来,共享汽车又来了。最近,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共享汽车分时租赁模式。同时,交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将私家车车辆性质登记为“租赁”并符合当地有关规定,也可从事分时租赁业务。
日前,记者亲身体验一把共享汽车家庭共享经济,在为城市出行提供“方便”的同时,共享汽车其不尽完善之处也给使用者带来了一个个新的“不方便”。
与以往的汽车租赁以“天”为计费单位不同,共享汽车平台一般采用“时长费+里程费”的计费方式,有的只按时间计费。从浦东大道开到五角场,按照“15元起步价+白天每分钟0.35元的时长费+每公里1.98元的里程费”计算,共花费35.5元,与同等距离的出租车价格相近,而高于同等距离的滴滴快车。
最后是还车。由于共享汽车对停车场地的要求要远高于共享单车,因此,其便利性受公共资源限制十分明显,常让使用者犯难。不同的App平台有不同的停还车方式。有的要求必须停放到指定网点进行充电,如果停车网点离用户目的地较远,那么便捷程度就会大打折扣。而那些号称采用自由还车模式的App,问题也不少。首先,大城市停车位非常紧张,很难做到真正的随借随停;其次,大部分停车场都是收费停车场,这就意味着下一个使用这辆车的人要为上一个人的停车费买单。虽然App会显示这辆车在此处停留的时间,并向使用者补贴部分停车费用,但由于各个停车场收费不一,难免有部分费用会算到用户头上。
在我国一线城市用车,就会面临买车摇号、通行限号、停车停不到等等的难题。所以,另一种不同于存量私家车共享的共享汽车应运而生,就是除了名字和共享经济没什么关系的共享单车模式———由平台提供自运营车辆,统一进行出租。简单来讲,就是一个新型的租车公司模式。
和只搭建平台不搞产品投入的滴滴、Airbnb相比,新近这波共享经济,已变异为一种“重投入”的租赁经济。大多是通过用户数量、扩张速度这些指标去衡量,这就要求各个品牌通过大量购买车辆、到各地铺货的方式去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进而夺得市场。相对于个人已有的存量汽车,每家共享汽车企业在做的“加法题”已有违共享本义,而资本的介入,还使得诸多品牌用重复投放的方式去抢占赛道,这更是资源浪费。
2
越是低成本
越没有共享价值
日前有媒体报道,相关共享充电项目已经获得3亿元融资,40天融资12亿元,有38家基金宣布投资了22个共享充电项目。共享充电宝项目就这样火了起来。
据了解,共享充电宝的借取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四步,扫码——注册——付款——借出,一般情况下整个流程花费不到3分钟。归还方式则类似于共享单车,用户可以在公众号平台上根据充电宝的GPS定位,就近归还。三种模式的付费方法都选择了扫码付费,一般为前0.5-1小时免费,此后每小时收费1元。
然而,由于充电宝本身单品的定价并不高,自己也完全可以承受购买成本,贴上共享标签所瓜分的,无非就是只图方便不愿随身携带、或是忘记携带充电宝的一部分人的使用几率。加上不少手机待机时间早已随着技术发展而延长,“在外充电”的需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频。真正的需求有多少,可想而知。
即便我们乐观地预估,随着共享充电宝的普及,个体很可能养成不再携带充电宝的习惯,但不能忽视的是,这终究是建立在“购买再租赁”基础上的很传统的做法,和盘活已有资源并不沾边。这样的状况,在共享雨伞、共享篮球项目中同样存在。简单地说,越是低成本的物品,越不存在共享价值。
但就是这样一个并不容乐观的共享充电宝概念,目前已有至少15家创业公司入局。明显被高估的需求背后,是创业公司试图通过概念就得到资本的加持,投入到新一轮的“圈地运动”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被热炒的共享经济并不健康——靠资本介入迅速搭建起来的某种共享经济的场景,只是虚假的繁荣。由于真实需求并不存在,或至少没有想象中那么充分,一旦项目无法实现盈利,资本的热情褪去,故事就很难再讲下去。
3
动机不纯
获取用户数据
6月1日上午,一家共享雨伞企业开始在上海以免押金、免付费、不设密码锁的方式投放首批100把共享雨伞。与共享单车一样,共享雨伞也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在短短一日之内,上海市投入的100把共享雨伞全部被借走,但无一人归还。
即便如此,为什么还有人热衷于此,或许,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想按照真正的“共享经济”的逻辑分析问题。有个朋友曾接触过一位想要尝试共享雨伞的创业者,但他根本不是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一把雨伞的成本在10元以内,哪怕是免费试用,以这个价格拿到一个客户的资料,远低于市场行情——有媒体报道,手机App的推广成本已水涨船高到让人瞠目的地步,早期App获得一个客户的价格是2元,其后是20元,现在是200元至500元,其中金融类、打车类、游戏类App最烧钱。和这样的推广成本一比,通过共享经济获得用户数据,确实是性价比极高的途径。
也就是说,在某些创业者的“字典”里,给某些事物贴上共享标签的“醉翁之意”本就不是用户需求,而是用户数据。
不可否认,资本有其独特的逻辑,本也无可厚非。只是,当“共享”这个概念在资本地不断介入中泛滥到各个领域,当企业之间的竞争走向了基于资本为基础的“圈地运动”,当不同的品牌只是在共享的名义下自成一体做产品投放,眼光放至长远,很有可能成为无效的资源浪费。
任何一个成功的项目必须有经得起现实考验的真实需求。只有以此为基点,资本主导的共享热,才不至于沦为一地鸡毛。
人类的良好愿望催生了共享经济。可是当我们想到共享所谓“闲置”物品的同时,却无法克服对利益追逐和运营的成本。我们终究会看到共享经济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慢慢扼死家庭共享经济,无能为力。这只“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几百年前就提到过。
活下去的“共享经济”?终归还是要褪去它的外衣。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