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格局重构,“小竹兽”加速探索第二增长曲线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共享充电宝品牌街电与搜电充电完成合并,两大品牌所属母公司正式定名为“竹芒科技”。据企查查等第三方查询平台信息显示,“竹芒科技”以100%持股比例,成为街电、搜电的全资控股母公司。
继怪兽完成赴美上市、小电正式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之后,街电与搜电的合并构成了共享充电宝行业的“第三极”。有媒体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全新格局造了个“萌萌哒”概念——小竹兽(小电、竹芒、怪兽)。这一全新概念的兴起,或预示着共享充电宝行业已正式进入洗牌重构的“深水区”。
共享充电宝下半场,行业格局已定?
共享充电宝“下半场”的说法,最早可见于2018年。当时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由超过100%的爆发式增长,转向“稳中有升”的常态化发展期共享充电宝经济,有媒体与观察者认为,下半场将是头部品牌持续扩张,推动第一梯队与二三梯队进一步分化的“分水岭”。
然而未曾想,经过近两年的平稳乃至沉寂中发展的共享充电宝行业,在2020年再次成为话题制造者。进入2021年,行业热度达到最高潮:4月1日,怪兽充电成功挂牌纳斯达克;同日,搜电充电宣布完成超8亿元融资,随后迅速宣布与街电合并。三大品牌唱的一出双簧戏,在当天将共享充电宝一词刷上热搜。
而错失行业第一股的小电于4月8日终止创业板上市计划,改道港股上市,并于4月30日正式递交招股书,大有吃定共享充电宝“赴港上市第一股”的架势。
对此有评论认为,共享充电宝赛道已趋于成熟,“小竹兽”将全面占据行业头部阵营的位置。而从怪兽、小电披露的招股书也不难看出,开辟新市场空间的难度与成本已明显上升,未来单纯依靠地推或加盟模式发展代理商,都不足以撼动头部阵营的市场优势。
巨头玩家入局,“小竹兽”引领行业“升维竞争”
共享充电宝较为简单的商业模型,也促使其成为率先登陆资本市场的共享生意。据前瞻研究院预计,2024年我国共享充电宝用户有望达到6亿人规模。就这个方面而言,不可否认,共享充电宝的生意是成功的。
竹芒科技旗下的搜电充电,率先系统性地提出了“物联网+新消费”的战略方向,其研发的口罩机、体温监测仪和可拼接式的彩屏组件已开始布局市场,拥有腾讯、阿里、百度、中国移动、谷歌、大疆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背景的核心团队,在互联网、新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经验丰富,将推动企业未来全面覆盖设计研发、供应链生产到产品服务的物联网+新消费领域。
“小竹兽”的主动求变预示着行业风向已经转变:共享充电宝企业尝试新业务、进军新领域将成为常态,改变单一业务模式已势在必行。
摘掉“共享充电”标签,竹芒或规划更大战略版图
事实上,当美团携商户、外卖骑手和丰富的地推资源,三度入局共享充电宝赛道共享充电宝经济,“小竹兽”就注定不会、也不能安于共享充电宝这个相对单一的赛道。
怪兽充电已通过联手饿了么,搭上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万物皆可配送”的快车;小电发力资本市场的同时,其“IoT+便民充电服务”的定位也存在一定的想象空间。
而竹芒科技定位为“创新型消费场景智能基础设施的制造商和运营商”,旨在打造一个以物联网科技驱动的“新经济”平台。搜电在移动电源及充电座硬件、外观设计以及租借系统、营收系统开发等方面拥有多项专利,强大的研发实力加上全产业链布局的加持,也成为竹芒科技未来向更多领域发展的坚实基础。
“具体而言,竹芒科技将致力于打造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终端创新平台、一个广泛链接代理商、商家,基于‘合伙人生态’的创业平台、一个培育新零售业态和创新品牌的新消费平台。”一名来自竹芒科技的相关人士如是说。
在这个全新的定位中不难看出,共享充电业务已不再是竹芒唯一立足的赛道。不妨大胆想象,未来的竹芒或许将通过智能硬件入局本地消费场景,朝着平台型,或是“生态型”的企业发展。而共享充电宝将更多作为其“流量入口”,成为其布局“物联网+新消费”当中的一环。
从单一领域“升维”至消费场景的全域覆盖,这条道路自是充满挑战。竹芒科技董事长梁凯表示:“我们在成立搜电充电的过程中,一直坚持走更难、却是难而正确的那条路。”(王佳)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