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研报售价不及一束鲜花,券商研究所“知识付费”有戏吗?
研
报
“知识付费”是最近相当热门的消费新潮流,而一些嗅觉敏锐的券商卖方研究团队似乎也嗅到了其中的“商机”。 某券商的医药研究团队在其开设的公众号上开始售卖自家撰写的精品研报。还有券商分析师因私自将未经公司质量审核和合规审查的研究报告发送到未经报备的微信群,受到监管部门通报,相关部门已对证券公司采取相应措施,并要求对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一石激起千层浪,监管层要求加强对研报发布的规范,也引发券商研究所对于目前经营困境的担忧。
研报也成“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已经形成了一种商业模式可以帮你写爆款文案的AI系统,而券商研报这样的专业化产品,也应该在这种模式当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一份券商的研报应该值多少钱呢?通常我们会认为,研报当中有大量干货,价格肯定不便宜。然而,最近某券商的医药研究团队在自家公众号上开始售卖自家撰写的精品研报,这些研报的报价,则只有100块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是这个公众号,除了研报之外,还在销售鲜花,这些鲜花的价格,最低也有300块钱,最高可以达到接近2千块钱。
一份研报的价格还不如一束鲜花,如此标价合理吗?直观看来,这样确实有些出人意料。但是透过这种表象,业内人士则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中证焦桐共享金融研究院负责人左剑明说,这些廉价的研报,其实可以被视为一种回馈客户的方式。
“
第一,是把它作为限量版回馈自己客户的一个动作。如果要真正兜售一本书的话,出书都是要5000册起印的,不可能是只有两本、三本。它只是传播手段不一样,并不是说为了要赚稿费,通过纸质版来兜售。第二,我们要理解现在券商、研究机构服务手段的多元化。
”
低价研报却销量尴尬
老话说,薄利多销。然而这些廉价的研报销量数据却很尴尬。之前推出的几款研报产品,销量都没有超过10份,而公众号上销售的鲜花,销量却已经过百。
低价研报,并没有受到市场青睐,是为什么呢?有一位私募人士告诉媒体,他不会花钱买这样的研报。如果内容好的话,其实可以从别人那里借来看看。这种看法应该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观点。和“知识付费”同时存在的,是信息泛滥。券商研报曾经被视为独家成果,现在却好像随处可得。这样的现状自然改变了研报自身的价值。
但是,这种变化背后,应该是危险和机遇并存。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桂浩明认为,如果券商的做法不违反相关规范,其实也可以作为一种业务创新的方式。
“
现在的问题是信息泛滥,同时,信息的复制、传播几乎是零成本。这应该说是趋势,也是技术革命带来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要守着过去的做法,对研报进行严格的控制,几乎是做不到的。所以有人通过电商网络低价销售年报券商研究所的商业模式,我觉得这是他们自己寻找的一种生存战术。只要他不是违规的,在没有违反版权,没有侵犯原发布者专利的前提下,这样的发布也是可以接受的券商研究所的商业模式,或者说这是个趋势。
”
研报该如何变成真金白银?
单靠一份研报,也许难以搭建起完整的“知识付费”模式,那么,券商又该如何把研究的结果,变成真金白银呢?有分析认为,其实一直以来券商研究所的商业模式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广义的“知识付费”。左剑明说,券商的研报实际上更像是交出的一份作业,除此之外,拓展服务范围,才是未来创造出更大价值的重要手段。
“
比如给一些企业作财务顾问服务,怎么有效的包装、提升整个公司的战略规划。再比如,我们往下一层做个递延。过去都是针对一些大型机构,现在也开始将一些高净值的个人投资者纳入到服务范畴当中。如果你重仓持有一家公司,但对这家企业的基本面不太了解,这些研究所本来就和上市公司的关联比较密切,可以直接带领投资者深度了解这家公司。
”
桂浩明则进一步说明,券商研报的业务,未来可以细化为多个层次,面向不同的受众,同时券商还可以加强一对一的服务,进一步拓展研报之后的服务链条。
“
从海外市场来看,今后的研报大致分成几个层面。第一,初级的研报可能是零成本的在各大网站上都能拿到,作为一种基础服务,很容易拿到,不需要再高的成本。第二是属于增值服务类的,可能会采取一定的收费措施,也就是强化了一对一服务。比如,现在券商对一些大客户,特别是基金客户,服务主要是一对一的,通过上门路演,或者组织返乡路演,或者组织大型的研究报告会等这些形式深化服务,而不仅仅是通过一份研究报告来实现。这种服务能进一步提高它的增值能力。
”
记者:张子雨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