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共享经济正文

制造业立市系列谈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制造业与共享经济,乃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就制造强国战略提出“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广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是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坚实基础。实施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和体系支撑战略,是广州加快打造国际一流的制造业强市的重要途径。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自主、协同、开放创新,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一是推进自主创新,增强“产业核”创新能力。首先,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编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清单,重点加强集成电路、工业软件、核心零部件与元器件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与迭代应用。其次,支持基础共性技术发展。加大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和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算法等共性技术的支持力度。最后,前瞻布局前沿技术。超前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8K、卫星互联网、类脑计算等前沿技术研究。

二是加强协同创新,提升“产业流”创新能力。首先,拓宽产业创新融资渠道,加快资金流动。联合政府、银行、基金、风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等共同建立产业融资需求对接机制,积极解决制造业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其次,完善产业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推动制造业高端人才的引进和交流,完善重点产业领域(如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人才职称评审办法。最后,加强产业创新载体建设,促进知识流动。进一步发挥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南沙科学城以及各类制造业智慧园区等载体的知识创造、汇聚和传播的作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主体围绕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开展产学研合作。

三是促进开放创新,提高“产业源”创新能力。首先,扩大产业创新市场开放力度。以南沙自贸区、中新知识城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实体产业开放力度,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领域的通关便利、国际贸易、产业投资、税收征管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其次,建立产业创新包容试错机制。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轨道交通等重点新兴行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实行包容审慎的监管,放宽相关先进技术和产业的准入。最后,营造产业创新价值共创氛围。鼓励企业利用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等进行开放创新合作,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催生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形成价值共创的发展环境。

实施数字赋能战略,促进制造业纵向、端到端、横向集成,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一是战略上开展制造业纵向集成,打通产业和企业组织内部信息壁垒,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首先,大力建设5G+工业互联网,通过数字赋能促进生产设备、生产车间和企业之间互联互通。其次,利用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生产制造层面的精准化管理和可视化展现。最后,通过数据赋能,加快数据要素在企业内部和外部流通,建立能够实现智能感知、智能认知和智能决策三位一体的智能制造+服务系统。例如,广州白云电气通过数字赋能纵向集成建设数字化工厂,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打通企业内外部运行脉络,建立了服务地铁运行的制造+服务数字化一体化平台,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技术上开展端到端集成,通过数字赋能产品全价值链集成,实现智能化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融合,通过数字赋能促进制造端、供应端、客户端和服务端等端到端的综合集成。比如,广州拥有一批优秀的家居定制化企业。其中,有企业自主研发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从前端的产品设计、订单管理到后端的排产、生产、出货等环节的信息技术串联,实现制造端、客户端、供应端、服务端等端到端全链路精准匹配和柔性制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效益,充分地满足了市场上的定制需求。

三是机制上开展横向集成,通过数字赋能构建产业生态价值网,实现资源大整合、产业大协同。一方面,加强核心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通过数字赋能整合上中下游企业的数据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等关键要素,打破组织间的隔膜,快速实现产业资源集聚,高效促进企业之间协同。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的服务平台,促进生产工艺、生产资料、生产能源等能量、物质和信息的横向集成,促进绿色制造,建立世界级的产业组织、灯塔工厂、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

实施体系支撑战略,加强点、线、面产业生态建设,强化产业共创能效

一是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和研发机构。首先,依托世界一流创新平台培育龙头企业。着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通力合作,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夯实发展基础。其次,打造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新样板。鼓励广汽集团、广药集团、小鹏汽车等广州制造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灯塔工厂”。最后,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抓住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机遇,鼓励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通过自建、共建、合资、租赁、并购等多种方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贸易基地等,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

二是打造自主可控、高端高质的核心产业链。首先,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产业内上下游企业开展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例如,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推动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关键零部件等领域技术攻关,加快实现国产替代。其次,以“链长制”为抓手,深入研究广州市21条产业链的产业特点,摸清各产业链现状,制定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专项政策,促进数字化标准建设,以数据赋能打造一批高能级产业链,推动汽车、电子、石化等广州传统优势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形成更多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是构建协同发展、共创共生的新兴产业生态。首先,积极推进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持产业集聚区内的龙头企业创建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数字创新平台、产业共性服务平台,促进企业之间数字全面智能链接、交易便捷可靠联动、产业发展有机连体,形成资源共享、产业协同新生态。其次,以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为抓手建设产业价值网。充分发挥广州作为国际信息枢纽、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交往中心的优势,大力开展营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平台建设,吸引全球产业创新资源、先进生产要素和高精尖产业项目汇聚广州,提升产业共创能效,构建面向国际前沿技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高度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国际一流的制造业强市。

(作者张振刚系华南理工大学二级教授、 博导制造业与共享经济,广州数字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户安涛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评论